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作为新闻信息源和传媒受众的一部分而存在。新闻传媒却因各种因素,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女性甚至歧视女性。这种现状有着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了解大众传媒对妇女的影响,中国妇联于2001年10月在天津、黑龙江、湖南、湖北、宁夏、江西、云南7省(区、市)对600名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传媒女性报道的误区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作为新闻传媒受众的一部分而存在。 为了解大众传媒对妇女的影响,中国妇联于2001年10月在天津、黑龙江、湖南、湖北、宁夏、江西、云南7省(区、市)对600名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97份,有效率为99.5%。被调查者基本上是中、青年女性,且文化程度较高,分别来自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问卷以电视、报纸、期刊、网络、广播、等6项媒体为主进行调查。被调查者中,36.9%的人认为广告中歧视女性的问题较严重,21.6%的人认为互联网上有关女性的网页问题较大,17.6%的人认为在书报杂志中也有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第一个“国际妇女劳动节”,欣逢“两会”在北京召开,妇女话题不免成为传媒重点。但和每年不同的是,今年围绕女性话题展开的不是“权益保护”、“尊重女性”之类积极性的话题,抢占一些传媒重要版面的焦点竟然是:妇女“回家”! 且看话题操作方法:有人认为妇女应该“回家”——采访正反两方意见——接听读者电话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海峡两岸妇女读物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出版事业繁荣发展,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出版研究委员会于1991年10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泰安两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妇女读物与妇女形象研讨会”。这是近年来海峡两岸妇女读物工作者一次较大规模的聚会。来自海峡两岸的著名作家、出版界人士、妇女报刊总编辑等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着“理想女性与妇女读物”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5.
传媒监洲网络是世界性的、由新闻从业人员中的自愿者组成的对传媒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加以研究的群众性组织。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有一条战略目标,即倡导传媒中公正的、没有成见的女性形象。为时中国传媒中女性形象加以观察、研究、引导,1996年3月,首都女记者协会成立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网络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中国妇女报》妇女论坛”专版上以“通过监测提高传媒性别意识”为主题,发表一整版文章,让社会了解和参与我们的工作。还通过该报的“女性与社会”专版的有关栏目,对大众传播媒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妇女究竟是怎样理解和接受处于支配地位的阶层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世界妇女可以为创造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作出哪些贡献?作为女性,其价值观念、洞察力和技艺能否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否利用传媒帮助妇女成为深刻变革的催生者和助产士?在为妇女创建一种共通的视界、共有的文化和共享的形象方面,传媒到底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在我们行将告别以印刷媒体为主导的传媒文化之际,传媒业能否给妇女创造机会,使她们得以参与建设一种以对人民、生存和环境的关心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球文化?作者还讨论了社会压迫妇女的荒谬──首先剥夺了妇女获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然后指责她们的无知。作者指出,妇女在传播领域争取权利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信息获知的自我意识,要使妇女真正意识到她们需要了解国家与世界的最新经济政策,需要了解这些政策对她们生活的冲击与影响。了解与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向妇女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3月6日,省档案局召开妇女工作委员会成立暨纪念"三八"妇女节座谈会。省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全体女干部女职工共77人参加会议。省档案局局长谢波、省妇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8.
西方妇女报刊、妇女解放运动的逐渐崛起,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的民族危机以及首次国人办报的热潮等因素都为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传教士以及维新派为广大妇女传播的新思想和观念也为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首份妇女报刊得以诞生。这份报刊意义重大,是我国妇女力争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载体,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按时间顺序分别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抗日战争四个阶段对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出妇女解放思想对当代女性报刊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网络女性另类媒介"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独家发布的416篇文章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主题、议题选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传播与组织参与妇女活动实现其另类媒介特性、争取女性权利。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作为另类媒体的实践,最终目的不单是为了同主流传播中的不平等观念进行抗争,而是通过构造女性话语空间、积极参与公共讨论互动,从行动、思想、经验三个维度传播实现女性平等,为消除男性一元霸权的民主理想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10月16日,本刊编辑部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企业传媒座谈会,就企业传媒的定位、企业传媒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企业传媒与企业党政工领导及职工群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交流了办报办台经验。与会者对本刊的定位及办刊方针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与建议。本刊在此表示,接受大家的意见,把握好办刊方向,更好地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企业传媒同仁服务。为了更广泛的交流,本期以《共同开创企业传媒新天地》为题,选登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或提交的论文,同时刊登中国企业报协会常务顾问叶世忠的文章《〈新闻三昧〉的成长与展望》。集中发表这一组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文章,意在表明本刊编辑部的坚定决心:与大家一起共同开创企业传媒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11日,新疆妇女杂志社在乌鲁木齐市新闻大厦隆重举行心系女性·情漫天山——新疆妇女杂志社成立55周年座谈会暨女性期刊与先进文化论坛。全国妇联原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玛依努尔·哈斯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吉提·那斯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  相似文献   

12.
妇女报刊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或隐或显地对受众起着引导作用,从而塑造了女性独立、乐观、开放、追求发展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女性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妇女报刊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4月6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教育出版社在京隆重举行《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江泽民教育论述学习和研究》一书出版座谈会。该书作为一项中央教科所的重大科研成果和江西教育出版社的重要出版成果,受到了来自政府、教育、出版等部门的30余位与会者的高度好评。  相似文献   

14.
妇女报刊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报刊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或隐或显地对受众起着引导作用,从而塑造了女性独立、乐观、开放、追求发展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女性的综合索养.本文就妇女报刊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就已经提起,妇女的“半边天”提法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确定妇女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地位,不仅仅是物质上、精神上的与男性平分天下,更在于全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与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在众多传媒中,电视在塑造女性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它通过控制信息来传播、诠释、解读女性,形成对女性社会行为的隐性支配。因此,从这一意义上看,电视传媒观察女性的视  相似文献   

16.
张丽虹 《兰台世界》2020,(4):112-114
近代云南妇女参与就业的历史进程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代云南敬节堂解散、提倡妇女就业自立;禁止缠足为妇女参与社会劳动扫除障碍;近代云南妇女参与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劳动。这一历程既具有中华民族一体化特征,又具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唐宁 《新闻记者》2003,(12):8-8
“女人是天生的信息传播者”,美国普利策奖评委会前任主席、纽约时报前主编西摩·托平夫妇富有幽默感的话语对当代女性在传媒业中越来越火的现象做了生动的点评。 随着当代传媒和咨询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女性新闻工作者在传媒人员中比例急剧上升,给新闻学界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新课题。女性新闻工作者在传媒中的作用、女记者在对社会观察思考中的特点与局限,这些特点对报道产生的影响、对社会舆  相似文献   

18.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传媒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她们的观念。传媒在女性的生活中占什么样的位置?她们的阅读习惯是什么?哪些题材是女性最不喜欢的题材?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妇女杂志社和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就“女性阅读习惯和倾向”题目对北京地区的女性读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967份.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国内外传媒对妇女问题的集中反映,莫过于对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五周年的报道。2000年6月5日到10日,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特别联大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以“妇女2000年:为了21世纪的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为主题,回顾了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各国政府执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情况,并制定了21世纪全球推进男女平等的行动计划。与会的189个会员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了此次会议的《政治宣言》和《成果文件》,两份重要文件总结了过去5年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20.
淞沪会战后,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云南儿郎被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60军(以下简称“60军”)远赴千里之外参加抗战.是时,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保卫民族的独立自由,60名妇女组成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随60军服务.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出征抗敌的英勇壮举,在台儿庄大战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