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析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际被广泛运用,渐渐地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上交际所用的新生语言,是仅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如:“伊妹儿”“霉女”“恐龙”“猫”笑脸“:-)”、生气“(:-”、做鬼脸“:-p”等等。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是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性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网络行话。从交流而言,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交流工具、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快速、直观、形象的交流效果,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使用大量的谐音、符号和字母等替代语言的交流形式。从形态而言,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视觉语言,但却极大地突破了传统语言的常规、法度。一、网络语言和隐喻网络语言的历史很短,最早也只能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之…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以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流也越来越普遍,网络语言正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符号,网络语言在语词、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异,既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语言,同时从各个方面也冲击着传统语言,使传统语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持和发扬传统语言的精髓,这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呈现出异于传统现代汉语的特质并对现代人的语言生活构成冲击,尽管网络语言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但目前对其进行规范为时尚早,应该尊重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用宽容的心态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语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对人内在精神的影响。法律、道德伦理及现代汉语的成熟体系是网络语言发展合理的、天然的底线。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有的新奇、时尚、活泼、简洁,有的不合逻辑、生涩难懂、浅薄低俗。网络语言的出现对语言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薇 《现代企业教育》2011,(23):303-304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因其不同于传统语言的鲜明的独特性而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从德国网络的使用情况入手,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及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等方面,对德国网络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华 《学语文》2008,(5):38-39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变体,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不是一种新的语言。通过它网民可以快速、生动、形象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交流的目的,通常由字母、数字或符号等组成。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目的只为了简洁,以最快的速度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如,用数字谐音的:8147(不要生气):7456(气死我了);用英文字母谐音的:C谐音see(明白):用英文字母与数字一起谐音的: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语言也成为学生们日常口语的一部分。校园里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美眉)”“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这样的网络语言,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在作文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信息社会使人们的生活逐步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而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网络语言现象的出现。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因此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受到影响,并认为这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对此,语文教育工作者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大惊小怪,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1.
从审美表现形式和审美欣赏两方面,分析了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不同,并对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进行了具体阐述,认为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是主要的;网络语言求新、求异、求美的审美特征,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倾向,体现了它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这种语言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它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与传统的交际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网络上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一义多词造成的语言浪费和语言混乱更是屡见不鲜,网络语言正冲击着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网  相似文献   

13.
丁世洁 《海南教育》2014,(22):24-2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网络的出现,自然就出现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传播,对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网络语言的传播由于不受时空和环境的限制,也因此而过于自由,从青少年的网络用语和习作中,不难看到许多用语和表达方式与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所传播的汉语文化知识有许多不匹配之处,有的甚至是玷污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语文顾名思义就是我国的本色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是以传统语言为基础,利用传统语言的构成材料、构成规则来表情达意的。但网络语言又有着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甚至是背离了传统语言的规则和规范,网络语言正以一种新鲜又陌生的姿态从网络走向日常生活。网络“新成语”就产生于这种富于创新又异常活跃的互联网。这种新成语保持了汉语传统成语的四字结构方式,但语义陌生,往往语出新典,难以理解。这种表达既充分显示了语言的张力,又符合了现代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充分表达出年轻人的无奈和焦虑,有着丰富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伊妹儿”作为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本将从“伊姝儿”入手来探讨网络语言若干方面的特征:“伊妹儿”与“E-mail”、“伊妹儿”与“电子邮件”及“电子信箱”、“伊我”与“E(e)我”。  相似文献   

16.
李娜 《课外阅读》2011,(8):245-246
语言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而网络里的性别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以模因的传播规律为基本理论框架,将网络与性别紧密联系起来。基于语言性别差异理论,分析男女个体对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从模因的生成、复制、传播、进化的角度采探讨男女作为最主的传播媒介对当今网络用语生命力的影响。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迅速成为继电视、报纸、广播之后人类信息传播最重的手段。网络已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并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从中衍生出来的网络用语越来越被当今的人喜爱,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网络交流、表迭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即“网络语言”。这种形式多样甚至抛弃传统语言特点的语言的网络语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成熟起来,而当今的时尚男女就是这中速度的“助推器”。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人类语言的产生、传播、消失及再生。  相似文献   

17.
《文汇读书周报》报道:西班牙第一本网络语言使用手册——《写在网络:新媒体与社交网书写指南》推介会在马德里皇家语言学院总部召开。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其简洁生动的特性满足了现代人高效交流的需求与自我表达的愿望。不过,一些网络语言的语法混乱、流于粗俗,对传统语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形成了青少年学生相互交流的又一个语言空间,创造着属于网络的独特的语言体系。网络语言的出现一度使传统语言学中的语音、语法、语汇规则无所适从,同时也冲击着青少年学生对于语言的传统的定势思维,喜好新奇事物的青少年学生渐渐地顺从了网络新词语的渗透。在特殊场域中出现的这些特殊的语言有着怎样的特点?网络语言与青少年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必然联系?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看待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这种语言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它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与传统的交际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网络上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一义多词造成的语言浪费和语言混乱更是屡见不鲜,网络语言正冲击着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网络用语的规范与引导,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教育(海南)》2005,(10):46-46
如今在学生作中出现“QQ”、“MM”、“886”等网络语言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学生认为很正常,老师表示很无奈。不过,这种现象很快将会有所改观。记近日从南京市委扩大会议暨2005年度语言字工作会议上获悉,对作中出现网络语言的学生,市委要求教师不仅要批评,而且还要帮助其改正,并将把语言字规范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在高中学生中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力争使高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