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音乐教育的艺术同构,能够大大提高幼儿对音乐艺术学习兴趣,增强幼儿审美的享受和体验,开阔幼儿审美视野,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能开阔音乐艺术视野,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审美修养。现阶段,音乐欣赏教学轻视学生的审美感受与体验,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分析,探寻音乐审美实践途径,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3.
艺术语言学是由骆小所教授建立的一门语言学新兴学科。这门新学科的建立以骆小所教授 1 992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语言学》为标志。 2 1世纪伊始 ,骆小所教授以他的新著《艺术语言再探索》深化了艺术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本书从理论上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艺术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 ,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恢宏 ,视野开阔 ,具有前沿性和深刻的思辨性 ,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艺术语言学是由骆小所教授建立的一门语言学新兴学科。这门新学科的建立以骆小所教授1992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语言学》为标志。21世纪伊始,骆小所教授以他的新《艺术语言再探索》深化了艺术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本书从理论上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艺术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恢宏,视野开阔,具有前沿性和深刻的思辨性,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学术专。  相似文献   

5.
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舞蹈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3):79-80,100
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形象反映,给人在情感和思想上以感染和影响,即对人的审美作用。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文学、美术等各类艺术形式,相互烘托又相互制约,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开阔人的眼界,增强文化修养,净化人的心灵,陶冶美的情操,使人们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也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愉悦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地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使他们在接触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好事物以及美术作品,感受其形式美与内容美,从而丰富自己的美感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接触优秀美术作品,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8.
<正>民族音乐是各民族人民在地域性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口头传承和集体加工所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式,发源于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审美的体现。因此,从地理环境视角出发探究民族音乐艺术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开阔民族音乐现代传承的研究视野。由刘大泯、王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州民歌艺术论》一书,通过探析贵州地区民族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电视美学》一书,是贵阳师专中文系刘隆民副教授的门类美学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地探讨了电视艺术的审美本质,屏幕形象的审美特征和电视艺术与众不同的审美活动。本刊选登该书的“前言”和“结语”,(略有删节),以期窥斑知豹。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学校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美育是实现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教育则又是完成美育任务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扩大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一、审美及审美作用 审美教育是探索如何通过审美活动来塑造人,促进审美个体向自由人格、理想全面发展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它与现代教育学相结合,着力揭示个体审美发展的途径、方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生应该读什么书?应该读经典读名著。可是这样的回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看一看读书对于学生成长承担着怎样的任务:首先是读完一本书,理解了书册的内容,由此获得读这本书乃至读这类书的经验和策略,通过一本一本书的阅读提高理解力、审美力、判断力和读写力,最后构建丰富的自我和人生。所以,中学生应该读的是能够开阔其视野、启蒙其人生、提升其读写的经典和名著。讲到经典和名著,多数人认为指的就  相似文献   

12.
高中美术特长生要拥有良好的审美素养,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美和创造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提高他们的整体艺术修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创造和绘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的审美和绘画技能得到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勇国 《考试周刊》2011,(90):201-202
素描可称艺术中的艺术,在素描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契斯恰科夫的教学理论使中国的素描教学获得了空前发展.发挥了我国美术教坛的禀赋和艺术自觉.不断开阔教学视野和艺术视野.不断有崭新的审美发现和教学上的改进。本文分析了在素描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艺术通感在古今文学作品中可以巧妙地揭示瞬间的艺术感受,它较多的用于诗歌散文,能起到独特的美学效果。在诗文中运用它不仅有利于开阔艺术天地,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动的形象,而且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的审美心理因素,进入艺术美的胜境。本文主要对艺术通感类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边霞 《幼儿教育》2001,(11):15-15
我们的研究表明,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美术欣赏是指欣赏者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教育的过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聋生来说,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可以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丰富其想象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在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欣赏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对他们将来从事艺术设计的相关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不仅可以净化小学生的心灵,开阔其艺术视野,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歌唱方面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简要介绍轻声歌唱的含义以及小学生轻声歌唱技能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肖丽 《现代教育》2012,(5):66-67
任何读物本身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阅读名家名篇,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教学艺术有许多特征,诸如:实践性、综合性、形象性、创造性、审美性等等。其中的审美性则是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教学艺术,首先是将教学作为“艺术”来看待的。凡是艺术都具有审美性,艺术的本质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特性。从这一原理出发推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亦是它的审美性。教学是一个由教师、教材、学生、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主要是为了培养人,培养品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在欣赏一首乐曲或歌曲时,应善于引导学生把欣赏延展到相关文化,亲近艺术,喜欢艺术,热爱艺术。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文化涵养的积累,学生的精神面貌会得到升华,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审美情趣也会在愉悦中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