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冯沅君小说的爱情叙事潜藏着两种解构的力量,一种是举着“爱”的旗帜在解构“爱”的神话,一种是在“爱”的各种关系中突显女性主体的功能,并由此解构男性在传统人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两种解构之力使她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有了不容忽视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小说的爱情书写在政治的统帅下经历了“三起三落”,涉爱小说命运坎坷,但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描写爱情的作品。“百花时代”迎来了一个百花盛开的爱情书写的春天。“十七年”小说难以找寻纯粹的爱情,小说中的“爱情”只不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种点缀。  相似文献   

3.
张洁的短篇小说名作《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引起激烈争论。论文将之辨认为一个微型成长小说文本,并重新放入当时的社会语境及相应的文学史序列进行重读,指出这篇小说尽管提及了革命者成长的故事,可是置换了原有成长小说中爱情部分的人物表,从而完成了对革命者爱情生活的追述和补偿,这是引起争论的重要原因。从这篇小说在成长主题、叙事模式、人物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与“十七年”文学的承续性和差异性,管窥“新时期”与“十七年”之间的断裂与连接的复杂情况。同时,《爱,是不能忘记的》改写了“十七年”文学的成长文本,还为接受了这一成长文本教育的几代人编撰了自己的爱情成长宣言。  相似文献   

4.
《红与黑》作者司汤达认为小说中主人公于连与市长夫人德·瑞纳夫人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爱情”,然而这样真诚的爱却无法继续,最终结束。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这种爱结束的必然性:一是这种爱不完全真诚,有其目的和动机;二是从于连的出身、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出发,指出其爱情远不及其勃勃野心。最后指出即使于连复活,他和德·瑞纳夫人的爱情仍会因为其野心和荣誉而无法继续。  相似文献   

5.
新书张小娴《我在云上爱你》天津人民出版社¥18.00元香港著名女作家张小娴是两岸三地公认的“都市爱情专家”。近日,她最新创作的校园浪漫爱情小说《我在云上爱你》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中文简体字版。这也是张小娴首次将目光投向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相似文献   

6.
老舍以写实著称于世。然而,读罢《微神》,这篇精巧的艺术品却令人恍然明白,老舍先生也曾是一位长于写情的,长于写幻想的“诗”的作家。最初收进《赶集》短篇小说集,写于1933年的《微神》,是老舍全都小说中唯一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说,小说使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同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老舍。小说运用了老舍其他作品中不多见的主观抒情方式,以梦幻的方式记述了“我”的初恋经历,抒写了一对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小说以浓郁的抒情风味,似一曲得而复失的凄哀的爱情悲歌,甜美混合着忧郁,轻俏遮掩着哀伤,摄人心魂,荡人心魄,使你禁不住为这对恋人的悲剧,洒一掬  相似文献   

7.
路遥是活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代文坛的作家,他以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毅力进行创作。路遥的小说无可避免地带有他个人经历的色彩和影子,童年的过继让他对感情世界充满芥蒂,而初恋的挫折进一步奠定了他的虚无缥缈的人生观;两性之爱追求的破灭源于他婚姻生活的坎坷,因此他极力推崇母性之爱;路遥笔下理想爱情的命运也遭到真实存在性的质疑,无法在他的作品中拥有一席之地。爱情婚姻生活是他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他小说创作极其宝贵的素材,锁链着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的短片小说。他在小说当中刻画了一个浑身散发着悲剧气息的女性角色。而造成这一女性角色命运悲惨的原因,以女性主义视角来看,是因为当时社会由于受父权制的影响而忽视且压迫女性,此外,人物所处而的阶级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因素。通过对爱米丽这个悲剧角色的描写与铺展,福克纳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透露着他对爱米丽这一女性角色的关注,关注她的生活状况,关注她的爱情,也关注她的最终命运。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课题;但爱情教育,却是个使人感到头痛的问题。当凯洛夫的《教育学》等教育理论研究忽略了业者说是回避了这一难题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对这一“不仅具有迫切的现买意义,而且是人们永远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一首先,对爱情教育及其重要意义等问题,苏作了精僻的论述。最突出和最富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 (一)把爱情教育问题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培养高尚的爱情,实际上就意味着使一个人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苏认为,人的全部道德观念集中表现在爱的情感里,表现在爱的内容和形式里。爱情对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和续书《梦系廊桥》中,对于爱情的赞美、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中的“爱情”与“责任”的凸显,让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实现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生活、爱情的理想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欧也妮是巴尔扎克小说中并不多见的女性的“德行”的代表,也是小说的中心人物。欧也妮的亲情、爱情、婚姻皆被金钱所控制、所包围,让这可怜女子的一生变得悲凉而不幸,同时也使这一人物具有了巨大的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毕淑敏用小说诠释自己对爱的理解。她教给人们如何保持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如何热爱他人和事业,如何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婚姻,使毕淑敏心中充满爱。“文革”期间在阿里当兵的经历,使她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没有留下太多的“文革”伤痕。毕淑敏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着社会人生,以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她的小说成为文学界真善美的和谐因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幻想热潮”的掀起,幻想文学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中。彭懿作为幻想小说的倡导者,创作了大量的幻想小说。文章以彭懿幻想小说所展现的指向成长的爱的母题为基点,分析了作品中亲情、友情、爱情等爱的表现,以及小说形象的象征意义,营造的磨难的幻想意境。进而探讨幻想小说爱的母题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个人感情和有产阶级的传统规范之间冲突,是近代小说和迄今为止的阶级社会的一切文学中最基本的、反复出现的冲突之一。”这就是爱和金钱之间的冲突。在这里,爱和金钱已不仅仅是它本身,而已代表了一种观念,爱包括“人”字的要义:天性、尊严、自立、同情;金钱代表着财产、地位、偏见等等。若我们用一个爱情的基本模式来表述,即有三种不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二月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那就是情人节。从古到今,“爱情”一直是一个美丽的话题,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被人们所歌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Selina带大家欣赏一下几段关于爱情的经典对白!SamTellherIloveherOdaMaeSamsayshelovesyouMollylaughsSamwouldneversaythat.Shesaysassheturnsandstartstoleave.SamDittoTellherditto.OdaMaeWhatthehellisditto﹖DittoMollystops.Ghost人鬼情未了山姆:告诉她我爱她!奥德美:他说他爱你!莫莉:笑道山姆从不这么说。(她站起来欲离开)山姆:我也是!跟她说“我也是”!奥德美:这见鬼的“我也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第171中学张琳老师让“早恋”学生坐同桌,异性交往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她的这一做法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面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我们的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而这些争议恰好证明了这一点:爱情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误读爱情的悲剧屡屡发生,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使青年学生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我们的学校可以进行挫折教育,友情教育,唯独不能进行爱情教育,那么你怎么能指望他长大后懂得爱?而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将来会有什么高质量的婚姻生…  相似文献   

17.
课文摘要今天你已经14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当你是一个明智的人时,你才是幸福的。“这就是爱情,我的小孙子!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一代一代地相传。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变成一把骨灰,但是,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我的小女儿,这就是爱情!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8.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爱情小说剪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爱情伴随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而告别了蒙昧时代,这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古往今来,多少文学家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表现爱情,讴歌爱情。在中国,到了“五四”前夕,由于西方先进思潮的转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日高,爱情小说也盛极一时。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内,小说的主人公多是半新半旧的人物,他们被困在性爱与父母的愚爱、恋爱自由与传统的礼教的矛盾之中,感叹自己爱情的不幸,初则以“母爱”战胜了“性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