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矛盾是指个体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不能顺利应对各种内外刺激时,内心形成的对立或冲突状态。当心理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维持合理平衡时,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在这个意义上,心理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反过来,当心理矛盾向消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应有的平衡被打破时,心理矛盾就能演变成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这样,心理矛盾就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的、内在的原因。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呈逐步上升趋势,尤其是毕业班和重点中学情况更为严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方面,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  相似文献   

2.
心理矛盾是指个体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不能顺利应对各种内外刺激时 ,内心形成的对立或冲突状态。当心理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维持合理平衡时 ,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在这个意义上 ,心理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反过来 ,当心理矛盾向消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应有的平衡被打破时 ,心理矛盾就能演变成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这样 ,心理矛盾就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的内在的原因。近年来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尤其是毕业班和重点中学情况更为严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一方面 ,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自身…  相似文献   

3.
心理矛盾是指个体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不能顺利应对各种内外刺激时,内心形成的对立或冲突状态。当心理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维持合理平衡时,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就能得到提高,反之,当心理矛盾向消极的方向转化或者冲突双方应有的平衡被打破时,心理矛盾就演变成不良心理问题。中职生在校几年,不仅是个体脱离家庭,走向社会,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而且也是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变化最快,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对当前中职生的内心矛盾和冲突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寻求相应的对策,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认知冲突,指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认知冲突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平衡—平衡”的过程,面对新知识或者新问题,当学习者发现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或者与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经验不一致时,认知冲突就随之自然产生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内容理解、文本表达、情感体悟等方面来营造认知冲突,以使学生在同化或者顺应中完成对学习内容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认知冲突是指人的原有概念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对立。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解决这种认知冲突获得心理平衡的动机。而著名  相似文献   

6.
谈影响儿童心理防御机制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防御机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s)的概念最初是由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S.Feud(1894)提出的。他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现实与本我之间,超我与本我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矛盾和冲突,使个体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痛苦和焦虑,此时自我就要不自觉地采取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以缓和焦虑,消除痛苦,恢复心理平衡。自我的这种调节作用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它是通过歪曲或篡改现实的形式来实现内心平衡的。继S.Freud之后的一些自我心理学家及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成长正是在走向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容易引起各种冲突和矛盾,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问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卿蔌 《高中生》2014,(6):59-59
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就必须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和限制,这就要求个体根据社会信息及时调整自己,有效化解心理矛盾冲突,尽可能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这就是心理调适的重要方法——合理变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成长正是在走向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容易引起各种冲突和矛盾,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成长正是在走向成熟而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容易引起各种冲突和矛盾,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矛盾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变革、选择适应、教师角色社会化、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进行了剖析,强调进行心理调适,及时重建心理平衡,对于预防心理障碍、发展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生大多是因升学考试失利,未能上高中,被迫读中职;且农村籍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打工或工作的学生占大多数。这些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个人身份、追求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原有的心理结构被破坏,心理平衡被打乱。他们在克服各种不适应的同时,力图建立新的心理结构,达到新的心理平衡。在这“破”与“立”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普通性的矛盾和冲突,这样便形成了中职学生比较特殊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18期,我们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即"动态心理平衡".如何形成、保持和提升心理平衡?这就涉及到心理发展问题.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不断扶正祛邪的过程,是矛盾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既指从小到大不同年龄阶段纵向的心理发展,也指同一年龄阶段横向的心理发展.可以是个体自身的心理发展,也可以是种系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一方面像地球自转一样,实现自己心理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像地球公转一样,承继并兼容种系心理的历史积淀.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矛盾,这些特殊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不仅推动了心理发展,还形成了不同时期本质的心理特征,这些不同质的心理特征就构成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就是促进心理朝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因此,不同的心理发展观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情绪冲动性,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需要学校给予关注,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学生向着人格完善、社会适应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中的认知冲突主要是指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与当前观察到事物产生矛盾或冲突,使得学生心理不平衡;或者是自己的探究结果与同伴相悖或不同,使学生心理失衡。当冲突产生时,学生急于想平衡这种失衡,试图通过探究来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认知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师生由于心理挫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量多面广,防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深入分析多元化的相互碰撞、负性事件的逆向影响、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法不当、家教观念陈旧、家庭变故等客观因素,以及中师生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能力与期望的矛盾、个性发展与制度约束的冲突等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要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开展心理辅导,防治不良心理产生;教师要提高认识规范教育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作好抗挫准备;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化解心理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渲泄,维持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9.
王静静  李隽宜 《考试周刊》2014,(37):163-164
寝室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一直是高校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一例校园寝室因人际矛盾产生的冲突进行心理剖析与心理辅导,进一步找出案例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式,以期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提供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许海 《语文知识》2014,(8):33-34
近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当个体对外界新的刺激出现认知上暂时的失调——即认知上的冲突时,心理上就会力求重新去组织或改变它,并积极加以调适,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这种因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不断的平衡过程,就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产生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