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朝时期,士林中流行一种雅器,名曰尘尾。这一微小之物,凝聚了六朝的绮丽与辉煌,昭示着士人的倜傥和风流,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可惜明季以前,学林中人很少予以关注。有清学术发达。乾嘉之际,著名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率先揭示了尘尾与六朝清谈文化之关系①。至民国时代,王伊同先生在《五朝门第》②第八章的两篇附录里,对有关尘尾的史料加以梳理,并略作阐发。嗣后,贺昌群先生作《世说新语札记》③(简称贺文)。此文从六朝之文化背景出发,结合东瀛之实物遗存与我国石窟之造像以及壁画之摹绘,初步考察了尘尾的形制特点与日常功用,十分引人入胜。八十年代初,白化大先生著文(简称白文)向文史爱好者介绍尘尾④,详明而严谨,亦足资研究者借鉴。本文之作,实缘于谐家之启迪。  相似文献   

2.
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提供了一个物理性与生物性的世界图式,而他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则提供了一个全息的世界图式,这个世界统摄了生物与社会两个层面。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所设定的世界图式,并将“命”的观念输入这个世界图式之中,使得老庄的世界图式更加具有合理性,更加落实于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女性自我意识之觉醒,继之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兴起,开始了对于“文学中的女性”与“女性的文学”之种种反思和研讨。到以后女性主义性别之论述,则结合了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派的对话,而且与时俱进地渗入了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种种新说。其所牵涉的纷坛繁复,  相似文献   

4.
对浅薄无知者的一击《荀子·劝学》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自以为天下第一,做了一点小事便洋洋得意,到处吹嘘;有了一点小权,便把别人不看在眼里,他...  相似文献   

5.
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之词与词论及其影响叶嘉莹有清一代,号称为词之复兴的时代,这种情况之出现,自有多种不同的因素。而明清之际,其兴亡激荡的时代背景,实当为促成清词之复兴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其次则清代的词人之众与流派之多,则应当是造成了清词之盛行的另一重要...  相似文献   

6.
赵娜 《华夏文化》2008,(1):13-14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中勾勒了他理想的生活。“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似文献   

7.
李剑 《寻根》2005,(3):22-25
科举制是世界上首创的纯粹的文官选拔制度。对于中国人来说,科举制从制度上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界限,是社会上下层之间流动的惟一一条正常而狭窄的通道。五代人王定保说得好:“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犯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难怪世人趋之若鹜。宋代的真宗皇帝可谓熟谙世俗之心,传其曾作《劝学诗》,  相似文献   

8.
鹦鹉纹提梁银罐与盛唐气象●谭前学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批唐代窖藏文物,共计一千多件,其中有金银器270多件。这批金银器的数量之大、种类之全、作工之精、级别之高,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因而被誉为本世纪唐代金银器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9.
读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卢向前先前尝读李锦绣刊怖之各单篇论文,①觉其读书为文甚勤,而诸文中精妙之出比比皆是,显露出非凡才华。钦佩之馀,因了同承师门之缘会,②亦每每与她通信商讨一些学术问题。而於此前即後,知其在撰写大部头的唐代财政史著作,有关单...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云:“研究当时士大夫之言行出处者,必以详知其家世之姻族连系及宗教信仰二事为先决条件,此为治史者之常识,无待赘论也。”他批评梁启超“取己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故按诸渊明……所出之家世,……所发明之新说,皆所难通。”陈氏之治史方法,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论朱熹与王守仁思维理路之同张立文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熹之学,格竹子之理失败之后,他出入佛老,寻求思想困惑的解决,填补思想信念的空白,到龙场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心即理",理即心中,外心以求理,便是分心与理为二,而与朱熹之学分道扬镳,建立了与朱熹道...  相似文献   

12.
良家妇女之不成家数的哀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前面两节的讨论,我们已可清楚地见到,在传统文化中,妇女之写作原是处在一个极为弱势的地位。首先,作为一个女子,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与男子一样受同等教育之机会,即使幸而接受了教育,具有了写作的能力,但是在以士人文化为中心的言志之诗的写作中,妇女既根本不可能具有任何修、齐、治、平的高远志意,则其所写的诗篇,自然就处在了弱势的地位。至于就词的写作而言,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画,独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作为东方艺术之瑰宝,与西方油画相媲美。历史上,外国研习中国画者,不乏其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频繁的中国画展览在海外举办,备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中国画的传播日益广泛。国外自学者和赴华留学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了。笔者来到英国,与英人社会中一个名为“中国画画家学会”(ChineseBrushPdstersDSociety)的团体接触,不禁深为其组织之规模、追求之执著、活动之频繁所感动。出于职业习惯,对凡与中外文化交流有关的人和事,总有兴趣接触和了解。1…  相似文献   

14.
在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文化的批评方面.将西方最先进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先行者是陈独秀和李大钊。此外还有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他们对中国传统礼教与思想的激烈批判。这种批判,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学术思考与争鸣的范畴,而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极广泛的影响。不了解这种批判的广度和深度。就不会了解当时年轻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观念的转变.也就不会了解后来中国文艺的巨大变化。陈独秀说:“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他指出。不论什么事物和观念,如果经理性和科学判定为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使它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14日早,临上班时,八一厂的汪晓志打电话告诉我,铃木先生去世了,享年76岁。我始则惊愕,继则痛惜,转而深感人生之无常,岁月之须臾,不由得悲从中来。  相似文献   

16.
凡尔纳轶事     
凡尔纳一生勤奋写作,著述等身,其作品数量之众,品质之优,创造了世界科学幻想小说写作的奇迹。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挫折和失败,经历了诸多凡人琐事。然而,正是这些凡人琐事,反映了凡尔纳的睿智和聪慧,反映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反映了他忘我的创作热情,反映了他满腔的爱国热忱。这里略举一二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秋季,我有机会到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作关于大学文化素质问题的讲演,题目是:《大学生需要什么?》听众之踊跃,情绪之热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访永定土楼     
公元2000年,中华千禧龙年元宵佳节,蒙福建龙岩市永定县领导之盛情邀请,与郑老孝燮公联袂同行,考察了独具特色之永定客家土楼。目的是为协助咨询,促成土楼列报世界遗产之事。经过数日之考察,对土楼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确系十分难得的既具特有的历史化内涵,又具特有的建筑结构与造型,并需急于抢救的珍贵化遗产,有诸多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准的条件,故建议积极准备申报。  相似文献   

19.
黄夏年 《中国文化》2004,(21):154-165
欧阳竟无一生致力于佛教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活动,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佛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培养了众多的弟子。据徐清祥先生《欧阳竟无评传》统计,“他讲学育才28年,培养近二百名弟子,其中下乏栋梁之材。”在这些弟子中,吕澂和王恩洋两人可称上首,被人们称为欧阳的左右臂膀。时人认为“宜黄欧阳大师负瑰伟之姿,丁阳九之莲,承石埭法绪,恢而大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极重农事,与之相关的礼仪颇多,先农坛即是为祭把农耕文化的创始者神农氏而设。关于神农氏,旧有种种解说,历代先农坛之制亦不尽相同。兹就有关史料略加考述,以明其演变之迹。一、神农氏与炎帝就现存典籍来看,有关神农氏的记载不算很早。《孟子·胜文公上》谈到:“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膛。”《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现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