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9,(6):74-75
据东方网2008年12月26日援引新华网消息,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有关研究报告。报告说,他们以16名健康人和12名因中风而失语的患者为对象作了研究,试图查明大脑中哪个区域负责词汇的选择工作。失语症患者由于神经中枢受损,语言的形成与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研究人员让他们描述一系列图像的内容,并不断增加图像数量和图像内容的相似程度以增加词汇选择的难度。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记录了受试者大脑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工》2011,(6):48-48
大脑拥有“无限”潜能? 许多人认为我们仅利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一些人甚至声称他们能够借助精神力量比其他人更加充分地使用大脑。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迷思。事实上,人类在充分使用着大脑。大脑图像研究清楚地显示出,大脑的各个区域都参与了日常的思维活动,不存在“尚未利用”或“无法触及”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黄方 《成才之路》2011,(4):59-59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报告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请一些对音乐“特别有感觉”的人参与试验,让他们听各种不同的音乐,同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测其大脑活动。结果显示,他们在听特别喜欢的音乐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明显上升,这与美食在大脑中引起愉悦反应时的情况相同。由此可见,在听过美妙的音乐后,“三月不知肉味”也不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4.
育儿资讯     
《母婴世界》2014,(11):70-70
经常锻炼的孩子记忆力更好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首次通过试验证实,身体更健康的孩子大脑中有更多的“白质”,这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熟知的圆形小黄脸表情,是一个日本作者于1998年设计创作的,这些小的“图片文字”渐渐成为当前网络聊天的主要内容。在德国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能够准确地理解用表情符号代替文字的句子。在我国,曾经也有人发出一连串表情,通篇没有一个文字,但表情符号所隐含的意思,都被网友们准确破译。德国研究人员认为,在一秒钟内,我们的大脑能够选择最适合的同音字与我们看到的图片相匹配。研究人员分析后认为,我们的大脑将这些表情符号解释为图片,而不是文字。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8,(8):78-78
据东方网2008年1月8日消息,德国爱朗根大学人类基因专家阿尼塔·劳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2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侏儒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发现3名为MOPDII的基因缺损是导致侏儒症的根源。他们发现,这种基因的缺损会导致胎儿细胞的不正常发育和染色体的过早分裂。携有这种基因的人个子不会超过1米,而且平均智商比正常人低很多,大脑容量只相当于3个月的婴儿。  相似文献   

7.
科技资讯     
“欺骗”大脑可提高体育成绩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欺骗”运动员的大脑,让大脑低估当前的运动强度,有助于更好地开发竞技潜力,促使运动员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大脑会有一个相应的“规划”,不会轻易让身体把潜力都释放出来,其目的可能是为防止身体受到损伤。但如果人们能够“欺骗”大脑...  相似文献   

8.
手巧促心灵     
多动手可以使外界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反复刺激脑细胞,促进大脑的发育与完善,激发和活跃大脑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运算和思维,这一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儿童的小手“巧”起来,还能进一步发掘大脑潜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如教学27+5=32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小棒动手操作。先让学生拿出两捆十根一扎的小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9,34(1):74-74
据东方网2008年7月14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人体拥有的两个属于胚胎发育的“主要调控因子”的基因的(Twist1和Twist2),在正常成年人体内一般都处于“沉没”状态,但在很多癌症病例中,这两种基因又重新被激活,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活性,使其越过免疫系统的“防线”,向其他器官扩散。研究人员称,他们的这一发现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发。该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抚摸伤痛处可改变大脑对身体的感知,从而减轻疼痛。 研究人员让参与者把双手浸泡入热水中,直到不能忍受,然后让参与者抽出双手并记录他们认为的疼痛程度。研究人员随后允许他们双手各自3根“疼痛”手指一一对应地互相触碰。结果显示,中指疼痛程度比双手分开时降低64%。如果别人抚摸,手指疼痛程度保持不变。当6根手指...  相似文献   

11.
“拥有幸福的人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而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先有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儿童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取决于他们的早期生活环境。我们为儿童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更是其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脑科学的研究使我们对儿童最初几年里大脑发育和机能发展如何建立起有复杂联系、有良好回路的神经网络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婴儿出生时,大脑中控制生命的功能已具备,高级神经网络开始发展。研究发现,儿童出生后,脑部的各个区域逐步活跃起来,一个接一个地互相联系着,就像入夜的城市,一家又一家地亮…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参考》2008,(11):24-24
人一旦有成就感,学习热情就会高涨,所以通常受表扬的学生会更加好学。日本专家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大脑控制原始本能行为的“线条体”有关。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大阪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4名大学生进行了两项数字测试智力实验,并在测试时用仪器分析他们的大脑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变体”这一概念在音位学、社会语言学以及熟语、网络语言、辞格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它所指称的具体含义与我们对“变体”的一般性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即并不都包含“变异”这一因素,尤其音位学、社会语言学和熟语研究中所谓的“变体”与“变异”无关而更接近于“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教育》2009,(17):41-41
痛苦时咒骂让人坚强 人们遭受痛苦时常会产生“咒骂”反应,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可以增加忍耐疼痛的能力。英国基尔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他们让64名志愿者将手浸没在冰水中,同时重复咒骂词语或是普通词语,结果显示,受试者在不断咒骂时将手浸在冰水中的时间可更长。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关键的记忆基因RAB3A,这个基因使大脑中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研究人员认为,  相似文献   

16.
印度人喜欢食用咖喱,同时该国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数量不多,这引起了日美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发现,一种从咖喱香料“姜黄”中提取的物质有提高记忆力的功效.这一成果为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从姜黄中取出的物质名为“CNB-001”。用实验鼠来确认它的功效,结果发现.和不摄取“CNB-001”的实验鼠相比。摄取“CNB-001”的实验鼠的记忆力有所提高。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物质很可能直接作用于大脑掌管记忆的海马区部位并使其活跃。  相似文献   

17.
环球资讯     
孩子看童书有助于大脑发育美国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家中有孩子、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64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在小孩4岁及8岁时进行了随访。他们记录了孩子是否接触到书及玩具,并且在15年后对孩子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孩子在4岁时接触书本和益智游戏,他们的大脑皮层就变得较薄,并且在语文理解的测试中表现较佳。如果人的大脑越常在认知上受到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就越薄。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大脑对早期环境很敏感,即使家里的一些微小改变也会长期影响大脑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语言变异研究,选取吉林方言区东区长春片长春市作为调查范围,选取了吉林方言中“我们”的四个变体即“我们”、“姆们”、“网们”“俺(们)”,研究各个变体的出现情况、出现的原因,以及预测各变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英语”作为世界英语的变体之一已得到初步发展,其处于“未认识阶段”和“本地和输入变体共存阶段”之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有必要从教学素材、教学目标、考查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学生对“中国英语”的认识,增强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必读》2014,(4):4-4
英、德等国研究人员用人类多功能干细胞在试管中培育出一个模拟人脑的组织,希望借助这种“微型大脑”促进神经科学和人脑早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人员先用干细胞培育出脑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