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口头与书面的表达。然而,作为民族母语的教学,不可忽略的还有文学艺术的熏陶、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重要任务。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语文下的定义,一直被认为是语文的经典解释。在中国古人的论述中,"文"指书面语言,"言"指口头语言;一为文字,一为声音。在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显地提出,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具有工具性的同时也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性,也就是说其工具性和基础性是共存的。无论是以"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还是作为教材名称,它的基本思想都可以用"语文"即"语言"来表述。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字叫书面语言。"语文中的"语"字指的就是口头语言,"文"字指的就是书面语言,因此,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3.
<正>吐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语文"。可见,叶老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并强调了口头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当前,人们都处于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流畅正确的口头语言更显现了便捷、高效、利于表情达意的优势。因此,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训练,是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流畅、规范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语文既是课程名称也是教材的名称,语文有"一语四文"之说,"文"指文学、文字、文化、文章。叶圣陶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语文"就是指语言,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章。改革开放以来国人重视外来语种,忽略国语之精髓。如今重振国语之声再次激起对语文的热爱。如何培养语文能力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语文能力的培养决非一蹴而就的事,  相似文献   

5.
林家梁 《教育评论》2006,(3):108-110
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因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就心理本质和表达对象来说,是各具特点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只注重书面语言的训练而忽略了口头语言的训练,更不能单纯地用书面语言的训练来代替口头语言的训练。学  相似文献   

6.
吴兴平 《语文天地》2011,(24):33-34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要达到此目标,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练就语言文字的真功夫。一、语文教学要练就语言文字真功夫的理论依据1.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说话教学的方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是语文."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是语言,语言决定了语文的性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8.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目的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即书面语言、文章、文字、文学。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对"语文素养"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一、"语文素养"概念的组成"语文素养"由"语文"和"素养"组合而成,但不是简单堆砌。什么叫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今天,"语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是有声的言语,文是无声的文字,语文则是二者的统一。但言语与文字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呢?叶圣陶没有进一步作出思辨化的阐释,他只是对语言作了现象性的描述。卢梭认为语言起源于有声语言(话语)。他说:"话语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语言把民族区别开来,只有等到某人说话之后,我们才能知道他是哪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的口头语言要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说话"训练是集观察、思维、语言、表达及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加强"说话"训练是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如果把口头语言训练好了,书面表达就不成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参天的大树苗儿长",一  相似文献   

13.
一、文章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特质的侧重点 “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言语、文字、文章、文学及文化的多元体系”。言语是口头语言的初步应用;文字是书面语言的初步应用;文章是组成篇章、书册的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应用;文学是非实用性的艺术鉴赏语言的初步应用;文化因素则渗透在言语、文字、文章与文学等具体的语文内涵中。言语、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就这样构成了由浅到深的语文多元体系。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总是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程序,任何“陵节而施”的语文教学只会导致学生语文素质的残缺。所以,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分为各有侧重的五个阶段:学前言语教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基础工具课的特征,加强语言训练,为学好各门知识提供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训练要兼顾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不可顾此失彼或舍此就彼。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偏重在书面语言训练,前些年有的地方竟然把普通话教学屏之于语文课外,则纯属胡涂之举。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分明提到“口头语言的正确运用”,“提高用普通话说话的口头表达能力”。但至今教学实践中仍被忘  相似文献   

15.
宋孟芬 《文教资料》2009,(9):137-139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必须等同训练.那么如何训练呢?本文仅就如何进行口语训练从六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认为:"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  相似文献   

17.
李浩 《语文天地》2012,(22):77-78
学生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说话能力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说话能力是语文素质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看来,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也就是说,文字、文章、文学、文化都是语文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刘强李鸣钊一、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  相似文献   

20.
<正>"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师法自然,和谐共生。教者无形,学者无式。"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自然""本真",是"陆常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所追求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境界。叶圣陶先生讲过一段话,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