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班孩子正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对外界的环境变化熟视无睹。教师怎样通过环境来吸引托班孩子自然地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呢?经过实践,我摸索出了一些托班墙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五年的托班综合教育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婴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教育影响是托班婴儿成长环境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婴儿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因此,托班教师的配备关系到托班教育的成功和失败。从1993年秋天起,我们对托班师资结构进行了调整。我们是这样做的:为托班配备两位有幼师学历的教师,一位年龄在三十出头,并自己养育过孩子;另一位二十多岁,园骨干教师。带托班一年岳,年长些的教师仍留在托  相似文献   

3.
2~3岁托班的孩子缺乏参与集体活动的经验,只有对活动形式与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有积极参与的欲望。因此,在组织托班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兴趣入手,重在教育过程中全体孩子的主动参与。根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我们设计了“语言交往能力”、“独立性培养”、“规则意识培养”、“友爱教育”、“动作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式上以游戏为主,少量的是集体活动,大量的是分散的小组或个别活动。一、集体活动每天两次集体活动,每次时间5~10分钟。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2~3岁孩子的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对图书的理解能力较低,因而,给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材料应不同于其他年龄段孩子。而我们现有的图书大都适合3岁以上孩子阅读,不太适合托班孩子阅读。于是,我们在思考:托班孩子喜欢怎样的阅读材料?我们如何为托班孩子编制适宜的图书,并作了一些尝试。1,画面要清晰开始,考虑到托班孩子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只能理解单一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琦 《学子》2015,(1):6-6
【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托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在托班进行常规教育是必需的。在我带托班的经历中,常规一直是我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6.
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指为满足托班孩子的需要(建立新依恋、进行独立活动、自主探究与游戏、自我心理调节等),精心构建的心理氛围。它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平等、和谐、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教师和蔼的教态以及对儿童足够的关爱和尊重等。 幼小儿童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幼儿园的托班时,会被种种的不适应包围着。焦虑、恐惧、失落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营造精神环境上应突出体现亲、宽、乐、信、安。 亲——对待托班儿童应亲情色彩浓重,教师要像妈妈那样去爱、去接近与接受每一个孩子,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更多的身体接触(抚摸、搂抱、拉手等),满足所有孩子爱与被爱的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7.
体育游戏在托班幼儿心理调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班幼儿人园第一周的两个教育实践的镜头引起我们思索: 镜头一:在托一班教室里,有着多年经验的于老师和王老师围着七八个孩子,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衣服,有的孩子哭着喊:"老师抱,老师抱."还有的"高手"扒开其他孩子爬上老师的膝盖,堂而皇之地坐着,连老师上个厕所都有小尾巴跟着.  相似文献   

8.
张春霞 《教师》2011,(16):48-48
如今家长的教育意识日益增强,很多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进了托班,那么如何让托班的教学也有一个系统的课程呢?我们通过5年的探索、实践,逐渐积累了一套适合托班宝宝的课程,根据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觉得采用主题活动形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入托是孩子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人际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托班孩子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条件。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孩子顺利进行一日活动、愉快地过集体生活的基础。一、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孩子实际托班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9月份孩子刚入托,要求幼儿在教师的示范提示下,初步学习按老师的指令(如铃声)进出活动室、收放玩具、进行活动的环节转换;在成人的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  相似文献   

10.
刚入园的托班孩子,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但他们的规则意识尚未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首先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幼儿实际通过两个月的集体生活,托班的孩子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规,但还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由此,我尝试分阶段提出要求,由易到难,要求孩子逐步达到老师的要求。如在餐后自选游戏时间里,很  相似文献   

11.
荆学洁 《山东教育》2012,(27):12-14
几年来,我们一直从事托班的保教工作,在不断地学习领会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工作规律。有的孩子从家庭直接进入小班,而有的不满3岁的孩子则是先入托班。托班阶段不只是孩子由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过渡期,而且孩子比直接上小班的年龄更小,这就意味着做好入园适应工作更加艰辛和重要。刚入托班的孩子由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环境,总会哭着、喊着、拽着家长衣服不上幼儿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2~3岁幼儿生长发育快,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但动作协调性差。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决定了托班幼儿的生活、游戏、运动、学习是融合在一起的,而良好的、适宜的环境是托班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是托班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近几年来,我园在创设适合托班孩子发展需要的区域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遵循孩子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的前提下,顺应他们的学习需要,动态地创设区域空间,动态地提供材料,体现了托班区域环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4.
托班孩子参加晨间活动,可以充分地发展其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技能,促进孩子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调动托班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针对其身心特点,尝试开辟、创设了“童乐长廊”,每周固定开展“混龄活动”,对托班晨间活动的开展形式、内容、环境等进行了初步地思考,同时也体会到托班晨间活动的开展质量与老师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认为托班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能力又没大孩子强,玩玩角色游戏、发展发展语言和社会性交往能力就行了,还搞什么结构游戏啊!其实则不然,这是个误区。其实结构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对托班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非常有必要让孩子玩,而且托班年龄的孩子也需要开展。所以从托班一开始就开展了结构游戏,自托班上学期到现在已经开展一学期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那么什么是结构游戏呢?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今,城市中的不少幼儿园都办起了托班.虽说办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的强烈需求及早期教育的"托幼一体化"趋势和要求,无疑是推动幼儿园举办托班的最直接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游戏美工     
托班孩子往往把美工活动当作游戏,把美工用具当作玩具,他们在摆弄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体会游戏的乐趣。“来吧,只是玩玩”过于成人化的要求会让托班孩子感到胆怯,从而丧失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材料、方法,让孩子感到新奇:原来这样也能画画,真好玩! 托班孩子的手指小肌肉还未发育完善,他们用笔往往  相似文献   

18.
因为托班孩子有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所以我们常常认为托班孩子比小、中、大班孩子听话、好管理。其实不然,托班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下面我们截取在托班集体活动中的几个片断,听听藏在孩子心里的话吧。我不想坐着听,我想当小鱼情境描述:“小鱼最喜欢吹泡泡了,今天我们给小鱼添画上泡泡吧。先用红色油画棒从里往外涂,涂的时候要小心……”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示范,孩子们都远远地坐在椅子上看教师示范。这时,只有坐在前面中间的少数孩子在认真听着看着,而坐在旁边和后面的孩子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玩油画棒,有的自言自语……反思:…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托班的孩子活泼好动,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突出。而圆圆的皮球直观可爱,还可以有多种玩法,因此深受托班孩子的喜爱。但如何指导孩子有效玩球是一个问题。本文从托班孩子在玩球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玩球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促进孩子通过玩球增强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20.
柳桦 《时代教育》2012,(22):165
托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生教育的一个特殊的阶段,是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托班幼儿的机构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相比有什么特点?托班集体活动怎样安排,才能让幼儿既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能避免幼儿亲情缺失所带来的影响?如何让托班幼儿在远离父母的教育机构中感受到愉悦?这些是托班教育者一直在研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