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实行领导的组织形式。审判委员会的职能是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总结审判经验,对审判工作带有根本性问题、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和作出权威性指导,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2.
各级人民法院实行审判委员会制度,对于加强执法,确保办案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政治和法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审判委员会制度已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理论上缺乏公开的立法,违反了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实践上,缺乏科学具体的操作程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本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审判监督是主要职能之一,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参与人民法院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讨论,是检察机关履行审判监督职能、深化审判监督的重要途径。南浔区人民检察院与同级人民法院联合签发的《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暂行规定》,将这项工作推向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不可否认,目前这项制度的实践在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分析该制度的职责、范围和程序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拟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合议庭是我国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其与独任庭、审判委员会共同构成法院审判的组织形式。关于合议庭的工作职责我国法律中《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都有规定。本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合议庭制度并结合审判实践,提出了议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合议庭制度的改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胝哩,决定重新进行审理的再审程序,它是一项具有补救性质的重要的诉讼制度,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正确认识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具体完善,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机制,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审判委员会制度作为一项在中国运行了二十余年的司法制度,得以长期且普遍的坚持,必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另一方面,不能因这种存在意义上的合理性而忽视或掩盖其在运行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应以现代诉讼原则为指导和目标,通过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充分认识,立足于现有的制度资源,寻求一条合理可行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法院人部建立法官审判案件负责制,将是解决审不判、审理和判决严重分离的有效制度,它坚持了合法、独立、责任制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了法院独立审判、院长领导审判工作、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三大基本关系,藉引增强了法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审与判、权与责更好地统一起来,提高了审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产生是我国历史和政治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设立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亟需改进。文章针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人民法院内部设置的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尽管以前曾起过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诸多弊端:造成“审判分离”、“先定后审”;在实际操作中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且“暗箱操作”,违反公开、公平原则,导致诉讼效率低下等。因而笔者提出取消审判委员会,采取充分发挥合议庭的作用,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提高法官素质,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等措施,消除以上弊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时,决定重新进行审理的再审程序。它是一项具有补救性质的重要的诉讼制度。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正确认识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具体完善,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机制,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试论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涉诉信访形势严峻,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困境.例如,涉诉信访冲击了司法独立、消解了司法权威、法院处理涉诉信访措施面临两难等.造成涉诉信访制度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法院的原因、当事人的原因、司法体制的原因和诉讼制度的原因.为摆脱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应当从完善司法独立和诉讼程序制度以及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从审判实践来看,人民法院诉讼不作为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人民法院作为诉讼活动的主持者和指挥者,其不作为造成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下降,损害人民法院自身形象。因此,应转交观念,正确认识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完善诉讼立法规范,健全监督救济机制;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判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浅论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新时期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人民法院要秉持司法公正的最高法律价值,遵循司法规律,科学布局,从人民法院队伍素质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司法群众路线创新、司法知识宣传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贾永健 《天中学刊》2012,27(4):57-60
近年的审判管理改革未改变造成审判权责脱节问题的体制节点,却着力于加强对审判权的政治和行政控制,以致权力和责任脱节问题更加突出,反而不利于政治合法性的强化。遵循司法规律的司法改革才能更有效解决审判权责脱节问题,实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法治目标和"强化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是现阶段我国宪政制度的重点与难点。建立以宪法法院为主体的违宪审查制度是法治国之最佳模式。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其宪法地位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平行,仅低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阐述了宪法法院与国家各机关的权力配置:宪法法院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权力关系;宪法法院与国务院的权力关系;宪法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的权力关系;宪法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法、德三国分别形成了司法审查、宪法委员会审查和宪法法院审查三种代表性的违宪审查制度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实践状况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立法的推动下,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新焕发活力,对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推进司法民主的作用日益增强。但是,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并未根本解决,开庭审理前不准备、开庭审理中不发问、审后评议中不评议等现象仍然存在。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等手段,完善我国陪审制度,让人民陪审员有机会陪审、有能力陪审,最后不得不审。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是指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至人民检察院起诉到法院审判之前这一过程中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我国的刑事审判前程序由侦查机关主导 ,缺乏必要的程序制约措施 ,往往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因而需要引入刑事审判前司法审查等机制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审判前程序构造。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机构改革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要解决这一难题,应当从改革民事强制执行机构入手,并根据强制执行权的性质建立起在法院系统内部的统一框架,把强制执行权分配给法院两个职责权能相对独立的业务部门行使,即把执行实施权归入司法警察部门,执行裁判权则由现在的法院执行庭行使。  相似文献   

20.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主体制度。其参诉方式的制度设计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导致了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分歧。有必要通过对法院通知参诉的多种弊端和深厚继存土壤进行解析,提出相对合理的渐进式革新方案。该方案要求暂时保留法院通知参诉并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对不同类别第三人适用不同参诉方式,对依据不同的法院通知参诉区别对待,以达到取消法院通知参诉为目的,从而最终实现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立法之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