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教育是事实世界时,教育什么都是,唯独不是其自身.在事实世界中,教师与学生被迫打交道,教学过程是一个预设和构架的过程,师生关系表征为我--他关系,教师把教书看作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当教育是生活世界时,教育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在生活世界中,教师是体验者,学生是能学者,师生关系表征为我--你关系.于是,教书育人职业是教师能去干的职业.当教育是其自身时,教育能撞击生活的边界,让生活本身不断生成意义.在教育世界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聆听者:去聆听教育的真谛,然后按照教育的真谛去实践教育.在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我关系,教师把教书育人这个职业看作是乐在其中的职业.当下,师生关系正从我--他关系走向我--你关系,但我--我师生关系不需要建构,因为它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2.
<正>"我有我的尺度,我要按照这个尺度来衡量自己的教育技巧。我每天都提醒自己: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要读,你就是个坏教师;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酷爱读,你就是个好教师;如果你班上的所有的孩子都爱读,并且都嗜读成癖,那你不仅是个好教师,而且还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相似文献   

3.
教育既是学生的生活,也是教师的生活。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有自己的本体价值。漠视教师生活的过程与价值,势必带来思想层面的混乱,进而导致实践层面的迷失。以人为本包括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两层涵义,以人为本一旦窄化为以生为本,必将滋生出错误的"唯生本"理念。教育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生活,教师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重构应是他们共同追求的教育愿景。教育不是简单的成人之学,而是成己而后成人之学。从"你—我"式走向"我—你"式的师生互文关系模式,或为当下教育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意识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具体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成为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其关系就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我示范你练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就变成“单边活动”。而新的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身…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从教已经25年。担任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我感觉比其他学科教师有更沉重、更神圣的责任感。我像一堆被放在高规格陶范里的原料,开始了铸造自我的过程。我诚心,我正义,我修身……我要成为精品;我必须高尚,我必须坚强,我必须宽容……我的教育人生必须华美。一位青年教师对我说:“乔老师,你很像思想品德教师,你就应该教思想品德课,不知你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还是通过教育学生教育自己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后者。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同理,教育教学中"最远的距离",不是学生听不到你(教师)的声音,看不到你的笔迹,而是你的"心"没有向学生靠近。教师吃不准、猜不透学生的心思,读不懂学生,可以说是教师最大的烦恼。  相似文献   

7.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8.
心中的标尺     
自从立志投身教育事业到今天,我已经历了29个寒暑,然而距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还相差甚远。我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行为的楷模教师本身行为如何,每时每刻都会给他的学生留下影响。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勇于奋斗、严谨治学的深刻印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上总是精神饱满、热情奔放,不放过任何一次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机会。八五届高中毕业班中有一个班学生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失去信心。我用格言“如果你失去了财富,你失去的是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荣誉,你失去的就  相似文献   

9.
合作教学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谋求与学生合作,以完成教学任务;一层是指学生相互合作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这里想谈谈教师与学生合作的问题。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不再以教者自居,凌驾于学生之上,不再以“严格要求”为借口,以强制的手段如批评、羞辱、训斥、处罚、给低分数以及向家长告状等使学生服从。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友爱真诚的和谐气氛中,切磋琢磨,探求知识。教师的责任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使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有种感染的力量,让我们身处其中,我们把它称为“教育”.因为教育不是我去“教”你,而是我与你一道成长.笔者是刚从事教育工作一年多的新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经验不足,但我知道学生并不是老师的牵线布偶,他们不可能任由你摆布,只有让他们打心眼里服你,让他们有基本的是非观,他们才会认真地面对学习生活.本文主要讲述我和学生们如何通过共同努力,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一、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教师威信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我们班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你说他一句,他项你两句,好像觉得他有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大没小,我有时管教他,他还说这个你不懂,有时真的很生气。”诸如此类反映出来的缺失教育效果问题,仔细推敲起来,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缺失威信,这样教师的教育效果一定不会好。由此可见,教师具有威信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条件。马卡连柯指出:“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教师的威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寇建国 《教书育人》2009,(12):67-6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一定要让学生每天切身感受到,这样他才会接纳你,把你当成他的真心朋友,你的教育才能够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当过学生,都曾经遇到一个或几个难忘的"仰之弥高"的教师,都曾经被这些教师的人格所感染,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几年前,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几年的教书生涯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你对学生的爱、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出你的人格内涵,而你的人格则会影响你的学生的一生!"所以,我把研究的题目定为:用师爱开启心灵——对一个纪律涣散学生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能和学生心理沟通,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境界,更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力量。在教师中我们提倡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扮演好“朋友”这个角色。各班以“师生架心桥”为内容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为“师生情感沟通”课。教师以朋友的口吻与学生交谈,学生以朋友的心态面对教师。学生被教师的和蔼所吸引,教师被学生的童真所感染。例如各班开展的“我真想对你说”“老师我爱你”“老师,请你相信我”…  相似文献   

16.
王祥连 《江苏教育》2012,(11):39-40
老师,你懂孩子吗?你了解儿童的秘密吗?你知道儿童的敏感期吗?你能破译童心的密码吗?……如若不能,那一定常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的教育总是苍白无力?为什么我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一线教师,是与孩子直接接触最多的教师,是与其朝夕相处的人,是直接对孩子进行教育工作的人,是在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对其影响最大的教育者,是足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现在的师生关系犹如太监与皇帝,教师要谨慎小心地伺候那些小皇帝。我倒觉得教师是护花使者,只要教师用心照料那些小苗,花一定会开得灿烂。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利于发挥教育的功能,才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走近你、尊敬你、相信你,从而使教育教学收到最佳效果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些尝试:一、要充分信任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心地善良并积极向上的。在学生贪玩好耍的背后有一颗上进心,在调皮捣蛋的背后有一颗善良心,在撒谎骗人的背后有一颗诚实心,在摘…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年的教育教学,我渐渐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也会走近你,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学生真挚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每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与学生建立民主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从教已经25年。担任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我感觉比其他学科教师有更沉重、更神圣的责任感。我像一堆被放在高规格陶范里的原料,开始了铸造自我的过程。我诚心,我正义,我修身……我要成为精品;我必须高尚,我必须坚强,我必须宽容……我的教育人生必须华美。一位青年教师对我说:"乔老师,你很像思想品德教师,你就应该教思想品德课,不知你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还是通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