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文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石。E时代,网络成语青文字泛滥区。报纸作为以语言文字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媒体,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传播知识、引导舆论,营造规范正确的语言文字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韩少林 《新闻前哨》2012,(12):13-16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类报纸出现滑坡态势。面对年轻读者流失、新兴媒体冲击这一全球性的挑战,楚天部市报以创新为抓手、以深度为方向、以贴近为追求,忠实履行传播主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使命,努力提高传播技巧和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3.
时事漫画是以新闻事实为内容,借助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一种漫画,它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舆论的有力引导者。本文对国内外两份典型报纸“时事漫画”专栏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为国内报纸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受众阅读报纸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国内报纸相继认识到视觉传播的重要性,在报纸设计中加入视觉元素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视觉传播的开拓者《新京报》为例,对其视觉传播策略进行描述分析,以期找出《新京报》视觉传播的策略,并为国内报纸提升视觉传播能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小 《新闻界》2013,(16):56-59
风险传播研究是以大众媒体为中介的风险信息的传播研究。台湾报纸是如何进行风险传播的?是先知先觉提出预警,还是后知后觉就事论事?本研究以"核电安全"议题为例,通过文本分析,探讨台湾报纸在风险传播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新闻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微博、博客、论坛、QQ、MSN等网络传播渠道的影响日益扩大,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引导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新兴传播渠道迅速崛起,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以其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迅速、传播范围广泛,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也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报纸新闻传播陷入困境,读者流失、阅读量降低、广告锐减等问题都冲击着传统报纸新闻传播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报纸新闻传播必须发挥其独有优势,以专业性和优秀的传播质量保持深度新闻的舆论主导权,并积极开展与新媒体的融合,以实现报纸新闻传播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8.
陈波 《新闻三昧》2006,(7):16-18
新闻学认为,报纸除了有“引导舆论”的宣传功能外,还有“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功能。也就是说,报纸既要以宣传为己任,又要为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何将宣传功能与新闻报道有机融合,不仅是党报当前的重要工作,也需要企业报长期探索。从新闻学和宣传学的角度来看,宣传和新闻都是传播信息的行为。但是,前者是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后者是对客观发生的实事的叙述,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其实,企业报作为企业的“喉舌”,就应该在“扬者传其理”和“受者晓其事”上…  相似文献   

9.
许莹莹 《新闻爱好者》2010,(11):117-118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闻纸,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上世纪20年代,以北京《晨报》"副镌"为代表的副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名噪一时。  相似文献   

10.
主题宣传是以特定主题为报道对象的新闻宣传活动,是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过去主题宣传的主要阵地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宣传路数相对固定,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媒介相互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主题宣传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报纸新闻传播怎样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解、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进行思考,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报纸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边区群众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阅读对象的大众化报纸.经过多年的发展,<边区群众报>形成了一个"大众化报纸--大众化通讯网--大众化传播渠道"的大众化传播过程,涵盖了报纸的新闻来源、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等多个环节.大众化传播过程弥补了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不能阅读报纸、不能获得有效信息的缺陷,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种信息在边区社会的相通相融.使报纸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得力的宣传工具,产生了极强的传播效果和极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艺术传播就是指借助于一定的传播介质,以艺术符号、语言等传播形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受众的过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表象符号为载体,物化在具体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上,激发和满足艺术传播受众对艺术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丁丹丹 《新闻世界》2011,(7):178-179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当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媒介的影响力日渐突出,成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一面重要镜子。本文主要对报纸关于城市的宣传和报道做实证调查,以2010年的《中国青年报》为例,分析报纸对城市传播力的影响,以及政府、企业商家、百姓和宣传媒体自身对城市传播的态度,同时探讨报纸在进行城市宣传时的主要倾向以及这种倾向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金福 《现代传播》2014,(4):155-156
新记《大公报》的《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以下简称科学类副刊)以"普及科学"为主旨,详实记录了20世纪20—30年代科学传播的内容和特点,是研究近代综合类报纸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关于《大公报》副刊的研究文章很多,角度各异,但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为此,笔者尝试以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为例,探寻我国近代史上综合性报纸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概况,分析其传播特点和传播策略,以期为探究近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传播环境现状 1.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缺失 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的缺失首先表现为报纸的时效性差,内容缺乏针对性,农村受众难以通过报纸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而失去了对农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承担着我国政府新闻与宣传工作的主角,尤其是在舆论引导方面更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在内容、形式、渠道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传播等特征,已经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和舆论传播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肖航 《东南传播》2013,(6):16-19
针对当前海外华文报纸的现状和问题,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规律,本文提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的华文报纸"软传播"理念和应用方法。作者认为,"软传播"是在尊重当地国受众文化和社会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平等进行的族裔文化传播理念,应用"软传播"的华文报纸可以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贾影彪 《新闻窗》2009,(3):108-109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的出现。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被称为四大媒介。而手机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包括传播迅速及时,传播面广,反馈神速,传播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行为个性化而逐渐被业界认同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20.
姚林 《传媒》2006,(9):20-21
我们正处在传媒环境变化的时代 十多年以前,充当大众传播载体的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特征主要是:传播是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信息是公开传播的,传播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传播者一般是通过专门的传播机构,由职业传播者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