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员工忠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是企业实现绩效目标和稳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现实中造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不协调。文章从研究心理契约与员工忠诚度间的关系入手,对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提出几点建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持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员工忠诚度概念的理解,探讨了员工忠诚度下降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分析了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并建立了影响因素模型,最后给出了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腾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80-281
21世纪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顾客忠诚度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巨大贡献上。分析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提出若干提高顾客忠诚度的策略,以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企业的信任已成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经济社会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影响服务性构建持续性企业信任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满意度、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及服务型企业对消费者提供的承诺性服务是服务型企业能否与消费者构建持续性信任关系的关键性因素,鉴于此,提出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加强服务性承诺等来培育和发展服务型企业与顾客的持续性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手机企业的顾客忠诚度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在剖析顾客忠诚度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顾客忠诚度对手机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影响手机企业顾客忠诚度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培育手机企业顾客忠诚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社区电子商务商城客户忠诚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客户忠诚度模型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分析了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强度,并对提出的研究模型及假设进行验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修正。研究结论可以提升社区电子商务商城行业的客户忠诚度,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竞争视角,使其在激烈竞争中找到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速度逐渐提高,我国各大航空公司在设备、设施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世界知名航空公司相比,在整体经营业绩方面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笔者对这个差距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这个差距的形成因素与硬件设施无关,而是源于软环境,诸如服务质量、员工素质、员工忠诚度等等。众所周知,公司员工素质和忠诚度不仅是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基本因素,同时也是企业高层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的客观问题。笔者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工会工作数载,本文便以政治思想作为切入点,谈谈如何提高公司员工素质及忠诚度,从而让公司软硬设施兼备,以便更好地接受跨越式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进步与商业竞争的推动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社会工种向职业化方向快速发展,企业员工向知识型员工转变。这些变化对既有的企业员工忠诚度管理理论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简要回顾员工忠诚度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员工忠诚度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探讨职业忠诚这一新的员工忠诚对象载体,并以其为核心重新构建企业员工忠诚度管理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心是影响其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教师个体特征、收入水平、工作压力等因素相关.组织忠诚则表明高校教师对所在高校的认同与归属,个体、组织与环境等因素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忠诚度都有影响力.本研究在全国普通高校抽样调查的基础之上,试图探究高校教师职业信心和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心度与组织忠诚度都较高,并呈正向关系.但收入水平、工作自主、个体发展和管理制度等仍亟待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入世,标志着我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全球经济的大市场之中。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关键是取决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能力至上,已是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无论是称之为企业竞争能力,还是称之为企业核心能力,入世后,能力建设都应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据有关方面调查分析,我国多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都比较脆弱。在软件方面,表现为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不强,员工的思想素质不够过硬,法律意识、管理素质都有待提高。在硬件方面,表现为制度建设、法制建设不适应新的经济运行需求,组织建设与组织运行不利于企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组织理论和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特征进行分析,是文化资源开发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依据。文化资源的开发关键是要选择一种既符合集群式寡头垄断的产业组织模式,又满足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的开发形式或开发载体。而产业园区的开发形式是一种比企业模式和政府模式更优秀的模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园区模式从产业集群、企业集团和政府监管等角度进行详细的设计,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文化资源园区化开发格局,以保证文化资源开发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三方协同发展,从而获得文化资源开发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格局的变化,也给新时期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党组织设置与企业发展不同步、党员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采取不断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向党组织靠拢、创新党建工作方法等措施,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信息化与区域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活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必然导致企业组织同时朝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多部门、多区位企业是区域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它起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和提高区域扩张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作用;中小企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补充作用,双方共同成为区域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企业大学是企业教育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我国企业大学发展的背景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定位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下传统学校教育的缺位.目前,我国企业大学发展初具规模,但尚未发展成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数量增长、教学与课程改革、逐渐成为独立实体、寻求多方合作伙伴的支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劳动分工与企业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琼 《教学与研究》2001,83(2):31-37
企业是以内部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团队生产为基础、为交换而生产的经济组织,分析企业的性质必须包括技术关系和经济关系两方面的内容。社会分工体系的发达,劳动组织内对工序和操作的细分以及基于操作专业化的各工序与操作的劳动协作,是企业产生的决定因素。所谓企业起源问题,从历史上说也就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工厂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还是制度经济学运用专家杨志武、盛洪、林毅夫、汪丁丁等,在论述企业与市场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企业和交易成本之间的瓜葛带来附带性的市场组织介入,或者说市场与企业围绕交易费用形成的不同组织形式,但还没有涉及企业和市场出现的先后问题,市场的形成不一定先于企业组织.这关系到“无政府”条件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若搞不清楚谁先谁后,难以探究市场、企业、政府和家庭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组织的角度看,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这三大类组织。企业是经济组织,其职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所拥有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实施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均称为公共组织。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日趋重要和日趋为人们所关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分析公共组织自身的性质和区别于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环境具有动态化的趋势,投资扩张正成为企业响应动态变化环境的卓越战略。企业扩张过程中的组织学习是提升能力的基本推动器。文章论述了实施投资扩张战略过程中匹配的组织学习。着重阐述了学习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抓住这一时期的难得机遇,将“学习型组织”引入企业,推进终身学习,将成为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产业集群: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实践证明,仅通过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难以达到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而发展产业集群则是实现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新途径。为此从SCP分析范式的角度,对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组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不仅能实现产业组织优化的经济目标,更赋予产业组织优化社会化的内容。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组织优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