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片段](学生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后……)(1)(2)(3)(4)(5)(6)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有信心吗?(生:有)一个图形,刘老师把它遮住了一部分,现在只知道露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4。你能猜猜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吗?(小组讨论后,教师让学生选三角  相似文献   

2.
案例1:一节数学公开课,教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12册《圆柱的认识》。在教学进程中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1)(2)(3)(4)学生根据直圆柱的定义,将(2)(4)判断成圆柱。此时,有学生举手问:“老师,(1)(3)我经常见到,它们既然不是圆柱,哪是什么?”教师在讲台上,脸涨得通红,说:“它们既不是圆柱,你说它是什么?”学生也茫然,无奈坐下。教师却往下处理练习。案例2:有教师教学“球”一节时,教材只对球的各部分名称作简单介绍。有学生发问,篮球的体积怎么算?教师说:这部分知识进入中学再学,现在我们暂不学习…  相似文献   

3.
师:8个词语构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能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生踊跃举手)生1:我来说“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就是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师:很好。你……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正当教师要表扬生1时,另一名学生举手。)师:噢?那你来说说。(满脸欣喜,语气鼓励)生2:“春回大地”就是小燕子回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也开了。师:两种不同的说法。小朋友,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生3:我喜欢生2说的,因为他说的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差不多。生4:我也是。生2说的让大家一听就感觉春天回来了。师:那小朋友们还想再来说说“春回大地”吗?(…  相似文献   

4.
背景: 一位教师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执教“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我有幸参与了她的两次试教.事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会了怎么办?课堂真不容易出彩吗? 实录: 教法(一) 师:你知道“放大”和“缩小”这两个词吗?根据你的理解,请你说说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生1:把图形变大或变小. 生2:按一定的比把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 师:作业纸上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放大或缩小这个长方形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教师巡视,辨析错误,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学生画错了,导致下面的教学因学生会了而背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师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101~105页例2。教学预案:一、引入1首次抽牌:感受“一定”、“不可能”(1)活动:(出示四张扑克牌背面)这里有四张“A”,只要你能从中摸到一张红桃“A”,那么,你就能得到波比兔铅笔一盒。谁愿意试一试?(请二位学生依次上台摸奖)(2)反思:其实,谁来摸都不可能摸到红桃“A”,知道是为什么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四张扑克的牌面:均为黑桃“A”)(3)追想:假如在这四张牌中继续摸下去,摸的结果会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重点板书:一定、不可能)2再次摸牌:感受“可能”(1)调…  相似文献   

6.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7.
图212米10米24米30米20米图130米20米12米10米24米教学案例师:(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某小学要在校园内种植草坪,甲公司1平方米5元,乙公司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家公司?(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没办法选择。生2:不知道面积,无法确定。师:(指着图片,点击课件,出示图形)现在能选择哪家公司了吗?生:不行。师:为什么还不能?生:算面积要知道图形的边长。(随着学生的要求,教师在每条边上标上了长度,单位:米,见图1。)现在你能想办法选择哪家公司了吗?(学生先独立地计算这块图形的面积,并自发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师:请…  相似文献   

8.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使学生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因此,教师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提供想象的原型,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设计如下联想题:看下面的图形,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生:我看到了圆的半径是4分米,想到了圆的直径是8分米。图(2)生:我看到了圆的直径是2分米,想到了圆的半径是1…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猜测”。片段一:抛硬币。(教师出示1元硬币。学生观察后说明硬币的正、反面。)师:我们做个抛硬币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下后会是什么样?生: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师:只有这两种可能吗?(学生一致认可。)(板书:可能)师: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我们做个实验,共同验证一下。(教师分别请6个学生上讲台抛硬币,其余学生记录每一次抛硬币出现的正、反面。)师:说说自己看到的结果。生:有4次正面朝上,2次反…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引入1 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争吵)。2 谁和谁争吵?(板书 :克莱谛、“我”)3 为什么争吵?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说说吗?(板书 :无心犯错、存心报复)4 争吵以后 ,“我”和克莱谛各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孩子们翻书自学5~13自然段 ,根据你的喜好选择其中一个人的表现 ,用笔把它勾画出来。有不清楚的 ,同桌可以商量一下。二、学习(一)(汇报)读读你勾出的句子。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二)下面我们分组读读你们找出的这些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据刚才自己的选择进行跨组学习)(三)(汇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11.
把数学知识溶入游戏活动中,吸引学生参与,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一、在游戏活动中,主动体验概念的内涵案例:“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段课一开始,就做一个游戏。教师拿出2架纸飞机。师:谁愿意和老师比赛扔纸飞机?看谁扔得又高又稳,持续的时间最长?生1:我最会玩了,我和你比。(很有自信心)(学生输了)生2:我能赢你。我来!(学生又输了)第三个学生仍然输了。学生傻眼了,细心聪明的孩子开始寻找原因了。生:老师,比赛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抢着说):我…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84页思考题 :计算右面图形的面积 ,你能想出不同的解法吗?〔画图并口述思路(只列式不计算)〕〔课前下发答题卡。(上面印有题目并画有二十三个图形)〕师 :同学们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采用哪两种策略推导而来的?请你说说具体的推导过程。生 :采用了“分割策略”和“补形策略”(板书两种策略)(过程略)师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采用什么策略推导出来的呢?具体推导过程怎样?生 :采用了“双拼策略”(板书)(过程略)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下面 ,我们一齐尝试这三种策略(手指板书的三种策略)对于组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各种描绘手法或拼贴组合的方法,设计创作一幅奇特、幽默甚至怪诞的图形。2.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摇、想象能力及独立创造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上一堂课,同学们学习并临摹了一些自己觉得很奇怪又很有趣的图形,感觉怎么样?有哪些想法和心得?请谈一谈。生1:一些奇怪的图形看了之后让我很轻松,难以忘怀。生2:这些图形让我感到很快乐。我相信,这种幽默还真是生活中的调节剂。生3:那些图形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眼前却真是出现了,不得不让你为之去思考。师:是啊!这些图形给观者以惊喜,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的“南湖之春”———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一位教坛新秀执教了《求面积》研究课,为在新课标理念下怎样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教学案例〕师:(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PX小学要在校园内种草,甲公司一平方米要5元,乙公司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哪家公司?(学生一阵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后汇报。)生1:没办法选择。生2:不知道草坪面积,无法进行比较。师:(点击课件,抽象出图形,指着图形)能选择哪家公司了吗?生:摇头(表示还不行)。师:为什么还不能?生:算面积要…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练)(兵教兵)(练)(生)(生)(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教育理念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  相似文献   

16.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在两次试教中,一次是在本班,学生通过“对折”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注:提供的是普通平行四边形)第二次是借班试教,一番“对折”后有两位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有可能是轴对称图形”。对此,我一语带过:“请问你刚才对折后,有没有得到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生答:没有)因此,你手上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我以虚对虚,既没有正面回答学生的质疑,也没有说明“在什么特殊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将是轴对称图形?”但课后,学生的追问…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通过体验、猜测、实验,了解简单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教学过程〕一、设景、体察,感受结果的“可能性”1.互动比赛(摸球):教师的讲台上有两个盒子,里面各有8个乒乓球,教师在第一个盒子里摸球,请一个同学在第二个盒子里摸球,谁摸到白球为胜。结果教师每次都摸到了白球,而学生有时摸到的是白球,有时摸到的是黄球。(学生不服气)(1)提问:为什么老师总是会摸到白球?(2)搜索学生答案。(生1:因为老师摸球前先摇摇盒子再摸,所以会赢。生2:老师看到了盒子里的白球。生3:我猜想老师的盒子里可能都是白球。)(3)打开盒子,将球取出分别放入两…  相似文献   

18.
七年级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后再剪掉一个小角(阴影部分代表剪去角),展开纸片后可能是下列哪几种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和下列图形相同的算同一种图形)().口口口口口口(l)(2)(3)(4)(5)(6) 图l A.(1)(2)(3)B.(1)(2)(3)(4) C.(1)  相似文献   

19.
有些教师把“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同于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多样化要符合生活实际例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段。(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3)学生汇报。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3×3=9(人)。师:掌声鼓励!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座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一、导入:(一)谈话交朋友(略)(评析:教师以“交朋友”的方法进行交流,可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消除学生陌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二)引入新课师: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呢?生:帮助他解决困难。师:看来,我交你们这些朋友可真是交对了。现在老师就有一点小困难。生:老师,你说吧!我们帮你解决。(评析:通过解决困难引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由好奇引入学习)师:好的,同学们真热情!在说困难之前,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大家见过麻雀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麻雀是灰色的。生:麻雀的身体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