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秦彦 《文教资料》2014,(16):34-35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现代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作者以十五个发生在家乡都柏林的故事为缩影,展现了20世纪爱尔兰的政治腐败、社会道德的瘫痪。作为《都柏林人》中的压卷之作,《死者》不仅使得整部小说在结构上完整。还把整部小说中心推向了高潮。文章从主题“死者”着手,逐步剖析主人公加布里埃尔(Gabriel)遭受刺激下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精神顿悟的过程,并探讨小说内在隐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丹 《文教资料》2010,(35):19-20
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在作品《死者》中大量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烘托小说的主题思想,使"死亡"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缩影,将西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纸上。本文以"死亡"和象征为切入点对小说《死者》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张硕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112-114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文章通过解构《死者》中虚实结合的两部分主次情节,分析小说中老中青三代的言语与行为,揭示了爱尔兰人的迷茫及爱尔兰社会的文化危机,探讨了的"死者"意象的潜在内涵——后殖民时代的爱尔兰精神流亡,文化没落。而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篇小说在唤起现代人的精神与信仰的征途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中,众多的死者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小说中的生者赋予了死者生命,对他们寄予了希望,让死者履行了他们未能达成的愿望。生者如行尸走肉般无奈地苟活于世,死者却在生者的思想和记忆中获得了永生,生死就是一个轮回。乔伊斯成功地塑造了这些死者形象,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都柏林的精神瘫痪图像。  相似文献   

5.
《死者》是现代主义小说大师乔伊斯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本文主要分析《死者》中的诸多“死者”类型,这些死者可以分为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以及精神意义上的死亡.最后通过对这些“死者”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良苦用心,即在死亡中寻求希望,以及从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作家对都柏林的那种又爱又恨的深切情感.  相似文献   

6.
《死者》是现代主义小说大师乔伊斯短篇小说集的压轴之作。本文主要分析《死者》中的诸多"死者"类型,这些死者可以分为生理意义上的死亡,以及精神意义上的死亡。最后通过对这些"死者"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良苦用心,即在死亡中寻求希望,以及从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作家对都柏林的那种又爱又恨的深切情感。  相似文献   

7.
《死者》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都柏林人》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描绘了20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社会生活的"精神瘫痪"状态,试图揭示爱尔兰社会的精神症结,唤起民族意识."精神瘫痪"在《都柏林人》一书中贯穿始终.本文探讨"精神瘫痪"这一主题在《死者》中的体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借助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关于家屋的空间理论,可知《都柏林人》中《死者》一文中家屋内外空间富含象征意义和相互联系。温暖、热闹、怀旧的屋内象征了都柏林的辉煌过去,而屋外则影射寒冷、死寂、残酷的社会现实。通过塑造这两个空间,詹姆斯·乔伊斯奠定了《死者》阴郁的基调,暗讽了都柏林人麻痹的生存状态,更揭示了众生无法摆脱的死亡母题。  相似文献   

9.
《死者》突出主题之手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伊斯的《死者》描绘了都柏林中下层市民死气沉沉、麻木疲软、无所作为、行同死尸的生活状态及其最终结局。小说将现代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巧妙安排人物活动、兼用对比讽刺修辞等手法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相似文献   

10.
赵婷婷 《海外英语》2012,(18):216-217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集《都柏林人》的最终篇《死者》一直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佳作。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参加在姨妈家举办的圣诞宴会的情景以及宴会结束后他回到旅馆听妻子诉说昔日恋人离世的伤心往事。作家乔伊斯在创作《死者》这部小说时充分的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乔伊斯本人对爱尔兰人命运的浓浓关注,小说结束部分场景对雪的描述给了读者强烈的震撼,引发了情感共鸣。雪这一意象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更是为主人公一步步认识死亡提供了线索,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生死。  相似文献   

11.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表现常常不是利益而是而子。在政治危机中,物质利益的得失与利益集团的人群可以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当得失数额确定后,利益集团成员的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损失越小;而面子得失与利益集团成员数的关系是乘数与被乘数的关系,面子得失确定,人群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得失就越大。而面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语言问题。这意味着,首先,一切冲突的解决都离不开合适的定位,而对冲突的任何定位都离不开语言。其次,在应对冲突的各种行为中,语言行为是费效比最为经济的一种。第三,任何冲突的解决要获得足够的面子,都离不开语言的有效描述。危机管理中的语用问题可以概括为“WWW”,亦即WHO谁说、WHEN什么时候说、HOW怎么说。由此,可得:(1)“序言”准则(2)话语权准则(3)时间准则(4)适度过激准则(5)清晰准则(6)差别化准则。  相似文献   

12.
《诗经·关雎》是一个比喻系统。本文作了如下论证:(一)《关雎》是一个关系比喻;(二)《关雎》是一个复合关系比喻,具体而言,是一个"X型复合关系比喻";(三)《关雎》是一个双层关系比喻,既有"表层明喻",又有"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除数函数的性质及初等方法,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结论:(1)任何素数都是优美指数;(2)若t=2s-s-1(s为非负整数)或t=2s.3-s-1(s为非负整数)或t=2sp-s-2(s为非负整数,p为奇素数)或t=p1p2…ps-s-1(s为大于1的正整数,p1,p2,…,ps为适合p13),则pt都是优美指数。  相似文献   

14.
君子是长期遵守“善”原则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善人、好人、合乎道德的人,因而是品德培养基本目标;仁人是长期遵守无私利人的“至善”原则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最善最好最道德的人,是品德培养最高目标;圣人则是长期遵守所有道德规范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的人,是几乎具有全部美德的人,是道德完人,因而是品德培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一直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表现和成因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已经不是地区发展的关键,而是要通过政策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生能力,所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关键是提高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算法为核心的程序(即“信息引擎”)是引领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发动机;而由“物质能”所负载的“信息能”,是信息世界运动变化的真正动力。这样,就像宇宙万物是物质和信息的对立统一,“能量”则是物质能和信息能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有质能转换,在信息学中有信息和信息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就是知识,信息能就是智能,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存在某种转换关系。如果说物质能是物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的话,那么信息能应当是信息科学的中心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和知识创新的机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去替代人的某些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7.
解析教师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正式群体是群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由于某种特殊关系和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个体的集合。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引导得当,会对学校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放任自流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对学校正常的工作及教育教学管理起到消极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区别类型、区别对待,利用非正式群体进行人性化管理;利用共同目标将非正式群体纳入学校管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液晶投影机亮度降低后用一般方法不能恢复时,多为偏振光转换器损坏所致,由于PCS缺乏或价格高等原因,用户会选择不做修理,从而造成设备不必要的闲置或报废。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介绍了易实施、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逻辑起点作为一门学科的胚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人们了解这门学科演绎过程最初始的范畴,关系到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现代大学教学论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作为一门学科及其是否存在逻辑起点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由于大学教学论现在还处于一个研究领域阶段,故还不足以成熟为一门学科;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理上的规范去建构它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制度是被告人权益保护的屏障。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禁止刑讯逼供以及保障被告人权益的法规,但是这不足以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地做到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沉默权制度在国外是一项十分成熟的制度,但是我国却没有这一制度,沉默权制度是否适合我国法制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争议。作为司法民主和司法进步标志的沉默权制度能否在我国建立发展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