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天,我从食品商店里出来,天下起了稠密细雨。我在店门口躲雨之时,有好几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也在躲雨。一个女孩子嚷着要吃糖,妈妈从提包里拿出一粒奶油糖,女孩子接过来非常利索地剥掉糖纸,朝地上一扔,吃了起来。其余几个孩子见了,也向自已的父母嚷着要吃糖。父母们有的拿出水果糖,有的拿出了巧克力。于是,在洁净的地上出现了许多糖果纸。在我身边一个衣着入时的妈妈,怀抱着一个伶俐活泼的男孩,妈妈递给孩子一粒糖,孩子剥开包糖纸准备往地上扔时,身旁的爸爸阻止说:“糖果纸不能随地乱丢。”说罢,就从孩子手里接过糖果纸,冒雨向果壳箱走去。  相似文献   

2.
游戏规则     
月亮已经升上了天,显然很晚了,可是孩子却还在玩西部牛仔比谁拔枪快的游戏,兴奋得不肯睡觉。气愤到极点的母亲实在不耐烦了,一把抓起孩子扔在她身边的另一只左轮手枪,顶在了他的背上。你如果不马上去睡觉,我就开枪了。孩子十分遵守游戏规则,立刻高举双手投降,谁让自己出枪慢呢?他乖乖地被妈妈押到床上,躺下睡觉。明天我一定要防着妈妈这一招。他边往床那里走边想。游戏规则@文然  相似文献   

3.
我的牙床又痒痒了法法的世界我好像懂得了许多的事。虽然我还不会说话,但大人们对我说的话,我能听懂不少了。妈妈问我“鱼在哪里”时,我就会用目光去寻找鱼。当我用两眼紧盯着鱼缸里的鱼时,妈妈会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宝宝真棒”,有时还会亲一亲我的脸蛋。我很喜欢和大人们玩这种找东西的游戏。什么“灯在哪里”、“阿福在哪里”、“宝宝的脚丫子在哪里”……还有找人的游戏,比如“爷爷在哪里”、“奶奶在哪里”……我都能准确地找到。我喜欢玩报纸。妈妈经常会把我抱过去一起看报。我用手拍打报纸、去抓报纸,这时,被我弄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摸摸五六岁孩子的口袋,常常会发现小石子、树叶、布头等杂物。这些大人们眼中的“垃圾”里,藏着孩子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着父母无法读懂的奥妙。记得有一次,女儿睡着后,我从她的口袋中掏出许多石子和海螺壳。这些东西很脏,放在口袋中又很容易磨破衣服,于是我就给她扔  相似文献   

5.
幽你一默     
离婚理由"法官大人,我已经无法和太太生活下去了。她太粗鲁了,10年前就往我头上扔盘子。"  相似文献   

6.
《同学少年》2011,(2):50-51
一所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往地上扔垃圾,且丝毫不觉得羞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的儿子今年六岁了,他又聪明又可爱,但是最近我发现他一不顺心就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在吃饭时,一不顺心就会端起菜碗连菜一起摔在地上;玩得好好的,一不顺心,就会拿起方凳往门外扔去。前两天,我和孩子玩向倒置的方凳内扔球的游戏,玩了一会儿,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他奶奶从外面回来,以为我们不要用那方凳了,就顺手把倒置在地上的方凳拿到挂蓝下,她站到凳子上准备拿挂篮里的东西。孩子看见了,不但没有去帮助奶奶扶稳凳子,反而将他奶奶从方凳上推下来,取回那张凳子。他奶奶今年已65岁,幸亏反应还灵敏,及时从凳子上跳焉,否则后果真是不堪  相似文献   

8.
谈崇拜偶像     
不少家长和老师都坚定地反对我们崇拜那些新生代偶像。原因是既然喜欢偶像,就会买那些明星的磁带、CD、明星卡等,不仅浪费钱,而且容易玩物丧志,影响学习。我觉得其实不然。崇拜某些知名度高的人是种很正常的现象,更何况是那些有特长又经过包装的歌星、影星呢?不瞒大家说,我本人就是S.H.E、林俊杰的小歌迷。但我不会像大人们说的那样,因为崇拜偶像而沉迷其中,玩物丧志,顾此失彼。我只是买些磁带,周末无聊的时候在家里听听,使自己得到某种安慰和满足。但我从不买明星卡、明星贴画一类的东西,我认为买这一类的东西不值得,看完玩完就扔了,这不…  相似文献   

9.
《母婴世界》2011,(11):94-95
我家宝宝1岁4个月.爱和别人抢东西、爱破坏东西。拿到纸类的物品就撕.撕不了的,就揉;拿到玩具,就往地上摔或猛睃;衣柜里的衣服、布料什么的都拖出来.扔得满地都是;桌子上的物品只要他能拿到的.也都往地上摔.还用脚踩。如果什么东西被他摔碎了或弄坏了.就很高若。但是.如果不让他拿.或者说他、接他.他就很生气,又哭又闹。我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好奇心重.但他这个表现.也太与众不同了。  相似文献   

10.
家庭早期教育实则为游戏教育。它并不复杂、深奥,只要用心,一幅幅寓教于乐的生活小景就会出现在我们身旁。扔碟子坐在我腿上的2岁的儿子正玩着不锈钢碟子,大概是玩腻了,便干脆把碟子往地上一扔。"咣当",碟子在地上明晃晃地打转,儿子看得直乐。我捡起,他又扔,再捡起,他还扔,来来回回三次后,我不再捡,可儿子却不乐意了,闹着说:"妈妈捡!"奶奶在一旁实在看不过去了,忙说:"捣什么乱,不许扔了。"儿子不听,干脆从我腿上蹦下来,捡起碟子,扔得更起劲了。  相似文献   

11.
1小时候我常常面对离别。大人会跟我说,明天我们要去xx地方了。而某某地方,一般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某个城市。我听完会默默地点头,然后坐在沙发上,看大人们收拾东西,心里则提前开始消化恐慌,对未知和陌生的恐慌。记得还在上海的时候,小区里住着许多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老师要我们在某个暑假去找一个老人,  相似文献   

12.
教育问与答     
尹建莉 《父母必读》2010,(6):120-120
爱扔东西 儿子2岁半,特别爱扔东西,甚至一再把遥控器扔到鱼缸里。我知道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但是我和老公都没有扔东西的习惯。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引导?  相似文献   

13.
鸡蛋撞地球     
星期六,叔叔回来了,游戏也开始了。叔叔说:"今天我们来进行‘鸡蛋撞地球’的比赛吧!你们两个谁能在三楼往地上扔鸡蛋,而鸡蛋不会碎呢?"我和堂弟听了目瞪口呆。从三楼往地上扔,鸡蛋怎么可能不碎呢?我和堂弟连忙从家里拿了十几个鸡蛋,跑上三楼,拿起一个鸡蛋就往楼下摔。顿时,随着"啪"的声音响起,鸡蛋摔了个粉碎,那些蛋黄绽开了花,溅得满地都是。我们很沮丧,但不  相似文献   

14.
听爸爸妈妈说,我刚出生时非常可爱,胖乎乎的,能吃会睡,大人都喜欢我。可是到8个月的时候,我突然发病了,晚上整晚哭闹睡不着,吃东西也吃得少了。本来我都会在床上爬了,可自从得病后,却不会爬了。爸爸妈妈很着急,抱着我四处求医,跑了许多大医院,找了不少有名的医生。他们有的说我是缺钙,有的说我是脑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胖胖的,一脸慈爱,对我和妈妈总是笑嘻嘻的。可是他爱扔东西,特别是扔起我的东西毫不留情。家里的旧东西、破东西和用不着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垃圾,该扔。其实有些东西只是现在用不着,以后也许还用得着,扔了以后下次要用时,他一定会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时,爸爸看到我的桌子上、抽屉里堆得满满的,他就会拎着两个垃圾袋帮我整理房间。当他走后,桌子上、抽屉里都干净了,可是我的宝贝也找不到了,原来我的玩意儿在他的眼里都是废物。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平时要勤整理房间,这样,爸爸才不会把我的宝贝东西当垃圾扔了。爱扔…  相似文献   

16.
从英英一出生,只要有时间我就去看她。因为同村,相处就格外多,我们常常在一起叽叽喳喳地打闹,把床上的一切弄乱甚至弄到地上。大人怒火中烧,我们还是嘻嘻哈哈。  相似文献   

17.
星球历险记     
今天是周末,我躺在床上,打开我最喜欢看的科幻漫画书《奇奇Y星历险记》。突然一道闪光,咦,这是哪儿?眼前的一切怎么那么陌生?没有房子,也没有汽车,地上全是绿油油的青草。怎么没有一个人?妈妈呢?我急得大哭:“妈妈!救救我!”一颗流星从我身边擦过。哇,我来到了Y星上。“咕噜、咕噜”,肚子提醒我,该吃饭了。可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哪有什么东西吃呢?我四下张望,不远处的一棵小树引起了我的注意。树的叶子呈红色,果子和梨子一般大,绿绿的样子还挺诱人。瞧见它们,我垂涎三尺,赶紧拿起一块石头,对着那些不知名的果子扔去。不知咋的,老也扔不中。是…  相似文献   

18.
<正>我和闺蜜在生活习惯上有一个小冲突:我喜欢"囤囤囤",而她喜欢"扔扔扔"。我会把很多东西都留着,喜欢把储物柜塞得满满当当的,一想到要扔掉它们就会觉得莫名心疼。而她则会定期扔掉家里的旧物及闲置物品,并表示:"我一看到家里堆满了东西就无比焦虑和烦躁,喜欢空旷而整洁的家,不能容忍杂物出现在我眼前。"哎,人和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为什么有人喜欢"断舍离",有的人又有"收集癖"?  相似文献   

19.
蚂蚁搬家     
一天,小蚂蚁们正悠闲地躺在床上休息。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小蚂蚁们猛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蚁王对大家挥挥手,说:“不要慌张,咱们分头行动,到山上去找新家!”大王的话音刚落,小蚂蚁们就急急忙忙地干了起来,有的抬床,有的搬桌椅,还有的推小车,多有组织纪律性啊!大伙儿排成了一  相似文献   

20.
做父母的,对孩子爱得过分就成溺爱,溺爱就不是尊重,而是娇宠护短;严得过分就成严酷,这就不是严格,而是扭曲个性。在这里,我以个案研究为例,谈谈宽严分寸把握和人格尊重的问题。资料一:被试(女,一岁零两个月)指着放在电视机上的积木说:“木。”我把积木拿给她,倒在桌子上,她跪在床边玩起来。五分钟后,她扔一块积木到地上,又扔一块。我捡起来放回桌上,心平气和地说:“积木不能往地上扔,好好玩。”她停了一会又开始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