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较空白亩增产76.2kg,增产比率达62.4%,亩增效91.98元,较常规施肥亩增产12.2kg,增产比率达6.6%,亩增效15.20元;通过测定,大豆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65.6%;对秋收实际大豆亩产与目标产量进行比较,偏低1.7kg,目标产量吻合度为99.15%。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的经济合理施肥。在以施微肥为肥底的基础上,各施肥处理均比对照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率达0.27%~17.84%。不同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也都有所增加。但施肥量过大,易引起小麦倒伏。在该试验条件下,产量模型为y=-3.3009x2+29.297x+463.43(R2=0.9847**),最高产量(598.32kg/亩)的施肥量为45.7kg/亩,经济合理施肥量为40.1kg/亩,施肥利润为687.1元/亩。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梯度耕宇牌生物发酵肥在温室番茄上应用肥效试验,测定番茄作物经济产量.确定肥料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耕宇牌生物发酵肥对蔬菜作物番茄产量有明显影响,亩施耕宇牌生物发酵肥30kg、40kg、50kg,与不施肥空白对照相比,番茄增产率分别为12.3%、24.2%、33.7%,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梯度“测施宝”掺混肥在马铃薯上应用肥效试验,观察马铃著作物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作物经济产量,确定肥料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测施宝”掺混肥对马铃薯作物株高、叶色、生育期有一定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增高、叶色变深、生育期延长3d~10d;与不施肥空白对照相比,马铃薯亩施“测施宝”掺混肥20kg、30kg、40kg,增产率分别为35.9%、54.8%、78.9%,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微量元素锰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锰0.07kg/亩的处理和施用硫酸锰0.14kg/亩的处理与没施锰肥的处理相比,玉米亩增产分别为85kg和34kg,增产率分别为11.03%和4.42%;施用硫酸锰0.07kg/亩的处理与施用硫酸锰0.14kg/亩的处理相比,玉米亩增产51 kg,增产率为6.35%。说明适量施用锰肥对玉米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施肥量在16~22kg级范围内,N:P:K=2:1:0.7,肥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增产57.6~89.7kg/667m2,增产幅度9.6~16.9%,增效57.6~89.7元/667m2。  相似文献   

8.
烤烟滴灌技术把灌溉水在输水过程中以及田间渗漏及蒸发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变水浇地为水浇烟。烤烟滴灌科技含量高,平均亩产245.21kg,均价10.15元/kg,平均亩投入618.20元,亩纯收入1870.68元。烤烟滴灌节水、增产、增效、省工。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优良菜用大豆小寒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鲜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寒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6万株/667m2,适宜施肥水平为复合肥15kg/hm2。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促主垄控副垄的栽培模式,主垄为垄距136cm大垄,行间覆膜,副垄为垄距68cm小垄,主垄高肥、增密,亩施化肥商品量25kg,播种密度米间粒数31粒,副垄低密、低肥化控控高,亩施化肥商品量12kg,播种密度米间粒数16粒。副垄在初花期喷施15%多效唑,每亩用量35g,使植株矮化。主垄植株粗壮繁茂,田间垄型呈两垄高一垄低的高低垄形态,使田间植株叶片受光面积增加20%左右。较常规大垄行间腹膜栽培亩增产32.5kg,增产率为1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影响,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黄沙土上进行了马铃薯施用生物有机肥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马铃薯生物、经济性状,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基质对照亩增产量412.9 kg,增产率17.4%,增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亩新增纯收入495.5元,投入产出比1∶5.3。  相似文献   

12.
观察相关肥料产品的长势和通过试验掌握相关生产技术,充分发挥新肥料产品的抗逆、增产、优质、高效的作用,为确保肥料的安全性及肥料的最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氮肥+株高、穗位及生育期于施用常规肥料的玉米无明显变化。氮肥+肥料可增加玉米行粒数,提高百粒重,缩短秃尖,提高产量5.2~6.6%增产效果较显著。处理3效益最高,亩增效益51.25元。处理4玉米生长后期有严重的脱肥现象,比常规施肥减产14.8%,减少效益110.95元/亩。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对雁江区老君镇泉溪村三社小麦施肥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小麦产量与氮、磷、钾三因素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Y=247.45+23.41N+10.40P-35.51K-0.47NP+0.60NK+3.55PK-0.70N2-0.93P2+1.507K2。通过此肥料效应函数获得的小麦最高产量推荐施肥指标为:N 10.66kg/亩、P 5.6kg/亩、K 3.08kg/亩,小麦产量422.86kg/亩;最高经济效益推荐施肥指标为:N 9.19kg/亩、P 6.52kg/亩、K 2.96kg/亩,小麦产量421.41kg/亩。当氮、磷、钾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用量时,小麦产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封面人物     
王连铮 著名农学家和大豆育种学家,辽宁省海城人,1930年生,1954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60至1962年在莫斯科季米里亚塔夫农学院学习并毕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兼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主持育成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35和黑农34。黑农35蛋白质含量达45.24%,已推广1265万亩,增产1.58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25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的矛盾,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与王彬  相似文献   

15.
毛一农厂拥有耕地350亩,小麦种植面积200亩,2006年选用石家庄市农科院研制的抗旱品种"石麦15",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石家庄中吉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麦测土配方涂层缓释一次肥,今年在一肥一水的情况下,使中、下等地力小麦亩产达到1012斤。与常年平均产量每亩750斤相对比,亩增产262斤,亩增收209.6元,总增产52400斤,总增收41920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全首批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资金试点项目县区,项目实施五年来,我们通过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施肥利用率提高了5.7%~6.2%,亩增粮34.59公斤,亩节本增效5769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根据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区试验,探讨撒可富18-14-12水稻肥、撒可富氯化钾型15-15-15复合肥、抗腐威等与常规施肥的比较试验及各复合肥之间的比较试验,寻求其施用的最佳配方,筛选出最好的复合肥。结果表明:在今年的气候条件下,以处理5、撒可富氯化钾型15-15-15,基肥20公斤/亩+10公斤64%二铵,追尿素15公斤/亩这个处理较处理1空白(不施肥,追施尿素15公斤/亩)相比表现效果最好,亩产量最高,是711.8公斤;亩增效益也是最大,是76.5元;其次是处理8、撒可富18-14-12基肥20公斤/亩,追有机肥15公斤/亩,亩产量671.6公斤,产量顺位是第三,亩增效益居第二,是64.1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主要验证秸秆腐熟剂对水稻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推广作为依据。试验共设计两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加施用秸秆腐熟剂4kg和6kg,通过调查水稻生育进程、分蘖指数、水稻长势、稻倒伏情况及病害、水稻产量性状等,验证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的影响,并找出最佳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证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对水稻生育进程没有影响,水稻各项生育进程一致,但能促进水稻分蘖,并对水稻产量有增长作用,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秸秆腐熟剂4kg处理与6kg处理每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0kg与150.1kg,亩增产率分别达到15.0%与37.5%;大区实收亩产施用秸秆腐熟剂4kg/亩处理与6kg/亩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20kg与6.7kg,增产率分别为3.4%与1.1%。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运用三元能量处理小麦、油菜获得显著增产的基础上,将三元能量应用到水稻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三元能量处理的比对照产量提高率分别是2.77%、1.93%、7.38%,平均提高3.85%,进行方差分析后证实达到了显著性增产水平。结果率、秧苗素质等经济性状也有所改善,结论;以三元能量作用于水稻种子,可以提高其产量,改善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0.
胡雪竹 《内江科技》2011,32(3):54-54
朝天椒主要种植的土壤多为黄褐土和潮土。平衡施肥对朝天椒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特别是钾肥、磷肥和锌肥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效果突出。最佳处理(OPT)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