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的监测和污染状况,并详细论述了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了减小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22)
地下水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地下水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地上工程,还是地下工程,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地下水对于工程施工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来探讨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影响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法用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施工环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稳定边坡,消除流砂,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响,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法用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施工环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稳定边坡,消除流砂,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响,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法用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施工环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稳定边坡,消除流砂,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响,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桂林愚自乐园艺术园供水工程为例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取用水规模开发利用及地下水资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对拟建项目投产后提出了水资源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施工中,地下水的存在会降低地基承载力、增加工程的安全隐患,必须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有一个真实、全面的理解,进而根据勘察结果,编制施工方案,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基础的损害影响,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本文在概述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带来影响与岩土工程勘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水文地质评价要点,以及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应对策略展开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9,(7)
岩土工程前期勘察施工中,地下水对工程场地岩土体有直接的影响。工程设计阶段应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在现场做好勘察工作,提供完整真实的勘测数据,确保后期施工顺利安全开展。文章对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勘察要点进行了研究,期望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资源是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合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正确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对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淡水资源中地下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水资源总量中地下水资源占据30%左右。铝土矿露天开采对开采区植被的清除、剥离地表以及废弃物的堆存排放,生产所需大量用水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对地下水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如何恢复生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根本上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是目前面临的较大问题。本文就某露天铝矿开采为主要例子,对铝土矿露天采矿影响地下水的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同时探讨如何保护地下水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状态。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提升带来了帮助。在岩土工程的施工开挖等操作流程中,为了避免地下水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应在施工前期阶段进行地下水及项目周边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制定详细的规则和流程。参考测算的指标和参数对勘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后期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本文结合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方式及现场勘查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希望以此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2.
通常说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进行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各种地下水量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计算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允许开采量),预报地下水动态,分析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开发利用前景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质的分析,结合利用以及发展情况,论证了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已处于超量开采的状态,将对水环境系统构成破坏性影响,同时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温绍启 《科技通报》2019,35(12):175-178,184
针对市政公用工程开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对周边城区环境影响建模为对象开展研究。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对城区环境污染的机理,将其分为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污染机理、土壤污染机理、尾矿库污染机理3种。依据污染机理分析,筛选建模指标。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部分,一级指标中包含地质压力、人口压力、地表压力、水环境压力和生物多样性压力等方面;二级指标中包含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人均水资源、水质、水土协调性和土地利用情况等方面。将一二级指标划分为三大类别,并分别构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下地质影响模型、生物多样性影响模型、水土流失影响模型,结合所建模型与指标集合,构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对周边城区环境综合影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指标可靠性强,且模型精确度高。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负面影响提出建议为:加强环保指导力度;减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尾矿库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下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是有明显差异的。对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定量评价,不仅可以直观地测度地下水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为水文地质调查宏观部署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地下水资源支撑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10个省份依次是山西、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宁夏、贵州、陕西和辽宁;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低的5个省份是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和上海;从区域来说,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是黄淮海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与银川河套平原区、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及贵州省,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最低。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宏观部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地下水是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顺利开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基坑工程开挖处于"干"状态,减小因地下水的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施工中通常在基坑外围和基底施作竖直和水平止水帷幕,以达到止水目的。针对深基坑工程通常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简称C-S双液浆)作为注浆材料,用地质钻机垂直钻孔,袖阀管后退式分段注浆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深基坑工程桩外和基底止水问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下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是有明显差异的.对地下水资源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定量评价,不仅可以直观地测度地下水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为水文地质调查宏观部署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地下水资源支撑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10个省份依次是山西、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宁夏、贵州、陕西和辽宁;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低的5个省份是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和上海;从区域来说,地下水资源支撑度最高的是黄淮海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与银川河套平原区、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及贵州省,其次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最低.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宏观部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资源科学》2004,26(6):104-110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且地下水资源的状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也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地下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地下水环境已经成为了当前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首要工作。本文主要是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功能特征与功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华北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以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为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地下水功能的基本理念及其评价关键技术,包括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成果区划应用分析方法,将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统一在水循环系统中科学评价,以达到充分发挥地下水主要功能的综合效益最佳的目标。最后,以华北滹沱河流域作为示范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划分以资源功能为主或以地质环境功能保护为主的适宜区域,这为调控区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之间矛盾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