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场同步报道”:让听众身临其境 新闻现场有着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加上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同步性,所以,记在新闻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以及生动的现场音响采访,更能体现广播“音响”的自然性、传真性,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在现场同步报道中,也更能将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以比其它媒体更快的速度满足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要求。我们的广播新闻,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现场同步报道形式,以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让听众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2.
音响报道是彰显广播新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为报道增添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还让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用音响去感动听众,这比记者用大量的文字描述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以白山电台获吉林省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的录音通讯《“山里红”红在山里》为例,从不同方面论述广播音响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戚翔 《视听界》2014,(3):118-119
广播是听的艺术,音响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展现广播特色的重要手段。有别于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当以音响取胜。在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泰州台采制的短消息《半小时生死营救九名船民安全脱险》以音响真实、鲜活、生动,作品震撼力、表现力强,从众多报送作品中脱颖而出。让典型的音响呈现,让鲜活的音响说话,离不开对声音元素的精心选择和巧妙运用。学习取舍,工于裁剪,就能实现广播事件性报道以声传情、  相似文献   

4.
一、“现场同步报道”:让听众身临其境 新闻现场有着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加上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同步性,所以,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以及生动的现场音响采访,更能体现广播“音响”的自然性、传真性.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在现场同步报道中.也更能将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以比其它媒体更快的速度满足人们获得最瓶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3月21日《中华新闻报》和4月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均报道了“第五媒体”开通,报道中称数据广播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阅后,笔者颇有疑问,何也? 据周小普著的《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6.
广播新闻的音响报道分为录音报道和直播报道,其中录音报道是广播媒体平时用得最多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分为录音新闻(消息)、录音通讯(专稿)、录音专访、录音特写、录音连续(系列)报道等."录音报道是记者将实况音响采录后,加上文字解说制作而成的广播新闻报道,它是所有采用录音方式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体裁的总称."①在广播录音报道中,各种实况音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元素,充分利用好能体现新闻价值的实况音响,是广播记者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为此,笔者将从音响采集的现场性、音响选择的典型性和音响合成的逻辑性三个层面,对广播录音报道中利用实况音响的重要性作一番新探.  相似文献   

7.
杨涛 《视听纵横》2005,(5):109-109
广播电台记与报纸字记的最大区别在于广播记可以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广播报道的一大优势。广播记出自己的声音,现场感强,有自己的声音魅力和个性特色,它比播音员播报更能体现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可听性,更具感染力。广播记必须善于用自己的口述和音响把听众带入现场。  相似文献   

8.
音响使广播报道具备了印刷媒体不可比拟的真实性、现场感,使报道听起来真实可信,更富有感染力。可以说,广播音响是广播节目的重要元素,是广播报道的神来之笔。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适合用音响报道来体现。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对那些不适合用音响却硬加进去的音响,我们称之为“无效音响”。音响报道切忌程式化。大千世界的声音可谓是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和迥异性。但有不少新闻报道加入许多公式化、没个性的音响。比如工业报道离不开机器的轰鸣,农业报道离不开耕牛的长哞,公安报道离不开尖利的警笛等等。也许有的人认为这些音响很…  相似文献   

9.
听,是广播的特点,也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本质属性。那么,什么最能体现广播这一特点呢?是音响。音响体现了广播的本质属性,广播精品常常产生于带有典型音响的录音报道中。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认识事物方面,视觉往往比听觉更胜一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还有“百看不如一听”的时候。作为一名广播记,重视广播音响的运用,充分发挥广播音响的优势,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体记的技能,也是最能“出彩”的本领。音响,对广播来说是最具个性的一种元素,在广播节目中,它有着十分显的位置,音响可以增强广播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使广播节目更具现场感和感染力,甚至还可以表现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98抗洪报道中,广播记者注意发挥特色优势采录了大量的音响新闻,使新闻更具冲击力,在运用音响上’98抗洪新闻有许多可称道之处。———主题鲜明,选材精巧。获广播新闻一等奖的录音报道《朱镕基总理会见造林模范马永顺》(黑龙江台),反映朱镕基总理到黑龙江察看灾情、慰问军民时,专门与全国造林模范马永顺见面的情况。记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穿插采用了总理和劳模的三段对话,叙述与音响都以一个主题思想———植树串联,使通篇报道成为浑然一体。第二段音响结束前,总理叫了两声“马老”。马永顺接着说:“周总理管我叫小马…  相似文献   

12.
薛建蓉 《新闻界》2005,(3):129-129
在所有传媒中,只有广播是通过听觉而达到传播目的的。在听的过程中。听众唯一能感觉到和广播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声音,而声音则是由各种各样的音响组成。可以说音响有着胜过语言的长处,主要在于它比语言的叙述描写更具直感性、生动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传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广播专家巴宾科在谈录音报道时说:“录音报道是录音记者运用广播手段重现某一或某些事件的一种音响画图。”“每一篇录音报道,都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明确的目的和教育意义。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就初步考虑到在这个录音报道中选用几个什么样的录音场面,能帮助这个录音报道充分表达出它的主题思想。”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最富有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一般文字新闻更富有真实感.更有生活气息.其“声情并茂”是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录音报道中的现场音响如果使用得当.不仅可以为新闻报道增色.而且还能为其增趣。  相似文献   

15.
郑士炎 《声屏世界》2009,(12):32-33
典型音响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最具表现力,丰富多彩的声音资源带来的强烈震撼力和巨大感染力是文字报道所无法比拟的。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中,先后推出《纪念宁波解放60周年》《红色记忆闪光片刻》《追寻声音的记忆》等系列特别报道,充分运用历史音响,使得听众在收听报道时容易获得事物特定的声音形象,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真实感和有效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录音报道中,背景音响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广播类新闻节目中,背景音响的有效运用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效应。笔者是从事广播新闻的基层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重点分析了广播新闻一类的录音报道中运用背景音响的重要作用,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金凤 《记者摇篮》2012,(11):52-53
一、广播新闻中音响的作用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所特有的报道形式,它是将客观新闻事实的音响,经过选择录制而成的报道,所以说音响对于突出广播特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烘托深化主题在广播新闻中,我们常常用音响提示主题思想,阐明报道的中心内容,或者用音响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  相似文献   

18.
录音报道作为最具广播特色的形式,始终受到各级电台的重视。搞好录音报道也成为当好一名合格广播记者的必修课和看家本领。录音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报道中有音响。长期以来,对录音报道中音响的要求和作用,一般认为是真实、自然、有现场感,有感染力,能有效提高报道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9.
史静 《大观周刊》2011,(34):14-14,6
在当今信息媒体多样化的趋势下,广播消息如何吸引听众?如何唤起听众共鸣?实践证明,在广播新闻中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音响,发挥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能让听众身临其境,进而赢得听众。下面就结合本人采写的获得山西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一诺千金》谈谈广播消息写作中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广播音响的形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是广播的特点,也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本质属性。那么,什么能体现广播这一特点呢?是音响。音响体现了广播的本质属性,广播精品常常产生于带有典型的录音报道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声音”。丰富的音响,特别是现场音响,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新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真实性强、时效性快、可听性广、感染力深,新闻节目只有抓住音响的特点,才能使广播的特色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