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表演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旁支,其是音乐作品与音乐欣赏之间的一个媒介,只有表演者或者演奏者在遵守原作品的所处的时代、风格及其体裁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个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经过反复磨合,才能把音乐作品的美表现出来。本文以音乐表演美学的三大原则即真实性与创造性统一、历史与时代性统一、技术性与表现力相统一的原则对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表演设计方面分析黄自艺术歌曲《思乡》中的音乐表演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魏、蜀、吴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混战,使各族人民的音乐文化不断融合起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期间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乐人和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这一时期杰出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他的论文《声无哀乐论》阐述了一些根本的音乐美学问题,讨论了音乐与生活、与哀乐、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介绍嵇康本人、《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声无哀乐论》中存在的理论矛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在构建新的音乐美学体系的同时,也为音乐作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见解,本文将通过几种美学观点进一步分享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之一《书法与琴韵》的演奏要领、作品原作的理解等几个方面,旨在于将现代美学与表演艺术相结合,从学习者的角度将乐曲演奏更大限度的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感,从而使这首作品焕发出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中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色,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音乐美学即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与音乐内在的规律性,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及音乐评论等都有密切的联系。《音乐审美与音乐文化》一书从哲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广义社会学角度及音乐作品自身美学特性角度进行富有建树的分析与判  相似文献   

5.
乔治·格什温是近现代音乐时期美国最为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音乐剧和歌舞表演,是百老汇舞台和好莱坞的名作曲家。他的音乐属于典型的现代爵士音乐,但同时他的音乐也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所以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很深的音乐美学研究价值。本文,笔者将以美学的视角对格什温《三首前奏曲》的音乐创作进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曲作家、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国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留下的音乐作品,极大的推动了当时我国音乐发展进程。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是最能代表他创作水平的题材,《思乡》作为其中一首经典之作很好的体现了黄自先生的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演唱实践,从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伴奏艺术性、作品美学特征等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思乡》演唱把握,以此作一粗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美学视角下,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在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两者存在下而创作,交响诗也不例外。著名交响诗《芬兰颂》,其音乐性内容基本情绪、风格体系、精神特征和非音乐性内容绘画性、文学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表演"是音乐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在第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的第二度创造,即对音乐作品的再加工过程。而"投情"作为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支配着表演者的内心情感,是一种将作品情感基调与作品创作分析融合表演过程,属于表演心理学范畴。本文试图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断桥遗梦》钢琴伴奏,运用音乐美学相关理论,尝试分析艺术...  相似文献   

9.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  相似文献   

10.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本立足于统治者的立场,总体上由两条互补的基线构成,一是由孔子的音乐“事君”思想被提高和普遍化为“乐与政通”的政治型音乐美学形式模式;二是“事父…  相似文献   

11.
不同风格音乐大师的音乐演奏方式、音乐理解、创作宗旨都不同,钢琴伴奏艺术的特点及优点也色彩纷呈、独具一格。舒伯特的《冬之旅》、舒曼《诗人之恋》、勃拉姆斯《四首严肃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通过和弦、调式等方面的变化,营造出了更加符合音乐作品情境的音乐氛围,形成能够吸引听众身心的艺术特点与优点,为整个音乐作品增添了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中,有一个比例像诗一样美妙,它就是“黄金分割”.艺术家们在绘画中应用“黄金分割构图法”,使画面给人以自然、舒适、妙不可言的感觉.除了构图艺术中的应用,黄金分割还广泛应用于美学、音乐、建筑、生物学、生产生活等各种各样的领域,蕴含着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近年来,各地中考与高考中也不断融入黄金分割相关试题,回应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音乐文化中,音乐美学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而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探讨也变得尤为重要,顺应现代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向。基于音乐美学视角,加强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可以发挥出艺术作品的魅力,并加强音乐作品存在方式--感象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等层次之间的融合度,将其渗透到音乐作品的方方面面,进而满足音乐美学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以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为论点,旨在提高音乐美学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乐记》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美学集大成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乐记》继承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论述其音乐美学思想的。这主要体现在"乐"的真正欣赏者、创作者均是"君子"而非"众庶",而"礼乐"作为《乐记》的中心思想,也是从统治者利用"礼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方面论述"乐"的,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乐记》中严格的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一首能够被称作为艺术品的音乐作品它必定是按照"美的规律"被创造出来的,能够经得住各种意识形态论跟鉴赏论对它的推敲,也一定能够体现音乐美学的特征和功能。本文试通过对艺术歌曲《铁蹄下的歌女》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文艺理论在音乐艺术品中的体现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草原放牧》、认识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3、初步认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嵇康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自律论"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功能等诸多问题。《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不但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代音乐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摇篮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母爱的重要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北的《摇篮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在创作目的、结构曲式、节拍节奏以及音乐情感方面的差异,来具体阐释不同文化氛围下,中外音乐在创作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来进一步拓展我国音乐作品创作的思路和灵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相当丰富的。诸子们关于“乐”的争鸣构成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史的重要篇章,而《吕氏春秋》中的乐论则可以视作这场争论的一个“折衷”“调和”或总结。李泽厚、刘纲纪合著的《中国美学史》指出:“先秦美学以《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而告终结,成为向汉代美学过渡的桥梁。”这在音乐美学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二泉映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后经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以其多声性而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作者从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本体出发,论证其在曲式、旋法和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引伸出有关演奏法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探讨,试图全面解读《二泉映月》的音乐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