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德尔松是一名音乐界颇具成就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浪漫主义歌曲创作盛行的年代。这一时期人们都在追求一些更胜一筹的歌曲创作,这个时期的人们也是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的时代。门德尔松的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是他利用有限的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而在门德尔松的一生所发表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中,令人受益最深的是他人生后期中所创作出来的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了使得后人可以对这名优秀的作曲家有更多的了解,本文针对"探析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技法"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织体和演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奏者可以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对曲式结构、节奏、演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的研究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其他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分析了小提琴对二胡演奏技法的影响。首先,本文对比了小提琴与二胡这两种乐器的异同,从而深入对两种乐器演奏技法进行对比。而后,介绍了小提琴对二胡演奏技法改革的影响,主要以刘天华的国乐改革为背景,来深入阐述二胡对小提琴演奏技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的独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奏曲至今受到广泛欢迎,与小提琴的独奏魅力是息息相关的。西贝柳斯的这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独奏的特点,因此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分析了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独奏艺术。  相似文献   

5.
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要表现出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因而需要有重点有节制地运用滑指、科学地应用弓毛与琴弦的接触点、对古筝演奏技法也要借鉴等,在这些方面作出一定实验研究,以更能表现出该曲的情绪和激情,进而更好地突出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6.
小提琴家在演奏每一部作品时,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身临其境,陶醉于其中的感觉,使人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升华,小提琴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好的音色是小提琴演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掌握小提琴演奏技法是每个人小提琴演奏者最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下面谈谈我对拉好小提琴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7.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从对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入手,从音乐的旋律性,各声部线条的层次感,演奏的节奏与速度,音乐要素的内涵四个部分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肖楠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85-87
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后人将其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及贝多芬的创作,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塞茨的五首学生小提琴协奏曲,尽管程度不同,但都融进了小提琴演奏的各种由浅入深的演奏技法,我们只要稍稍注意,就可发现塞茨的五首学生协奏曲其曲式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在所有的第一乐章中都是由富有昂扬精神的中庸的快板开始,鲜明而富有活力的主部连接稍有炫技性的副部之后,转入平静的、爱恋的、抒情委婉的中段,优美的旋律跌宕起伏,把乐曲渐渐引向热情的快板,直至推向乐章的终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音乐欣赏爱好者,我最喜欢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和小夜曲等名曲。我曾喜欢海菲兹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他的精湛技巧,使乐曲流畅生辉,华丽而多彩。我曾喜欢胡伯曼以剑客般的老练,把节奏感和层次感极强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实际上是小提琴协奏曲)拉得出神入化,令人难忘。我曾喜欢俞丽娜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以丰富的感情,细腻的处理,使之达到完美的艺术高  相似文献   

11.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经典的民间爱情故事为音乐素材,不仅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小提琴表现形式中,还进一步实现了与协奏曲的完美融合,创作出了带有浓厚艺术氛围和丰富情感的中西方音乐融合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当中运用最多的技巧手法是滑音,滑音技巧不但是一种技术性手法,更是小提琴音乐的展现手法,《梁祝》中滑音的大量运用是作品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的精彩独到之处,也是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实际演奏等方法,分别从创作、曲式结构、旋律情节、滑音在各个主题中的运用分析几个方面来研究,旨在通过对《梁祝》中滑音的运用来分析归纳出滑音技巧在音乐作品中的魅力及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亚·格拉祖诺夫和彼·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进行研究以便找寻他们作品的风格和结构特点,对音乐的音调变化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演奏家对作品的诠释。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与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们了解这两大小提琴协奏曲的特点与风格,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古典音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作曲家,被公认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炫技大师。在小提琴演奏中,他将左右手技法发挥到了极致,对近现代小提琴的演奏形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炫技演奏的主要状态,进而探讨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中炫技风格表现。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俄罗斯作曲家,他的创作以辉煌灿烂的风格,技巧富于魅力和娴熟的技巧见长。《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写于1904年,题赠是呈献给当时执教于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大师奥尔教授。本文结合作曲家创作背景以及笔者演奏时的体会,对第一乐章的演奏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将作品的演奏与作曲家的创作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写了很多的作品,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有《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三部。巴赫最受欢迎、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是《E大调第二协奏曲》,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对于巴赫在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创作手法研究,以《E大调第二协奏曲》为例最为适合,该曲子可以淋淋尽致将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小提琴的持弓、运弓和发音虽是小提琴演奏的常规技法,但历史上曾出现独尊一家的偏颇。本文从现实演奏实践和教学实际出发,以实用为原则,分别阐述了持弓运弓和发音的技法和掌握这些技法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8.
熊云  王震 《华章》2011,(35)
胡梅尔《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古典小号作品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最为流行的一首,是小号为数不多的古典经典作品之一.本文将研究胡梅尔《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的演奏技法,结合演奏实践,对吐音、颤音、装饰音等一系列技巧进行归纳,并对这些技巧在这首协奏曲的运用作分析,以探讨其中演奏基本要素和音乐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听帕格尼尼小提琴第一、第二协奏曲,深为演奏大师高超的演奏技巧所折服。我欣赏盛中国的“新疆之春”。我也想听俞丽拿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协奏曲,那时而激昂、时而悲戚、时而奋进的旋律令人入迷。但我更喜欢昕的还是我那未满6周岁儿子演奏的《霍曼》小提琴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分析了第一乐章基本的结构及演奏技法、作品的艺术意境以及做为弗兰克唯一的小提琴作品《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