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淼 《华章》2013,(19)
在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呈现了空前的强盛和多元化的特点,在音乐领域里,具体的表现是音乐思想、音乐体裁、音乐门类等兴盛和快速发展,此时唐代的民歌得到繁荣发展,具有民歌元素的唐代曲子也相继产生并发展壮大。有关于唐代曲子与唐代民歌的关系史学家们各持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先分析了各大史学家对唐代曲子和民歌关系的研究,提取比较实际和中肯的意见,然后对唐代曲子和民歌的具体含义和个体音乐特点进行陈述和综合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他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范围的界定,以此得出唐代曲子是民歌的一个下属音乐形式,产生于民歌之中,在后期的发展中比较迅速,从而在规模上可以和唐代民间民歌相媲美。而后对这种子属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推敲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许多国家都有运用民歌元素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东亚各国的民歌同属东方音乐,又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选取由中国、日本、韩国三首著名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分析,理解东亚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形式特征与差异,找寻具有东方特点的音乐语汇,论证东亚钢琴音乐中“民歌元素”的种类对世界钢琴音乐领域的填充和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3.
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二十一世纪伊始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民歌是非物质遗产中最重要部分,作为汉族民间音乐中的安徽当涂民歌以其历史悠久、体裁多样、地方特色鲜明,蕴涵着丰富的音乐和文化思想资源,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根据当下当涂民歌存在特点,将其划分为活态民歌、文本民歌、数字民歌三种存在方式,并论述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蒙古族民歌与不同音乐体裁和创作方式的逐步结合,孕育、产生了以蒙古族民歌为题材、具有蒙古音乐风格的器乐曲。蒙古族民歌的器乐化发展,既保持了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普遍的表现形式,又融合了当今中西音乐的多种创作技法,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将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发展依赖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主义精神。我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要想传承发扬音乐文化乃至其他传统文化,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音乐教学。音乐教育是促进传统文化传递的重要路径,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歌进课堂,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民歌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的实践。从感、歌、创等方面优化民歌教学效果,加强民歌教学实践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传承与发扬。大单元教学兼具整合性和探索性,是以发展概念性理解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大单元视域下的民歌教学,通过梳理学习内容,明晰单元框架;剖析音乐特点,确定单元结构;围绕单元目标,创设学习策略,让学生对民歌有整体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7.
山西民歌是山西地方所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山西民歌出现日益衰退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越来越强烈了,时代发展了,民族文化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各种优秀的音乐是发展民族音乐的舞台,我们应该跳出封闭的形式,汲取文化的优点,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本文就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阐述蒙古族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族音乐的独有风格——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分类及结构。通过对蒙古族民歌概念的剖析,对蒙古族民歌所面临的问题,将蒙古族民歌的日渐消零与通俗音乐的日渐昌盛相对比,疾呼“让民歌走自己的路”。保护纯正的、原始的民歌不仅是民心所向、形势所趋,也是保证由民歌这个文化现象而引发的其他各种音乐研究的并存。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积淀,给我们研究历史和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就有关民歌研究的价值做以阐述,进一步提出保护民歌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琦  孙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225-225,227
中国钢琴民歌改编曲是钢琴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完美结合,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中国固有民歌的民族意蕴,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深厚内涵。在文试图对改编曲从发展现状、民族特色、艺术创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充分展示民歌改编曲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歌是一种独特的音乐类型,是一种具有区域独立性的文化形式。民歌的产生与相互吸收,隐含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区域环境。当代民歌面临着三种二律背反现象,即民歌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民歌音乐发展价值取向与国际音乐发展价值取向、发挥地区特色与使地域民歌社会化和现代化三种矛盾。  相似文献   

12.
青海撒拉族民歌和回族民歌种类繁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音乐形态及演唱风格。对两个民族民歌共性与个性的比较研究,对于继承民族音乐传统,挖掘宝贵的民族音乐资源,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民族音乐体裁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写照。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不是个人的创作。近年来 ,许多音乐爱好者甚至音乐工作者对民歌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 ,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具有民族风味的和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就是民歌。判断一首歌曲是不是民歌 ,关键是要看这首歌曲是不是符合民歌的 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锣鼓草歌为例对川北民歌的特点、现状进行了研究,针对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保护川北民歌,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并对传承与保护川北民歌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民歌和戏曲呈衰微之势,遭遇备受冷落的尴尬境地,深受广大青年喜爱和追捧的流行歌曲与传统音乐具有天然的相通因素,传统民歌、戏曲完全可以借势于流行歌曲获得新的活力,从而得以扩大受众、多渠道传承;传统戏曲和民歌“艺术化”既可为高校音乐丰富教学和实践曲目,也能使一些地方戏曲民歌提升艺术品位。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发展中守望,持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助力传统音乐展现新的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16.
山东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音乐的发展源远流长,民歌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充分表现了山东人的性格特征。反言之,山东的丰富资源、地域文化及性格特征又影响着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山东民歌中的方言与演唱风格,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宇瀚 《文教资料》2010,(29):109-110
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奇葩之一。它的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文章对陕北民歌的题材样式、音乐形态、歌词内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进一步加深对陕北民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中民歌占有主导地位。民歌又可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大类。蒙古族是个音乐的民族,辽阔的蒙古草原是音乐的海洋,其民族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蒙古族音乐包括民歌、民族器乐、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等四大类,其中民歌占有主导地位。"潮尔"——蒙古族特定的乐器或演唱形式,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多声部民歌音乐形式。本文以潮尔音道《珍贵的诃子》为例,浅析蒙古族多声部民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针对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共性进行分析,结合当下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为根据,从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的功能性、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的多元素性、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无文字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1,(6):11-14
音乐口述史的蓬勃发展为凤阳民歌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此,首先介绍了音乐口述史的概念与方法,继而以凤阳民歌老艺人、媒体从业人员、政府工作人员、高校教师为采访对象,从音乐口述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凤阳民歌的艺术特征,并总结了凤阳民歌的发展问题,包括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音乐创新存在不足、传承方式单一守旧、目标受众持续减少,最后提出了凤阳民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