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敦煌舞作为古代舞蹈与西域舞蹈的集大成者,将细腻的中原舞蹈和中亚、西亚舞蹈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敦煌舞。敦煌舞是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靓丽景色,不仅凸显了我国古典舞蹈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体现了西域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可见,敦煌舞是集多民族文化于一体而创作出来的舞蹈形式,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十个朝代的舞蹈文化发展,还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印度舞、波斯舞等风格。这些融合为一体的优美舞姿,全部的集聚到了敦煌舞身上,进行广泛的容纳与吸收。本文通过对敦煌舞的本质内涵及价值影响进行深入的解析,对敦煌舞的艺术特色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敦煌舞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舞蹈派别,因其别样的艺术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审美特色而深受舞蹈表演者及教学者的热爱。敦煌舞作为一种特殊的再生性舞蹈,它的形成和发展虽历经波折,但为世人呈现出了璀璨的古典舞蹈文化。在本文中主要对敦煌舞流派的形成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敦煌舞艺术的二度创作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3.
舞蹈的基本功在敦煌舞训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属于舞蹈功能性训练,敦煌舞的训练是舞蹈风格的训练;同时,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属于舞蹈基础性训练,而敦煌舞的训练也是属于舞蹈表演性的训练。两者之间既是"功能性"与"风格性"的关系,也是"基础性"与"表演性"的关系。只有具备了非常过硬的基本功训练基础,才能更好地展现敦煌舞的风格。在敦煌舞的表演中,想要完成一个好的风格表演,必须以基本技术为基础,使"基础性"与"表演性"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了敦煌壁画中静的眼神是如何变为敦煌舞蹈中动的眼神,敦煌舞眼神是如何产生、确立,敦煌舞眼神的训练体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眼神如何传达敦煌舞之"神",以及敦煌舞眼神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舞蹈眼神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敦煌舞的不断艺术发展,将敦煌舞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也颇为丰富,分别从敦煌舞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审美内涵、教学开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是颇为零散和琐碎的,对自成一系的敦煌舞蹈来说这些研究尚不能全面覆盖敦煌舞的艺术研究,也难成体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相关敦煌舞的学术研究内容进行评述,以期促进我国敦煌舞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甘肃歌舞剧院创作的《丝路花雨》开辟了敦煌舞创作的先河,也第一次将敦煌舞这种独具风格的舞蹈形式带到了世人面前,让观众认识和熟知了我国的敦煌舞蹈。此后,也激发和鼓励了更多的舞蹈家们参与到对敦煌舞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中来。现今,敦煌舞无论在表演,还是教学方面都逐步的完善,形成了自身的机制和流派,具备了其他舞蹈形式难以超越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凝聚了整个敦煌文化艺术最精华的部分.一座座沉睡千年的石窟里,那千姿百态的“菩萨”“仙人”不仅仅是宗教艺术的遗存,也为我们刻画各个时代的舞蹈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舞蹈形象资料.本文试通过对敦煌舞剧目《反弹琵琶品》的表演实践,以演员创造角色过程的视角,分三个层次分析、总结其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对于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说,敦煌舞是一种历史气息非常浓郁的舞蹈,具有很高的中国古文化艺术价值。敦煌舞并不是早就存在的舞蹈形式,而是属于一种新出现、时间并不长的舞蹈样式,它诞生在1979年,敦煌舞使得敦煌壁画之中的舞蹈生动形象的出现在观众眼前,被世界所认知。这种舞蹈最为直接的创作来源就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面的,数目众多的古代舞蹈姿态,由现代的舞蹈艺术家通过敦煌壁画的研究和灵感启发,创作出来了这一个新的舞蹈形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众多,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艺术特色。其中,"甩发舞"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以专属女性舞蹈而著称。在我国,高山族和佤族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民间都有此类的舞蹈表演,二者在艺术特色上有很多鲜明的相通之处,也存在很多的异同。本文将从"甩发舞"的艺术起源谈起,对二者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舞蹈的本体特质与人类的关系,在5000年文明中孕育的中国舞蹈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敦煌舞蹈具有的审美特征和舞蹈语汇以及它的出现对中国古典舞蹈语汇所产生的影响.舞蹈艺术的发展符合其自身的规律性,作为舞者的我们应关注"历时性"文献追溯与"共时性"考察的密切结合,相互印证;发扬"以人传舞"与"以事传人"的辨证性,以利于舞史研究的信度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11.
李婷婷 《甘肃教育》2014,(19):98-98
正舞蹈技巧,是舞蹈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敦煌舞中,技巧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技巧赋予敦煌舞更强有力的审美冲击。如何合理运用技巧,是敦煌舞创作中重要的设计环节。一、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表达情感舞蹈,是以传情达意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舞蹈表达不同的情感。而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艺术,既要表达现实情感又要对现实形态予以升华,而舞蹈技巧就成为情感升华的特殊手段。如,第三届  相似文献   

12.
钱征 《池州师专学报》2010,(5):61-67,80
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发现110周年之际,笔者着眼于长江之南的九华山与丝绸之路的敦煌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考证了[天仙子]留住九华云一片、[捣练子]原是傩戏《孟姜女》的片断、傩舞《舞回回》竟然是《西凉伎》的孑遗、敦煌也有《目连救母幽冥宝传》、敦煌壁画中的地藏菩萨、流落海外的地藏绘画品等文化现象,研究了敦煌与九华山的文明互动,初探了敦煌与九华山之间的文化因缘。  相似文献   

13.
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童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并先后出现了翻领、圆领、袒右肩等舞服服制。长袖舞在敦煌的传承与留居敦煌的吐蕃遗民密切相关,其图像演变依托于各类壁画题材图像模式的发展,集中展现了汉藏文化在宗教思想、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卢明 《学周刊C版》2023,(1):157-159
敦煌舞蹈属于一种肢体语言艺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备极高的体育价值。学生可以在训练敦煌舞蹈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体质,形成良好的形体姿态。基于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把敦煌舞科学、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为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真正提升高中体育课堂快乐教学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随即结合敦煌舞中蕴含的体育教育价值,详细地研究了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敦煌舞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敦煌舞     
<正>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那些凝固在石窟壁面上的各个时代的舞蹈形象,成为十分罕见、珍贵的舞蹈史料。舞蹈工作者对包括敦煌壁画在内的莫高石窟艺术进行系统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创造性地"复活"了壁画上"扬眉动"、"弹指移项"、"扭胯蹶臂"、"腾踏旋转"的动人姿态。这些来源于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画的艺术形象手姿丰富,纤细  相似文献   

16.
"甩发舞"是我国少数民族遗存舞蹈,主要是佤族和高山族女性的舞蹈形式.居住在云南境内的佤族,其风俗与台湾的高山族近似,因而这种舞蹈形式在这两个民族间最具代表性.本文就"甩发舞"的艺术特征和舞蹈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在将来的表演和教学中对这种舞蹈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采茶舞是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形式,尤其是赣南采茶舞最具代表性。想要在舞蹈表演和教学中对这种舞蹈形式产生全面的认识,必须要对其风格特点和艺术特征产生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对这种民间舞蹈产生深刻认识。因而,在本文研究中对赣南采茶舞的风格性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表演特征、审美特征入手,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敦煌舞蹈源于壁画,换言之,敦煌壁画是敦煌舞蹈的母体。从横向看,敦煌壁画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和医学等诸多学科,受到时代、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壁画内容、造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丰富的壁画形态给予敦煌舞特殊的多弯多曲动作特点,不同的舞姿造型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文化积淀,也是各个民族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从纵向看,敦煌壁画始终沿着历史这条主线在传承,它的发展具有统一性。而作为一门舞蹈艺术,中国古典舞的流派之一,在流派体系的层面敦煌舞无论在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走势及整体韵律上都是具有统一风格、统一内涵的舞蹈种类,它的传承和发展又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敦煌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1-12日举行。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以及国内各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30位学者进行了发言,展示了近年来敦煌乐舞研究的新成果,其中对敦煌乐谱的深入研究,体现了新方法与新思路。对敦煌乐器的研究涉及鼓、琵琶、葫芦琴等乐器。对敦煌舞蹈的研究涉及印度舞蹈、龟兹舞蹈以及中国石窟的舞蹈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学者结合舞蹈创作与教学,深入探讨了舞蹈训练、男子伎乐形象塑造等问题。还有的学者从神经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以敦煌乐舞进行精神治疗的问题。敦煌研究院赵声良、卢秀文、沙武田、杨森、陈雪静等五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其中四名学者发言,涉及敦煌乐舞图像与乐舞史研究、敦煌乐舞与服饰、敦煌壁画舞蹈与长安风气、敦煌壁画琵琶图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舞蹈道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定义是"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乐器和长绸两种类型,并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及在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