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小学没有专门的哲学教材,但是其哲学教育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中。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对真理和信仰的理智追求、自律性和责任感;培养其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可以说,法国小学的哲学教育不是为了造就哲学家,而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法国公民。让小学生学习哲学,乍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实际上,如果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运用通俗的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  相似文献   

2.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中,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最为著名的政治口号。二百年来,西方资产阶级高擎着这三面反封建的大旗,扫除旧制度的羁绊,开辟新时代的坦途。同时,资产阶级也将其作为新的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思想工具而任意滥用。从理论上讲,“自由、平等、博爱”是近、现代西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皮埃尔·勒鲁在他的名著《论平等》中指出:“自由、平等、博爱”是“真理和生命的最妙的表达形式”,“是一个完整的学说”。在“自由、平等、博爱”的三位一体的学说中,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注明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示证和启迪。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实质性的内涵和意义,并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复活""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4.
法国大国外交政策的产生植根于法兰西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法国不仅以自己有丰富的文化背景而骄傲,更把将这种文化传播到海外作为自己的天职所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普世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到了19世纪转变成了传教文明的使命——对非洲的资本主义入侵和统治.即便是在非殖民化以后,法国为保持自己的影响力,仍旧通过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成为法国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也给世界各国人民树立了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的一个典范,但是法国大革命又带来了沉重的惨祸,杀人流血事件层出不穷,这又使世界各国人民担惊受怕。在中国,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关于法国大革命与自由的争论,它们争论的焦.董在于中国能否进行革命实现自由。这场争论使人们看到了出发点不同导致了思考问题的思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18世纪,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大旗,对人们进行思想启蒙,"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使教育有了"普及和世俗"的倾向.同时,欧洲的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国家的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头脑,人的行为要为所属的民族国家负责,这又使教育有了"民族和国家"的意识.以上这些都对18世纪的法国国民教育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国民教育事业在法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出国与就业》2008,(8):24-27
生活在法国,人们都为这个国家给予百姓正当的疾病医疗保险感到高兴。这一保险制度便是人们习惯称作的"Sécu"。法国人一向对自己的社保制度十分骄傲,它在全球且享有盛誉,因为它体现了一个源自基督教的慈悲心怀,后经法国大革命博爱精神升华而凝成的社会互助理念。历史上的"百科全书派"人士和哲学家孟德斯鸠从思想上给予了它精神内涵,遂成为当今的互助价值观。在法兰西,国家有责任让每个国民有生活物质保障,有吃、有穿、  相似文献   

8.
FLE教学(fran ais langueétrangère)意为"法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国FLE教学实践历史悠久、理论研究更居前沿。本文通过对法国文献资料分析、归纳与整理,对法国FLE教学及教学法发展历程进行综述,旨在向我国法语教学实践者推介在法国已发展成熟而在我国尚待推广的FLE概念与理论,为改变我国法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和实践的盲目性、推进我国法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的《序曲》(1805年版)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贯穿着他对"自由"问题的思考。革命之前,他坚信"人生而自由",认为应该高举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旗帜,废除一切暴政,最终为人类求得自由。而这一思想在目睹大革命的惨烈之后则渐趋温和,他认为自由的实现必须由理智保证,否则就会衍生专制与暴力。追溯华兹华斯"自由"观念演变之源流不难发现,他早期的自由观深受卢梭与博皮(Beaupuy)的影响,而后期的思想裂变则明显带有戈德温的理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三色》系列将自由、平等、博爱化入个体生存领域。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进而对自由、平等和博爱进行了一次置换。《蓝》讲述自由之路的终点是平等。《白》则嘲讽平等的不可能,只能靠博爱来弥和。《红》追问博爱的可能性,进而如何在爱中获得自由。三部曲首尾相贯最终形成一种意义的循环。由此,一方面通过置换,由自由获得平等,由平等认识博爱,由博爱追问自由。另一方面随置换所产生的生存裂缝突显出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些意识形态理念的非全性质。  相似文献   

11.
法国数学教材中的"不等式、序与运算":文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版法国中学数学教材Math第4册为初三年级教材,第6章为"不等式、序与运算"[1].这里的"不等式"(inégalités)极少涉及未知数以及不等式求解,与含未知数的不等式(inéquations)不同.  相似文献   

12.
骚乱的主要群体是穆斯林移民,共同的宗教和种族成为相互认同的旗帜移民就业困难、爱到歧视、贫富差距悬殊等矛盾激化,是骚乱的根本原因骚乱给欧洲带来警示,靠部署更多的防暴警察,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最近,因两名非裔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而触电身亡引发的骚乱,已经由巴黎北郊向法国其他城市蔓延。这种大规模的骚乱发生在以“自由、平等、博爱”而著称的“移民天堂”——法国,确实令世人感到惊讶。骚乱  相似文献   

13.
从1980年起,武汉大学数学系与法国合办了一个试验班,由法方派教师任教,采用法国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试图借此汲取有益的经验,改革我国的数学教育。三年来,我们采用了 J.Dix-mier《数学教程》、卷Ⅰ、Ⅱ(Cours de mathéma-tiques;première année,deuxciéme année)。这部《教程》适用于法国大学第一阶段、大学预备班(均为两年制,相当我国大学一、二年级)学习数学、物理以及其它需要较多数学知识的各理工科专业。  相似文献   

14.
“自由、平等、博爱”(La liberte,L'e Galite‘La fraternite)是在近代初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首先具体形成和提出的一个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本文想就其由来、理论渊源、实质及其历史作用作一些历史的考察。一、“自由、平等、博爱”门号的由来“自山、平等、博爱”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古代社会基本上依靠强迫劳动作为生产的支柱;中世纪社会的劳动,停滞在一种特殊形态下,并非生产一般交换价值的劳动。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才逐渐出现了象近代的  相似文献   

15.
<正>平时一直喜欢读些杂书,高三时读过一篇关于"中山装"来历的文章,说是孙中山为推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三民主义,派人专门设计了"中山装"。这"中山装"的含义和思想似乎十分深刻,浑身上下都有说道。其中前襟外面的四个口袋,分别表示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学说中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前襟内侧口袋,表示监察权,以彰显人民行使监督权的  相似文献   

16.
法国大革命突出表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并在这些思想引导下,法国资产阶级和法国人民一次次将革命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7.
以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革命使法兰西民族骄傲了几个世纪的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鼎盛阶段,它把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人类历史的凯旋门上。他们三人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文艺家。在其戏剧理论中,热情地宣传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现了“理性”法则,但这些法则在各自的阐述中常常貌离神合,殊途同归,表现得非常复杂。本文旨在求同察异、辨析幽微,试图从他们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勾勒出法国启蒙戏剧理论中“理性主义”的轮廓。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的自由博爱思想在小说《群芳亭》中性格和灵魂残缺的男性身上得到了演绎和诠释。女性主义在性别对峙基础上提出的对一元化自由的追求和绝对的平等是与赛珍珠自由博爱以及异质文化交流的思想相违背的。两性的自由和平等是绝对的全人类的自由和相对的两性间的平等。赛珍珠的作品不仅为东西方异质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而且对我们致力于两性平衡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文主义传统,建立在彼此尊重基础之上的平等是达至和谐的基石。由平等得到的自由是释放生命活力,实现和谐的路径。由平等得自由而和谐是法国基础教育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万峰 《教育》2012,(11):60
法国的高等教育很有特色,分为两大体系,即开放式体系和选拔式体系。开放式体系指的是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é),目前法国有87所公立综合大学。这类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机构。法国的综合大学采用"宽进严出"的淘汰制,进入综合大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以免耽误学业。综合大学提供众多学科领域各种不同类型的培养课程,颁发国家文凭和高质量的大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