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洛阳的优势是什么呢?什么最能代表洛阳的历史风貌和城市特点呢?与其他城市相比,洛阳真正的优势是古文化。它的特点、魅力、知名度、凝聚力通通植根于洛阳的古老文化!海内外知道洛阳之名者之所以多,就是因为洛阳是古都,有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指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区别于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包括传统民族音乐在内历经时代更替而保留和传承下来的优秀的音乐文化典范。文章从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音乐文化关系构建入手,从"人"出发,从人的情感、情商、创新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培养等方面论及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功用,提出在当下创建城市文明的社会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应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洛阳曾是中国中古时期数个朝代的首都。那时的洛阳园林名闻天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就描写了19处名园胜景。洛阳园林不仅异常庞大,而且布局独特、精巧,池塘、楼阁、花木交相辉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韵。古都洛阳的园林,是中国城市文化的精华,不仅为当时居民带来了舒适和快乐,而且对后世许多城市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铜乐器是夏商周三代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历史遗存。在洛阳地区发现的青铜乐器如铜铃、钲、铙、、编甬钟、编钮钟等 ,几乎包括了青铜乐器所有的种类 ,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青铜乐器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了洛阳先秦三代青铜乐器发展的脉络和重大成就 ,显示了洛阳地区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而且为青铜乐器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5.
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中,首先要关注城市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特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隋唐时期是洛阳都城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为洛阳城市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在洛阳特色文化城市构建过程中,唐代风貌应该着力打造。应该依托洛阳现有的隋唐宫城、洛河、天津桥、洛南里坊区、白居易故居、定鼎门遗址、龙门石窟等历史遗迹和遗址,借助隋唐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的建设,打造洛阳的隋唐历史文化和相关的文化产业,营造洛阳城市发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洛阳的十二五规划要求强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对洛阳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和探新,促进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起到文化导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洛阳海神是一种古代音乐,源于隋唐宫廷宴乐,五代后传入民间,称为"海神"。"海神"是洛阳独有的民间音乐,故又称为"洛阳海神"。其演奏团体称为"海神社"。隋唐以来,洛阳海神在中原以及全国产生极大影响,曾被誉为"国乐"。抢救洛阳海神不仅在民族音乐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河洛文化甚至整个华夏文化的研究、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旧文化的交替勾勒出文化变迁的轨迹,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深层内涵所在。传媒技术的革新使原有文化秩序中时空意义发生了转变,带来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重构。文化自觉与选择的特质,造就了文化话语权的颠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危机与挑战。河洛佛教音乐作为一种成长于河洛文化之中的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宗教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有必要加强对河洛佛教音乐的重视程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好河洛佛教音乐的现代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而推动古都洛阳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考察,发现澜沧拉祜族地区存在着一些影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一些非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对非传统音乐文化考察的叙述,来对拉祜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现状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西方音乐人类学家率先对城市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城市音乐人类学作为音乐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诞生。受此影响,中国音乐人类学学者亦不再局限于对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而开始逐渐关注在城市化浪潮中呈现出的多元城市音乐文化。本文对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评述,期望城市音乐文化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便共同推动中国的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圣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圣地密切相关, 民族圣地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河洛地区是古中国的地理中心,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河洛地区是炎黄文化遗存的核心区域;在文化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也在河洛地区;从姓氏看,华人姓氏都直接或间接起源于河洛地区;"根在河洛"一词有更广泛的内涵,汉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等文化之根也在河洛地区; 以洛阳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洛阳地区部分村镇中国传统春节篮球赛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针对乡村中国传纨春节民俗文化与篮球比赛相互渗透的现象,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篮球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乡村民俗节庆文化与篮球运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洛阳地区篮球运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春节民俗文化注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乡村传统春节民俗文化对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洛文化、汉人南迁及其有关史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迫使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成为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源于河洛文化;在洛阳和河洛地区,至今保留了许多有关的遗迹、遗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旅游业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要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我们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凡是有资源潜力的地区,都把眼光瞄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洛阳市委、市政府近期提出在2000年把洛阳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旅游立市,把旅游定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种提法切合洛阳的实际,深深植根于洛阳丰厚的历史土壤。洛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旅游开放城市,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发展旅游就是浪费资源,就是坐失良机。那么,洛阳…  相似文献   

15.
洛阳最大的财富就是文化传承、人文精神.洛阳要善于挖掘城市诚信文化资源,用好洛阳诚信文化发言权,多措并举建设诚信文化品牌,提升洛阳城市的"软实力",对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外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为洛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闽南民间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闽南地区文化、民俗、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闽南民间音乐具有极强的鲜明特色,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闽南民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曲调,音乐的背后是对音乐创作者的记忆,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音乐记载了闽南群众的辛勤劳动与智慧成果。闽南民间音乐传播在闽南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记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地区历史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7.
多姿多彩的本土音乐是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地方教育办出特的优势所在。在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本文就黑龙江的本土音乐-东北汉族民歌在省会城市哈尔滨的中学音乐课堂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考量。  相似文献   

18.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时代价值众所周知.本文从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以及新课标背景下临夏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现状着眼,分析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新课标背景下临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谢寅睿 《语文知识》2012,(3):124-126
洛阳是河南历史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本文就发掘及推广洛阳古都文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土音乐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本土音乐是和外来音乐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音乐文化是指在中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随着全球化发展,本土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本土音乐,是保护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