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季平被誉为"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音乐体裁包括艺术歌曲、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电影、和电视剧配乐。本文将以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部作品的乐章结构、主题核心动机、配器等的分析,探索作品的创作特征及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山风 《甘肃教育》2011,(4):96-96
前不久,我有幸观看了中央民族乐团来兰的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曲目丰富、份量颇重。首先上演的是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这部由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作品,曲调气势雄浑,节奏铿锵有力,表现强烈且充满活力,是一部既好听,又有时代气息的佳品新作。  相似文献   

3.
这部作品是21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文力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研究作曲家创作技法与创作意图,从而达到探究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发展的脉络及特征。  相似文献   

4.
《秋水长天》是青年作曲家胡延江老师于2010年创作的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在该曲中作曲家将现代音乐的写作手法和中国民族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创作手法的局限。作品中钢琴伴奏部分更是独具艺术特征,同歌曲整体形成了"物我相融"。本文以《秋水长天》的钢琴伴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伴奏音型、前奏、和声等方面出发,简要阐述其写作特色,并结合自身在实践中的演奏经验,对演奏技法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5.
赵季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范围广阔,体裁丰富,其中艺术歌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具有民族性,是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关雎》是赵季平根据《诗经》首篇而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该作品曲调优美,极富古典韵味,深刻地诠释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从歌词"古诗"韵律、曲调"古风"韵味、声腔"吟诵"诗韵三个方面来探索其艺术特征,其中曲调又从旋律、调式、结构、伴奏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剖析。  相似文献   

6.
《森吉德玛》是我国作曲家、教育家贺绿汀(1903-1999)在1949年编创的、以蒙古族民歌为主题材料的管弦乐作品。作曲家借鉴了西洋多声部创作手法,为蒙古族民歌开辟了新的表现形式,并且为单声部民歌赋予了多声部意义。分析此作品的技法特征,对于分析与创作具民族音乐风格的管弦乐作品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音乐领域中极富影响力与个性的杰出作曲家,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音乐作品。本文笔者以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钢琴前奏曲》作品34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思维与技法特征、和弦运用技巧进行研究,力求揭示与学习该作品的创作观念与和声技法。  相似文献   

8.
《拉卜楞印象》是由作曲家王学诗创作的一首交响音画,作品是以管弦乐的形式反映了藏族同胞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以及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相似文献   

9.
《春的音画》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刘丁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在思想内涵、音乐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本文通过对《春的音画》的曲式结构、旋律形态、词曲结合、和声技法、钢琴伴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张式功创作的东北民族管弦乐《开花调》,在198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轻音乐作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如今作品已在国内民族音乐表演的舞台上演出数十次,成为东北民族管弦乐的代表之作。通过分析作品的音乐本体特征,去探索东北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技法,阐述缔造东北民族音乐文化经典之源泉。  相似文献   

11.
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作品的创作中,他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素材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完美结合,形成了鲜明的特征。本文将从曲式结构、和声等方面进行论述,达到对《六月——船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清晰的认识柴科夫斯基钢琴小品中的和声手法。  相似文献   

12.
《钢琴抒情小品》是格里格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不仅运用风格各异的挪威民间旋律,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也反应出了格里格独特的创作思维。本文将以作品中的《挪威舞曲》为例,从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声方面分析格里格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李遇秋是国内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手风琴作品创作领域的佼佼者。《惠山泥人印象》是作曲家在无锡惠山泥人厂参观感慨万千后写下的一组手风琴套曲。李遇秋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打破传统功能和声的限制,突出和声的色彩性和中国民族风格,为后人的创作树立了良好表率。  相似文献   

14.
《波莱罗》是法国作曲家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的最后一部舞曲作品,创作于1928年.本文拟对该作品的各项音乐要素,以曲式、配器和织体等多方面角度来研究拉威尔是如何以单一的主题,一层不变的织体,始终如一的节奏创造出这部传世杰作,理解并提炼出拉威尔的管弦乐音响思维.对该作品的剖析,帮助我们对管弦乐的结构与表现方式有更加丰富的了解和掌握,对实际创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从而在音乐实践中得以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拉威尔作为印象派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钢琴作品语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充满精巧构思以及和声语言,以及独具异国情调的曲式轮廓。他喜欢将不同的异国风情融入到自己的钢琴作品中,体现出了强烈的"异国情调"的创作特征。本文将从体裁、调式、和声以及旋律这几个方面对其钢琴作品中的"异国情调"的创作特征进行深入的探析,为深入学习拉威尔的作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根据亡友画家哈尔特曼的遗作展览会而创作的一部杰出的钢琴组曲。这部作品不但是众多钢琴家们的舞台保留曲目,也引起很多作曲家对于管弦乐形式改编的兴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法国作曲家拉威尔1922年配器的管弦乐版。《杜伊勒里宫花园》是这部作品的第三首,本文试图从配器的角度出发,对音色、力度、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对配器的学习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陕北风情—情歌》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西安音乐学院参加第十四届青歌赛创作的一首无伴奏合唱作品,这首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对陕北民歌进行了诠释。从作品的创作和演唱两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了本作品的情感内容,认为本作品情感内容与表现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音乐浪漫主义后期以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大多都是建立在大小调的和声功能系统上来进行创作的。其实从贝多芬中后期的作品中就可以发现,在那时的和声理论就已经得到了发展。直到浪漫主义中后期,作曲家热衷于突破传统和声理论,半音化和声连接不协和和声(例如四度叠置和弦)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到了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手法甚至可以认为超越了传统,不过使用和声概念来创作的作曲家也不在少数(例如拉威尔),但是和声连接已几乎脱离开了大小调体系。笔者在创作中发现,调式系统的使用与发展是有一定原因的,并且和声的连接会影响到调式的效果。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调式及和声的思维,会使作曲技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赵亮 《华章》2012,(29)
本文是对作曲家德彪西的名作《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细致分析.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以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对该作品的曲式及和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正>大型交响套曲《长安》为2102年陕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厅重点支持项目,整部作品由一个序加四个乐章共五个段落组成,它们是《钟鼎长安》、《诗赋长安》、《爱恨长安》、《丝路长安》和《阊阖长安》,分别由作曲家赵季平、崔病原、张坚、平远、杨一博执笔完成。全曲在创作思维上凸显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具有世界性语言的音乐传达出来,并为探究我国原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