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歌谣存在于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土家族宝贵民族文化的代表。土家族民间歌谣的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工作而展开的,学者就土家族民间歌谣从音乐、文艺学、民俗文化、社会功能、传承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占据主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民间歌谣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关于它对民众生活文化和地方社会带来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间歌谣,作为民间艺术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了老百姓的聪明才智,具有多重重要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特色。深入地分析探讨民歌歌谣的文化功能及艺术特色,能够推动民间歌谣更为有效地发展,更好地发挥民间歌谣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在分析民间歌谣所具备的文化功能基础上,期望能够推动民间歌谣的持续高效发展,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3.
客家民间歌谣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传统社会,它的传播主要以口头形式进行,受时空限制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媒介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借助电子媒介对客家民间歌谣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使其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传承的效率和质量都将产生新的飞跃。借助电子媒介进行客家民间歌谣的传播,应尊重客家民间歌谣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本土文化价值,重视客家民间歌谣的精神内涵和品味,确保客家民间歌谣在数字化保护的同时保留民间歌谣的原真性。  相似文献   

4.
从歌谣的题材内容来看,德化民间歌谣主要可分为劳动歌谣、时政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世情歌谣、历史传说歌谣和儿童歌谣7类.德化民间歌谣是德化历史社会的真实写照和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载体,其特点在.于:历史悠久,至今活跃;地方特色浓郁;文学特色鲜明.德化民间歌谣在文艺审美、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当前须认识和维护新的歌谣生态环境,使德化民间歌谣仍从艺术的沃土中不断展示生命;同时,在传承保护措施上也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德化民间歌谣艺术发展获得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5.
北方汉族民间情歌的地域特点马华祥中国向来享有诗歌大国的美称。民间歌谣和文人诗歌一样优美丰富,但研究者往往独重文人诗歌,而不屑于研究民间歌谣。事实上,优秀民间歌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不在文人诗歌之下,共影响远比文人诗歌深广。民间情歌是民间歌谣中最优秀...  相似文献   

6.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大后方军民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斗志昂扬的歌谣,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歌谣主要分为普通歌曲、民谣山歌、短歌小唱、民俗唱词和童谣儿歌等五大类,题材多样,主题鲜明,汲取了中国传统民间通俗音乐的表现技巧,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技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抗日歌谣展示了波澜壮阔、气度恢宏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8.
苗族民间歌谣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幼儿全语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拟从流传于贵州省的苗族民间歌谣内蕴的教育价值切入,探寻苗族民间歌谣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黄石民间歌谣是黄石人民心中冶炼出的红铜纯钢。从已收集到的10 000余首歌谣看,其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艺术价值亦不可低估。其中的语音修辞是艺术价值的一个方面。黄石民间歌谣语音修辞特色主要体现在顿歇、平仄、押韵、叠音、谐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大跃进”时期,特定权力意志的政治需要,决定了其对民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使得五四时期对民间歌谣天籁价值的学理研究,在《红旗歌谣》这本被称为“诗三百”的诗集中纯粹凸现为政治运作,由此造成了民间歌谣的本体偏离。《红旗歌谣》中,“民间”的意味丧失殆尽,从而导致了在此基础上的“民间想象”所表达的“大我”抒情主体性的虚幻。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民间歌谣充分展示了古老羌族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具有"活文化"的价值。以羌族民间歌谣为切入点探求羌族口传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机制,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羌族民间歌谣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羌族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红色歌谣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材和音乐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作为文艺作品多被搬上舞台与银幕,而进入教材和学校音乐课堂中的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红色歌谣的教育意义及学术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文章从红色歌谣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特点、艺术特色入手,剖析红色歌谣进入音乐课堂的德育功能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西宜州一带刘三姐歌谣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已经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演唱魅力,它是一代代优秀歌手智慧的结晶,是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歌谣含义、艺术特色、曲式特点、演唱魅力等不同视角,归纳宜州当地歌谣的音乐特点,为收集、整理、研究当地民间音乐工作提供帮助,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单来说,民间音乐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民间歌谣,它无非就是从每个民族的平时生活以及文化内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精髓,可以非常好的反映出当地,或者是当代的风俗习惯。这也就是意味着传承民间音乐其实相当于某个民族文化的继续深入发展,只不过从现代社会来看的话,民间音乐地位不高,日益被边缘化。就是鉴于这一目的,来探讨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而谭维维正是这一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她的一次次演出将民间音乐融入到流行音乐的范畴,为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点了迷津,指出了道路。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键内容,代表着每个人的民族身份,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将民间音乐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5.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19世纪最具个人特色的作曲家之一,是"强力五人团"成员.由于谙熟民间传说与歌谣,他的音乐语言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传统.  相似文献   

16.
民间歌谣作为飨宴(宴会)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居有正式的位置,是在后汉王朝;曹魏时,仍在民间继续传唱同时也作为宫廷飨宴音乐的二十二曲短箫铙歌中的十二曲乐曲仍在行用,它们的歌词内容则被改变为讴歌王朝的创立及其权力的正统性。  相似文献   

17.
闽南民间童谣源于闽南民间文化,是民间歌谣的一种独特形式,渗透着闽南民间传统文化,蕴含民间文学共有价值的同时兼具有自己独特价值.童谣即儿童歌谣,闽南民间童谣以闽南方言为载体进行创作传唱,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闽南老百姓集体智慧的成果.在地方民间文化、方言日益受到重视和保护的今天,人们通过对闽南方言以及童谣的探索和考究发现两者之间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代民间歌谣十分丰富而生动,以其鲜活、独立的民间姿态保存着社会生活和民间普遍社会情绪的原生态。它的传播与流变准确地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和民众情感与审美倾向。随着人们对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视,也愈来愈重视在文化视角下对文学现象的全息研究。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积淀丰厚,其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而民间歌谣是河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民间精神生活的活化石,在河洛文化视野下研究它,无疑是我们对河洛文化的全息化观照。所以调查和研究民间歌谣,对于丰富河洛文化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梅东伟 《天中学刊》2013,28(1):102-106
歌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体裁类型之一,对它的研究大致有三种路径:以文字文本为中心的民间文艺学研究,以活态文本的展演为中心的口头诗学与表演诗学研究,以作家文学文体为中心的文艺学研究.任何方法都是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研究方法.现代民间价值立场的确立和民俗学遗留物思想的影响,使歌谣的记录文本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对歌谣展演过程和具体语境的重视促使了口头诗学和表演诗学的兴起和应用;作家文学的本位立场使歌谣成为文学研究的价值附庸.  相似文献   

20.
南通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史是中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史的缩影,自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专门机构"歌谣征集处"起至今,南通民间歌谣的搜集整理从未间断。它受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梳理这段历史,是对地方文化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史的理性思考,将其回复到具体历史语境,阐述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