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气息和气韵是影响乐器演奏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做到良好的气息与气韵把控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演奏效果。琵琶演奏作为乐器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需要演奏者对气息和气韵进行合理利用,实现二者的协调配合,进行全方位的演奏控制,从而呈现出优美动人的琵琶乐曲。由于琵琶演奏当中的气息和气韵是关乎演奏效果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日常演奏当中要提高对气息和气韵的认识,有效把握气息与气韵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倾听声如雪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将自己对古琴、琵琶、二胡、玉箫这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传统乐器的倾听,与对诗文历史典故的阅读感悟有效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这几种古典乐器演奏上的音乐质感,并带领读者一起徜徉在古色古韵的文化圣殿中……  相似文献   

3.
诗歌教学中适当融入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拓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外求知欲望。《琵琶行》教学拓展中,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文学作品中有关"琵琶"的记载、了解"琵琶"这一乐器和组织对古典名曲的讨论,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音乐开始更多的走进人们的视野中。琵琶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其音色优美,具有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作用。琵琶教学不但能够为学习、教学带来机遇,也能够作为全面的教育、教学方式进入到多种教育阶段活动中,为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为此,本文从琵琶的基本演奏技巧入手,对其训练方式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5.
琵琶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赋予了其深厚的音乐内涵。琵琶的音乐表现力十分强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渲染整体的演奏氛围,将观众带入到一种独特的演奏情境之中,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具体点来说,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主要体现在演奏者的情感、技巧和琵琶演奏设备方面。  相似文献   

6.
力度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音乐力度的强或弱和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琵琶音乐表现范围极广,天地山川、虫鱼鸟兽、花木水土无所不包,言情状物叙事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这些都离不开丰富的力度处理。因此,在琵琶教学和演奏中,只有抓住力度的变化规律,才能塑造出准确的音乐形象。本文以文字和谱例结合的方式,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琵琶乐曲片段,对力度的处理逐一分析,旨在加强对力度处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完美的表现琵琶音乐。  相似文献   

7.
琵琶传统乐曲与其他民间音乐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乐曲是表现风格的重要载体,本文将通过对乐曲来源的分析,论述琵琶各流派的传统乐曲与民间歌曲、戏曲等民间音乐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自我国传统古典民间琵琶乐曲《春江花月夜》,而不论是乐曲的整体呈现方面,还是在乐曲的表现手法方面,这首由西方特色乐器钢琴所演奏的乐曲中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化元素,并有着典型的民族化特色。文章将就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所蕴含的民族化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夕阳箫鼓》的艺术特色,并期望能为今后的民乐钢琴改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力度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音乐力度的强或弱和乐曲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琵琶音乐表现范围极广,天地山川、虫鱼鸟兽、花木水土无所不包,言情状物叙事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这些都离不开丰富的力度处理。因此,在琵琶教学和演奏中,只有抓住力度的变化规律,才能塑造出准确的音乐形象。本文以文字和谱例结合的方式,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琵琶乐曲片段,对力度的处理逐一分析,旨在加强对力度处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完美的表现琵琶音乐。  相似文献   

10.
伴奏在整个乐曲表演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钢琴正是伴奏当中常用的一种乐器,可以融合多种乐器以及声音,并且音质特别,能够较好的烘托整个乐曲的氛围。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对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本文就对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1.
琵琶是我国古典乐器之一。随着现代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琵琶作为我国古典艺术之一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因此本文就对琵琶的表情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帮助琵琶艺术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兴趣启迪心智,兴趣引领成长。幼儿园教师进行琵琶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琵琶的兴趣。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无不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在琵琶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幼儿的乐曲感受力;因材施教,依据个体差异进行兴趣培养;鼓励幼儿大胆弹奏,进行简单的乐曲创编;培养舞台实践经验,保持学习琵琶的兴趣。通过综合使用多种手段,使幼儿对琵琶演奏产生浓厚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从而提高琵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弦索     
正乐器或戏曲、曲艺音乐名称。金元以来,北方戏曲、曲艺都盛行用三弦与琵琶等弦乐器伴奏。故当时"弦索"就是弦乐器、戏曲或曲艺的统称。如今更多是指乐器或曲艺而言。  相似文献   

14.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华清和道士学习音乐,十三岁时已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十八岁时被公认为技艺杰出的人才。由于长期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加上高超的音乐天赋,因而能够把一生的遭遇、痛苦、希望、欢乐寄于音乐之中,并成为他坚强生存的忠实伴侣。阿炳1950年12月病故,他自己曾说能演奏270多首乐曲,现传世之作只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和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以及《听松》三首。在这三首二胡作品中,由于《寒春风曲》的部分曲调及…  相似文献   

15.
卢蒹蒹 《考试周刊》2009,(16):53-54
本文通过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容的了解,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提炼出音乐语言,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从乐曲旋律的连贯性、伴奏音型与风格技巧音的运用处理上对《小河淌水》琵琶改编曲演奏进行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对琵琶曲《草原小姐妹》的艺术特色以及表现技巧进行赏析。此乐曲主要是将传统的琵琶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进行融合,并将二者之间的表现特色加以优化和完善,进而创造出全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为现代化的乐曲创作奠定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除了对《草原小姐妹》进行全面赏析之外,还对《草原小姐妹》这首乐曲在琵琶曲中的曲调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进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对本曲进行赏析时,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乐曲弹奏技巧的简析中,希望能够给演奏者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是一首深受观众喜爱的当代琵琶乐曲名作,展现了民族音乐和古典诗词相得益彰的搭配效果。有鉴于此,本文拟在解读《诉》与《琵琶行》艺术情缘的基础上,从意境塑造的角度来展现当代琵琶曲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借此提示琵琶音乐工作者未来通过丰富自身文化修养而拓展琵琶创作与演奏思路、方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前,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至今已经长达30年之久,而它能够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主题清晰、构思明确且乐曲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也被誉为"弹拨乐首座"之称。琵琶作为我国古典民族乐器,在民族音乐领域中的发展不可估量,在弹奏过程中,不仅技巧丰富多变,同时音色也较为细腻,是一项超高水准的艺术演奏形式。而作曲家们在运用民族曲调时,也会适当地融入西洋作曲技法,既传承了传统琵琶的优势,又创新了新的技术作品,实现创新与发展和谐统一的目标,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精神财富,为创作开辟了新篇章。本文通过结合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种乐器在演奏美学方面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琵琶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对演奏美学的要求与其它乐器也有所区别。琵琶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它的演奏几乎不借助于非音乐手段,主要依靠演员自身的二度创作来完成演出。演奏琵琶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点与线、线与点的关系;控制余音以表现琵琶的“韵”;形神兼备的体现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