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同时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全世界的苗族有100多个支系,各支系的音乐文化都有其自己的风格。威宁大花苗主要聚集在龙街、牛棚、石门坎等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的舞台上,苗族歌手韩玲花以一首大花苗民歌——《叶鸣曲》获得了原生态唱法组金奖,引起了专家与观众的高度重视,威宁大花苗民歌从此名声在外。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苗族音乐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其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对其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滇黔交界地区苗族的一个分支-大花苗,传承着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西方四声部合唱音乐。他们美妙和谐的高水准艺术表现在花苗一百多年的基督教文化承载下,展现出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交流特质。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滇黔交界地区苗族的一个分支-大花苗,传承着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西方四声部合唱音乐。他们美妙和谐的高水准艺术表现在花苗一百多年的基督教文化承载下,展现出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交流特质。  相似文献   

4.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产生于苗族历史上的迁徙过程中,活跃在黔西北地区小花苗社会里,国家文化部称之为“贵州高原的明珠”,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滚山珠”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其特征进行了概括,较为清晰、全面地呈现了这一特殊文化事象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的省份就具有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州这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地上,苗族民间音乐成为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枝奇葩.研究和保护贵州苗族民间音乐时于贵州乃至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6.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分布面广的古老民族,是我国西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西部苗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以叙事长诗《盖绕和玛柔》和《昭蒡俭和高帕施》为载体,分析西部苗族迁徙、斗争、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从苗族的源流,西部苗族的分布,历史研究渊源、内涵、价值、现状、保护措施等方面论述我国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及保护思路,旨在希望政府、社会共同重视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工作,以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为切入点,推动西部苗族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苗族的芦笙音乐所包涵的苗族历代人民的情感和精神便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灵魂,是苗族人民聪明才智的开发点。苗族芦笙这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其特有的生存环境下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它所具有的艺术风格、美学思想等也将与本民族的特有习俗、图腾崇拜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苗族的芦笙音乐文化将有助于激励当地人民对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更深层次的保护和发展专属自己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8.
湖南西部地区是我国苗族重要聚居地之一,苗族文化在这一地区保存相对完整文章通过田野考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科研方法对现代化语境下的湘西地区苗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提供相应资料.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普定县仙马村的大花苗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族性音调,大花苗族人在其口弦谐音的基础出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作者以处于深山里的仙马大花苗族在音乐创新方面的发展进程个案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音乐在创新方面产生出来的文化自觉现象.  相似文献   

10.
海南少数民族主要有黎族和苗族,海南是黎族唯一的生活居住地,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初步论述了海南民族民间音乐(——重点集中于黎族和苗族)研究的重大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列举了以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主体的研究机构对海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现况,最后提出了开展海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色彩斑斓的国家,五十六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而其中的苗族音乐就是比较典型的。苗族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通过曲调的起承转合,抒发情感,或悲壮、或欣喜。苗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丰富、灿烂的苗族音乐遭到了一定的挑战,面对这些困境,苗族音乐如何突出重围,迎来新的生命,这是值得每一个民族音乐爱好者所需要思考的,本文主要从苗族音乐传承面临的挑战和苗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村落田野考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农耕民俗文化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为探究新时期少数民族集团的聚落形态和生活空间之间的生态联系以及民俗事象等民族情况,作者对贵州安顺幺铺镇石板村--一个苗族支系花苗的聚居地,也是一个与汉族地区相联结的苗族村寨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13.
村落田野考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农耕民俗文化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为探究新时期少数民族集团的聚落形态和生活空间之间的生态联系以及民俗事象等民族情况,作者对贵州安顺幺铺镇石板村--一个苗族支系花苗的聚居地,也是一个与汉族地区相联结的苗族村寨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变迁,六盘水小花苗民间服饰的图案也在发生着演变,发展至今,它不再简单的是一种视觉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苗族历代人的情感和思维意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本文笔者以六盘水小花苗民间服饰为例来简单的阐述现代服饰图案在民族服装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一来使我们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吸取其精华,设计出富有现代特色的民族服装。二来促使现代图案在六盘水小花苗民间服饰更具实用性、社会性、艺术性、丰富性等。将小花苗民间服饰与现代图案相互渗透、交流、学习,这样以来即保存了传统艺术,又有新元素(图案)融合。  相似文献   

15.
贵州松桃苗族民歌是松桃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的流传都并不广泛,仅仅只在本县流行.它是随着苗族人民迁徙到松桃,在长期艰苦的迁徙生涯以及以后开疆拓土,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当中产生的.苗族民歌是苗族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血脉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活跃的细胞.本文对松桃苗族民歌进行简单的梳理,对它的种类进行分析,剖析它的音乐特点和音乐价值,与它在苗族人生活中的地位.通过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松桃苗歌”,弘扬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让大家都来重视这一不多见的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6.
从湘西苗族音乐的巫文化特性出发,阐述湘西苗族音乐艺术的"巫性"特征及表现,对湘西苗族音乐所表现出的原始性、宗教性等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苗族"飞歌"承载着苗族人民的喜怒哀乐,生动地记录了不同时期苗族人民的生活点滴,是研究苗族历史的活化石。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对苗族"飞歌"的传承与发展是音乐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苗族"飞歌"的发展和演唱特点入手,挖掘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泸溪县苗族音乐,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曲调委婉,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基本不用道具,不需布景,也不需要伴奏,都是以苗族的方言和不同曲调进行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首先分析泸溪县苗族音乐的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其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而将其与土家族音乐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保护和传承泸溪县苗族音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的少数民族较为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也较为繁荣,尤其是湘西地区的苗家风情被人广为传诵,湘西地区位于湖南与贵州、重庆的交接地带,与之西邻的铜仁松桃县,亦是苗族聚居地区,因此湖南苗族音乐的发展,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湖南苗族音乐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创新,以适应当前文化大环境的需要,其主要的创新方式,要围绕其现有特点以及地域优势入手,以繁荣湖南民族音乐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流行于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是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对哭嫁歌的旋律、曲调、演唱特征、艺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美学意义,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的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