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声唱法在众多的歌唱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其原因是该唱法的母语是意大利语,在发音规律上具有特异性,并且与汉语语音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此,详细探讨美声唱法中汉语语音的演唱难点,分析意大利语语音的演唱优势,并提出在美声唱法教学中合理应用意大利语的方法,实现美声唱法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博大精深,要想演唱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古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本文以中国古诗词《渔翁》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唱探究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诗词、旋律、钢琴伴奏和演唱处理这几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唱好这首作品,除了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之外,还得充分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艺术歌曲的词和曲的意境及其妙处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15,(13):31-32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上世纪二十年代,这种演唱形式传入中国。此后,在中国出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独特的声乐作品形式。艺术歌曲演唱的基本方式是美声唱法。欧洲各国的歌唱家在演唱艺术歌曲时,都会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入本国的民族演唱审美习惯,形成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等艺术形式的借鉴参照,结合对前辈声乐艺术家的演唱实践的分析,探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润腔处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声乐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难以演唱的并不是歌剧中的咏叹调而是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是声乐作品的一部分,最早是在欧洲的宫廷和家庭的小型聚会上演出。它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作品谱写的抒情歌曲,在歌词和音乐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性。与诗词的结合带来的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使它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艺术歌曲可以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具体细微的情感世界,极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及音乐的意境,演唱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声音的运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等各方面都要有很高的水准。笔者根据演唱《我爱你》的感受,从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贝多芬的首艺术歌曲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6.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诗意乐境声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毛泽东作词,陆祖龙作曲的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唱技巧等方面讨论诗词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西洋技法与古典诗词相结合进行创作,赋予古曲以新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它独到的特色,本文就将以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为例,来进行其演唱特点的分析和体会,并总结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主要就是以古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大多都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名诗,从而由作曲家进行编曲创作。本文主要对古典艺术歌曲《鬲溪梅令》的音乐特征分析与演唱分析,从而探索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望乡词》是由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典型的中国音乐风格的男中音艺术歌曲,歌曲真挚、深沉而又气势磅礴,成为当代中国男中音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其创作背景、音乐结构等方面的剖析,归纳总结其音乐特征;从音色、唱腔与咬字半声演唱等方面对其演唱进行研究,从而对笔者今后对这类艺术歌曲的演唱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声唱法,又被成为柔声唱法。顾名思义,在进行演唱时,需要歌手要用一半的力量完成。进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及特点。正是这种独有的歌唱方式,才在其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众人的喜爱。但从美声唱法传入到中国后,由于多种原因,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还是有所不足。那么如何将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也引起相关学者所要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中国的众多艺术歌曲中,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典型代表。古诗词歌曲是作曲家根据中国古代诗词谱曲。笔者以《点绛唇.赋登楼》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创作特点、以及歌曲演唱风格的研究等方面来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美。  相似文献   

14.
艺术歌曲,特别是中国艺术歌曲,普遍是以著名诗词、典型或英雄事迹为歌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对人们重新认识和学习中国音乐文化与传统文化具有作用。基于传统发展中国艺术歌曲的目的,文章以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为切入点,以艺术歌曲的演唱与伴奏为依据,简要分析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与伴奏功能,着重探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促进艺术歌曲演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歌曲主要以民族音乐和诗词创作为基础,既具有浪漫音乐特点,同时也充满抒情诗的特色,在和声旋律演绎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钢琴伴奏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声乐旋律的烘托,还是对于歌曲意境的突出渲染,都展现出强有力的支撑。为此,本文针对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展开相关探讨与分析,在探析其重要性基础上,强调了在中国艺术风格、艺术思想内涵,以及艺术歌曲和声三个方面的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在我国已有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领域,已经涌现了一批跨入国际水平的中国歌唱家。当前西方音乐的发展空间相对饱和,国际的文化融合使音乐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东方特点。中国的声乐艺术家可以借助美声唱法这一共同的"桥梁",把我国更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精粹向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黄自的12首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古典诗词意境类和抒情艺术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声乐与伴奏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结论,为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美声唱法传到中国对我们来说是推动了我国声乐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在美声唱法中探索借鉴发扬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更多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科学的发声体系。那么在这种科学的发声体系下我们又该怎样更好的演唱中国作品呢,艺术歌曲《问云儿》是一首能体现中国本民族音乐特点和西方艺术歌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本文就以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体系对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绎在西方音乐中早有界定,其特点一是钢琴的运用,二是诗词的结合,中国古诗词的艺术歌曲正是把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钢琴的表现手法加上声乐的人声魅力有机结合,最终演绎出中国文化中的意境和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