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弘  李生贵 《兰台世界》2015,(6):105-106
明初,朱元璋以复兴三朝礼乐为己任,先后设立了太常寺、教坊司以及钟鼓司等机构。明中后期,以宦官为首的钟鼓司成为礼乐制度的核心。由此,以雅乐为代表的礼乐开始走向衰落,而以戏曲为代表的俗乐在明宫廷中盛行。  相似文献   

2.
早在朱元璋定天下时,便于南京设教坊司,并设乐院和官酒楼一统天下官妓;然而,"南教坊"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始于英宗正统初年,实为永乐迁都以来明代两京制度渐次确立的产物,北迁的教坊司从此成为天下教坊之首,而原在南京的教坊司最终退居次位。因为这一地位的变化,位处留都的"南教坊",逐渐成为江南歌吹之地,也是南北士林、四方商旅往来风雅之地;更重要的是,在两京制度下,南教坊在明代乐制与演剧的变迁实际扮演着极为微妙的角色。简言之,正嘉以来,一方面是俗乐大兴,一方面是南教坊制度的日趋无序,其间种种曲事沉浮与文学往来,已直接折射出江南士林复古乐思潮的消长,而成为我们窥探晚明曲坛古(雅)乐与今(俗)乐、北音与南音之变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朝廷以新乐修成,赐名《大晟》,特置府建官。"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礼乐始分为二。"这是宋代音乐繁荣的黄金时期,同时促进宋词创作的蓬勃繁兴。因此,后代词人、词论家津津乐道。清蒋志凝称赞友人沈传桂、戈载等人的词作说:"识者以为大晟雅乐振响于今焉。"(《清梦盦二白词序》)王昶推尊词体,也从"大晟乐"着眼,《姚姬汀词雅序》说:"盛唐后,词调兴焉,北宋遂隶  相似文献   

4.
明脉望馆本教坊编演杂剧和清南府、昇平署戏本,是历代宫廷演剧唯一存留的剧本。其中,尤以主要演出于宫廷宴飨场合的清代仪典承应戏存世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且从剧本结构来看,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追本溯源,通过与明内府本和宋代教坊承应演出进行结构和内容的对比,认为清代仪典承应戏,继承了教坊致语的内容,通过角色内化,继承了教坊承应演出的基本结构。而"参军色"从游离于演出之外,仅充当串联者到成为剧中角色之一,体现了历代宫廷曲本创编手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7):83-94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逐渐接触摄影并开展了民族性的摄影活动。由于机械性和作为肖像记录的功能性,摄影最初被称为"照小像",不登大雅之堂。以刘半农为首的画意摄影倡导者,采用中国画论当中的"写意"传统对摄影进行了"雅俗"的判分,建立了以中国画论为基础的摄影理论,提升了摄影的艺术地位。但作为复制技术,摄影对艺术品原真性的消解本身就带有大众文化的特质,采用画论传统对摄影进行"雅俗"判分仍是将其禁锢于传统艺术中绘画附属者的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风起云涌的左翼思潮影响下,沙飞提出"摄影武器论",并在中共领导下创办《晋察冀画报》,开展系统的摄影实践,采用政治的"进步"与"反动"而非"雅俗"的标准判分摄影实践,完成了中国摄影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6.
易红霞 《文化遗产》2010,(1):26-31,57
不同的文化空间造就不同的演剧场合,不同的演剧场合具有不同的演剧功能,对剧目、演员和表演方式有不同的要求,造就不同的演剧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这三大演剧市场,已逐渐发展成为广东粤剧的三大生存文化空间,成为广东粤剧的基本生存格局。城市演剧倾向艺术表达,乡村演剧注重民风民俗,海外演剧强调文化认同。无论如何,只要各自的演剧功能还在,粤剧就还将在这三大空间里继续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宫廷演剧,是中国戏剧史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学者追溯中国戏曲的发生、形成、成熟的历程时,所征引的主要事例,大多与帝王相关。例如"优孟衣冠"中的模仿孙叔敖故事,关涉楚王;优旃劝谏秦二世以漆油城墙,也是事关皇帝。清代秦腔大兴,陕人犹将其源头溯至秦二世。清代伶人同称"梨园子弟",其中一种说法,便是把创设"梨园"的唐明皇作为祖师供奉。伶人与政治的关系,便是因了在帝王面前演戏的机会,用戏以作劝谏与讽喻,甚至不惜为此献出生命。在中国戏曲成熟之后,元杂剧很快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且进入宫廷,成为时尚的娱乐。明代承此,内廷演剧更盛。嘉靖间李开先说:"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张小山小令·后序》)李开先的这个说法,含有水分,但据康海祖上所见,若说内廷所积累的剧本曾达到1700余种,则应当是事实。这一方面既可反映王府对于观剧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内廷积累的剧本之丰富。至于明代内廷演剧之盛,还可从脉望馆传抄的大量"教坊编演"本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考察"洪武赐曲"之说的来源,发现其本身矛盾、信息模糊之外,同时也与明初的礼乐制度、军事形势以及明太祖对戏曲的态度相抵牾。换言之,无论是从礼乐制度史、戏曲文化史的角度,还是从史源学的角度审查"洪武赐曲",此说均无法获得任何有效的信息支持,亦没有得到同时代前后其他曲家的"追认"或"传袭"。不过,此说出现在正德、嘉靖间,而此时戏曲的外部环境较明初几十年前,已得到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南曲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与此相应,"洪武赐曲"被李开先提及,不仅透露出嘉靖间北曲曲本流传稀少的事实,也反映了正德、嘉靖间北曲进一步衰微时,部分文人为维护北杂剧、散曲等音乐文学的社会地位所作出的努力。"洪武赐曲"虽不可信,但它对于现今研究中国戏曲史(尤其是明代戏曲史),仍不失为一个透析明初至明中叶戏曲(乃至俗文学)变化发展的重要文化视点。  相似文献   

9.
福建"作场戏"又称"阔公戏",乃是向地方神张大阔公祈福祝保的宗族祭祀演剧,目前仅存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丰场"与永安市槐南镇槐南村"人场"仍搬演。作场戏演出时,阔公与田公各司所职,各显神通。阔公神舆及香炉坐镇后棚,作为乡里宗族祭祀仪典中受享香火的主神;而子弟以"肉身"妆扮变身为田都元帅,在祭祀仪典中作为神灵化身"尸",甚或再手捧田公神像,或是与郑二连袂,以"双重"灵威坐镇前棚为场主,发挥戏神的职能神通。而作场戏以"祈丰保民/禳灾祈福"为戏出核心主旨,组合串连为"杂剧群"戏出结构,展示宗教科仪、歌舞、科诨与武术杂技等多元演剧型态,呈现兼融神圣祭仪与世俗娱乐的演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关于《风月锦囊》性质的几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最早的戏曲摘汇本《风月(全家)锦囊》,重刊于嘉靖三十二年,其性质实为明初以来南曲曲唱渐次发展到嘉靖时的舞台荟萃,从而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南曲戏文的发展,这一过程实包括教坊正声的衰落、民间新声的兴起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交融。可以说,该书之编选,无论就编撰之内容、范围还是其宗旨而言,与稍前或同时之《雍熙乐府》等曲选都相映成趣。后者透露了正、嘉间曲唱领域追慕两京教坊正声、复古尚雅的倾向;前者则重今尚俗、积极摘汇地方新声,而诱露出当时演剧领域更具生命力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的市易法及其对外贸易法律中,主要体现出对国家私营商业活动"恶其盛又恶其衰"思想,因此他用"市易务(司)"及其牙人对商品进行价格遏制,控制垄断和加强朝廷对商业领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罗燕 《文化遗产》2010,(4):74-81
清代宫廷承应戏的演出十分频繁,这些承应戏在最初都是为了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朝廷重要庆典等筵宴场合而专门编写的,可统称为"节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存清宫承应戏的表演本和清升平署有关演剧的档案,以探讨节戏在演出中所呈现的仪式性特征,以及这些仪式背后所具备的宗教性、习俗性甚至政治性色彩。  相似文献   

13.
雅托噶为蒙古族传统拨弦乐器。《华夷译语》注作"牙土罕",亦译作"雅托噶",实则指蒙古筝而言。雅托噶在蒙古草原上流传的时间大约可追溯到13世纪初或更早一些。《元史·礼乐志》云:"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蒙古汗国、元朝时期,朝廷、民间和军队中已经开始使用十三或十四弦的筝。南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弹大宫乐等曲。"可见雅托克自元以来一直为蒙古宫廷俗乐的主要乐器。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由于架阁制度的出现和史馆组织、修史制度的完备,再加以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所以宋代在利用档案记述史迹方面有了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官府各种编修机构之多,档案编纂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代所没有的.在宋代朝廷的各主要部门都设有编修机构掌管编撰工作,中书省设有编修条例司,主编中书省的各种条例.为了汇编公布朝廷的敕令,还特设敕令所,为编修皇族家谱设有玉蝶所.此外,还有日历所、会要所、实录院、国史院等各种机构,分别从事各种史籍的编修,尤其是日历、会要、实录的编修.在日历编修中,除依据史馆存贮的起居、时政记外,还要博采朝廷各官府的大量档案.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到国家祭祀政策的影响,明代民间祭祀活动大体呈现为从明初沉寂到中叶渐盛的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南戏剧本文献、戏台文物以及现存地方南戏遗存之状况,推论出:明代前中期,南戏祭祀演剧较为活跃,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里社祭祀向宗族祭祀的演进,南戏祭祀演剧呈现出娱乐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既有专门的仪式剧,也有融仪入戏的娱乐剧,两者交相影响,共存兼融。而明代南戏道德伦理剧的兴盛,也与祭祀组织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代藏书家兼出版家鲍廷博秉承"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辨证地处理了"散"与"聚"的关系,所藏之书多为宋元善本,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底本。他选择藏书中的精品,刊刻成《知不足斋丛书》,为清代丛书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7.
车文明  李筠 《文化遗产》2023,(4):71-78+159
先秦以来,长邯古道成为沟通晋东南与冀南两地的官道、贸易路线和移民通道,加强了两地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沿线村镇的形成和演化。南垂村位于长邯古道沿线,是典型的商贸型古村镇,明清以来,商贸繁荣,商铺林立,村落规模渐渐扩大,发展成为南垂镇,成为上党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镇、古镇。现存的清代建筑玉皇庙及其戏台,在上党地区别具一格,2021年8月被定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此戏台未被《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等书收录。上述珍贵的文物遗存对我们进一步探析古道驿站、商贸活动与赛社演剧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探索戏曲传播与农村的演剧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深入研究礼乐,先后作《十意》、《礼乐志》等,对东汉及其之前的礼乐制度进行了全面总结,推广了儒家的经学,对于西汉时期以来礼乐主张进行了传承与发展,为后世礼乐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鸿姝 《兰台世界》2014,(1):146-147
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深入研究礼乐,先后作《十意》、《礼乐志》等,对东汉及其之前的礼乐制度进行了全面总结,推广了儒家的经学,对于西汉时期以来礼乐主张进行了传承与发展,为后世礼乐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研究中,戏剧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1912中提出"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与英国剑桥学派学者简·艾伦·哈里森在《古代艺术与仪式》(1913)提出的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较大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类表演学理论对"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说提出商榷,认为仪式和戏剧并存于原始宗教活动中,历时上难分先后,戏剧与仪式的分离可以从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加以区分。从人类表演学的角度看,我国春秋战国以前巫术、祭祀、礼乐的文化变迁中,蕴涵了戏剧的起源与形成。人类表演学理论有助于戏剧起源问题的深入探讨,但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无法彻底解决戏剧与仪式如何渐进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