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选本是研究剧目传播、接受、演变和戏曲史发展的重要文献。明末四种戏曲选本《缠头百练二集》、《乐府名词》、《乐府争奇》、《万曲合选》,遴选单折剧曲数量较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由于庋藏于国内藏书机构,较少被人利用;各种专业辞书虽有介绍,也言之甚简,难窥全貌。本文详加叙录这四种明末戏曲选本,并对其重要剧目予以考述,揭示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代戏曲选集《乐府玉树英》、《乐府万象新》和《大明天下春》是俄国汉学家李福清教授在欧洲访书时的重大发现,经过李平教授整理、合编为《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以下简称海外孤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3年)。这批在国内久已佚失的戏曲选本的发现和结集出版,为戏曲研究  相似文献   

3.
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原本在流传过程已经亡佚,今本可能是元人从《乐府诗集》中辑出.由于句读误断的原因,今本尚有若干失辑的文字,这些文字就保存在《乐府诗集》中.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在毛晋刊本及其衍生的其他刊本之外,至少还有两种明抄本存世.持校毛晋刊本与无锡市图书馆藏明抄本,可见明抄本保存不少异文,具有相当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4.
华夏音乐“主声”汉代乐府之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浩 《兰台世界》2015,(9):98-99
汉代乐府音乐是继先秦《诗经》后出现的又一次中国古代音乐的大汇集。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改建乐府,推动了乐府音乐的繁荣。面临内忧外患严峻形势的汉哀帝不得已裁撤乐府,却客观上促进了乐府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乐府群玉》增订与残缺情况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类聚名贤乐府群玉》选录小令的情况,可以推知它存在增订的情况,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钞本及其后的各种校本,当源于增订前较早的版本;增订本早佚,《乐府群珠》保存了增订本的部分面貌,尤其是不同于今本的部分格局。《乐府群玉》选录贯云石等人的小令甚少,但并非残缺所致。此外,今本有三处具体可指的残缺之处;卷三、卷四是否存在残缺均有可能。这些都纠正了隋树森校订本前言对该书残缺情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西汉乐府职能新考——兼述减省乐府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乐府不仅管理着音乐,还负有管理舞蹈、百戏的职责,乐府负责朝廷典礼以及娱乐场合的歌舞音乐杂戏的采集、改编、演出工作,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管理部门.乐府还负责在上林苑组织、承办招待外使和归降夷狄的大型演出活动.乐府大量演四夷乐与俗乐以及举办大型招待外使夷狄的演出活动,使郑声施于朝廷"且"民力屈,财用竭",这是西汉朝廷减省乐府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琴 《晋图学刊》2005,(4):92-94
绝句是我国古代诗体之一。它短小精悍,尺幅千里,字少而旨深,语约而意远,在古代众多诗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也颇受诗选家的青睐。历代出现的绝句选本和研究撰述不少,其中选唐绝和探索唐人绝句诗艺的专书较多,自宋至今,出现过不少影响显著、价值较高的选本。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古典诗歌绝句系列》丛书力图通过选本的形式整体反映唐至清代绝句创作的概貌,向读者介绍、推荐古人绝句精品,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学术工程。这套丛书对于进一步推动古代绝句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已经读到该丛书的《唐人绝句选》和《宋人绝句选》二书。前不久,…  相似文献   

8.
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清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与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对古典戏曲存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整理,给戏曲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由于明清史料浩繁,汇编时有遗漏。笔者把读书之时遇到的剧目与庄一拂、傅惜华剧目书进行核对,发现了一些未被收录或收录有误的剧目,这里把其中比较清楚的剧目予以考订,给从事剧目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茂倩是官宦子弟,即当时的太常博士郭源明(源中)的儿子,山东莱州通判、侍读学士郭劝的孙子,编撰了著名的《乐府诗集》一百卷等名作,其解题考据甚是精博、深奥,至今仍然颇受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是,音乐艺术文化也同样处于转折阶段。郭茂倩是这一音乐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多年音乐和诗歌研究,编撰而成了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乐府诗集》。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2010,(3):39-51,157-158
日本现存的两种《传奇汇考》抄本,是值得重视的文献。它们对于研究清代以来戏曲文献的流传,对于研究现在的《曲海总目提要》的形成,对于探讨近代中日两国戏曲研究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这两种抄本进行了文献学的研究,对认为《传奇汇考》、《乐府考略》和黄文旸的《曲海目》没有关系的看法提出了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是戏曲目录的萌芽时期.本文揭示戏曲目录的早期形态,并全面解析唐宋官私目录和戏曲文献的关系,剖析戏曲目录产生的源流.重点分析了宋末《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对戏曲剧目的著录及其对戏曲目录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采访心得     
戏曲节目在中央台文艺广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现在播出的戏曲节目,在整个文艺节目中占22%,播出的剧种有七、八十个,剧目近千个。由于戏曲剧种繁多,剧目丰富,流派纷呈,唱腔百花齐放,成千上万的听众的欣赏要求又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一种“现在请听”的简单报题的播出形式就显得单调乏味了。为了满足听众的欣赏要求,30多年来,中央台戏曲组的几代人创造了不少生动活泼的节目形式,设置过几十个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的专栏节目。这些节目有的是单个的,有的是连续性的,有的是系列性的。比较受听众欢迎的有《京剧常识》、《听戏谈戏》、《戏曲专题节目》、《演员与听众》、《戏曲舞台上的年轻人》、《戏曲选  相似文献   

14.
《古文观止》是清初吴楚材、吴调侯两人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上起东周,下至明末,其选辑文章222篇。选材广泛,能照顾到各种文章体裁的多方面的艺术风格。“观止”二字出于《左传》: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汉乐府、周民歌之后,人民口头创作的又一重要的民歌艺术形式,其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南北朝乐府民歌曲辞的音乐性进行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6.
《宋书·乐志》在著录歌诗的时候,虽然没有记载完整的乐谱,却别具心裁地运用了以字记声等特殊方法,务求从歌辞、音乐两个方面全面保存历代乐府歌诗的原始面貌,让后人得以窥见汉魏六朝乐府歌诗的某些音乐要素和表演细节,在传世典籍中堪称首创,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欣 《采.写.编》2018,(2):178-180
戏曲的舞台传播就是戏曲通过一定的演剧场所而当场进行演出,以直接诉诸观众的一种传播形式.《汉宫秋》诞生伊始,便活跃于戏曲舞台,被广泛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敷演至今.在近代,《汉宫秋》还被搬上话剧舞台.漂洋过海,走上了西方戏剧舞台.通过舞台戏曲表演,不仅是《汉宫秋》有效的、重要的传播方式,更可以挖掘其中被忽视的意义,进行二度创作,赋予此故事以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升和丰富《汉宫秋》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蒋星煜所著《中国戏曲史钩沉》中《范文若的生平与<博山堂三种>》一文出现了四处学术错误与论述偏差,笔者通过对《博山堂三种》原刊本研究、对《南词新谱》、《玄雪谱》、《歌林拾翠》、《媚幽阁文娱》等明末戏曲及小品文选集的辑佚与比较研究,对蒋文中的错误与偏差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9.
从1907年4月到1918年1月之间,《申报》曾陆续发表传奇杂剧十七种。查检已出版的有关近代传奇杂剧的曲录曲目和工具书可知,《申报》所刊传奇杂剧绝大多数是以往曲目著作及有关工具书未曾著录、未为人知之作。揭示它们,必将丰富近代传奇杂剧剧目和有关戏曲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付琼 《兰台世界》2010,(3):64-65
在清人所编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中,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最为流行。兹就近年所见《唐宋八大家类选》的七种版本加以叙录,以为拾遗补阙之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