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雷鸣 《传媒》2021,(14):84-87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分析融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将融媒体技术深度融合思政教育全过程,打造传播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强化监督管理,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融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融媒体+思政”育人模式,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结合融媒体多元化、互动性、个性化内容推送等特点,构建思政教育最大的共识圈,打造强大的思政育人品牌资源矩阵,做活做实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履行教育职责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推动高校地区的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博客作为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博客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博客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而网络环境也在不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阎志坚 《传媒》2015,(10):23-24
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刊物,自1999年创刊以来,主要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求高等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这一指导性文件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化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全新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原理,提出借力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效果,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张宏天 《传媒》2018,(15):75-78
媒体融合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多变、传播速度更加迅捷的生态变化,利用好媒体融合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这种全新的教育生态下,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坚持正确的方向引领,创新融媒体传播平台,构建与媒体融合发展相一致的"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校党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高校应充分认识政治理论课的党建功能,通过创设良好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更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级各类高校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
王冬冬 《今传媒》2023,(5):151-153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分析了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要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式,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5,(3):36-37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王双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7875161506102015-03 55.00王双群所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例)》是一本系统讨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著作。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坚持将内在机理的分析与外在机制的探求结合起来,在系统阐发培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进步升 《大观周刊》2012,(24):29-2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学实践,一要在所有在校大学生中开设,是通识课,是施行政治教育和良好品德教育的基础性主干课程;二是这种教育,要在不同专业和知识准备的学生中实践教育理念,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要遵循科学性、灵活性、系统性、开放性原则,并从教学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四方面进行路径探析。  相似文献   

13.
何帆帆 《大观周刊》2013,(1):205-2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仅以“情景式”、“体验式”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例,通过对它们的详细阐述来说明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机遇和挑战,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系统建设及其教学运行程序,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在高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郭君 《采.写.编》2016,(4):139-140
手机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手机媒体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从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率的角度,就手机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就强化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影响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现代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必不可少的渠道。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现代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渠道,进而形成了新的媒体教学环境,给高校政治课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所以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推广和应用新媒体的责任及义务,而新媒体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因此,作为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老师,必须要积极探索教育工作上的新路径,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更好地抓住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融合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杨红 《大观周刊》2012,(25):178-178,17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科学把握课程的内容。更要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文章从心系学生,尊重主体意识;改进教学方法,调动主体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确保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地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针对这一问题,邹礼玉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地方高校通过强化监管力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技能进行培养,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达到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同时,作者特别指出,新媒体拥有极强的数字化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法与思维方式,这对于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也正因如此,在新形势之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发展和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特征,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诸如: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高校思想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