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是世界经济、科技更加迅猛发展的年代,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年代,在这种年代,教育教给教育者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此,21世纪人才培育的模式将朝着会生存、善学习、  相似文献   

2.
发刊词     
1999年,将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重要一年,将是中国人民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50周岁华诞,迎来澳门回归的盛典。新的一年也将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教育界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努力。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在教育部领导的关心下,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直接指导下诞生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作为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宣传园地的一个新成员,将始终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国际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正处在世纪交替时期,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种种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世纪90年代诸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各显其能,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以迎接21世纪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     
1999年,将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重要一年,将是中国人民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50周岁华诞,迎来澳门回归的盛典。新的一年也将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我国教育界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努力。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在教育部领导的关心下,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直接指导下诞生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作为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宣传园地的一个新…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科学技术发展将更加迅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动地迎接21世纪挑战,已成为摆在同仁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将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综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21世纪教育将具有七个基本特征: 1.教育将更加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及自我完善;2.教育将显得更加重要而先于经济和其他一切事业的发展;3.学校教育将着重于培养学生能力并教会他们如何去寻觅知识;4.教育将  相似文献   

7.
胡玲琳 《上海教育》2001,(17):48-48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以及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国际社会、经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也将更加剧烈,这些走势必将影响到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基础教育应做出相应的创新与突破:第一,在教育理念上,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教育理念是时代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时代精神是发展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应以开放性的态度来理解,从国际背景、全球化角度来把握教育的发展与动态,吸纳他国自由、竞争、创新等观念,内化到21世纪基础教育的人才素质培养中,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创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世界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共识。二十一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教育与社会将会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高等教育主要是以知识传递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体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世界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共识。二十一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教育与社会将会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高等教育主要是以知识传递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体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深化高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纪交替的之际,把一个什么样的高师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高师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急需回答的时代命题。一、21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对高师教育的要求1从国际看,在新的世纪里,国际间的竞争将更加剧烈。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教育特别是作为培养教师母机的高师教育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下一个世纪的高师教育将有如下特征:一是高师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将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广深的特殊功能;二是高师教育的改革将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对全球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人类的发展将比今日更加文明、更加进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基地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也将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望未来,有必要简单追溯一下我国高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跨世纪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世纪之交许多国家都明确提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要求,把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迎接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国家教委1996年3、4月间正式推出并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把一个体制和布局更加合理、效益更好、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高的高等教育带进21世纪,为保证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强化高校中教学管理这一薄弱环节,已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从2000年到2009年如何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学们都知道,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明年将是21世纪开始的第一年了.那么,对世纪的年代怎么称谓呢?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年代”的解释是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丸”的十年.于是称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引日是周世纪SO年代.称1990年1月1日——1999年12月引日是ZO世纪叨年代.称ZO10年1月1日一一219年12月对日是对世纪10年代.那么从2000年1月1日——Zop年12月引日这十年,显然不是想象中的21世纪Ic年代,也不能套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称作对世纪零十年代.它是ZI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第一个年代,即是对世纪最初…  相似文献   

14.
高亚平 《学周刊C版》2010,(3):137-137
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个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创新意识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六种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创新教育必定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地质类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也在师生的广泛范围内开展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问题的讨论。这对面向21世纪,如何把一个结构更加合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高的地质高等教育带进21世纪,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科技 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过两年多,我们将步入21世纪,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一个世界?中国面临的是何种机遇和挑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们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一、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 1.科技发展迅猛,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转化速度和规模更加迅速和宏大。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北美日报》载文,美国教育今后可能出现10种主要趋势: 一、进入21世纪时,教育将成为公众议事日程的主要项目,教育继续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二、由于采用了各种新技术,加上家务、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将使人们有更多的时  相似文献   

18.
六、21世纪是教育观念大变革的世纪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年,我们曾有过一个21世纪的大讨论,几乎各个行业的专家都有一个对于21世纪的展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当时的看法则是:21世纪是教育革命的世纪。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的世纪。社会是学习化社会,教育是终身教育。随着我国社会走进现代化。我国的教育体制通过不断改革越趋向合理。越体现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将成为中国人的新观念。成人教育将适应成人学习的需要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试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站在世纪交替的路口,时间的指针马上就要指向21世纪。这将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转换,而更重要是人类发展方向的转换。把什么样的中国、把什么样的中国人带入21世纪?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要把一个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同样强大的、崭新的中国带入21世纪、要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在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我们除努力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使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外,还必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寻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发展。1996年10月10日,一个富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精神文明文件”——《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