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对战国诸子的论述是诸子学史中的重要材料,其中蕴含了刘勰对诸子各派的深入认识,这需要结合其对偶的结构才能把握。历来论诸子的材料可分阔论类和简论类两种,刘勰本段以骈文论其学术则兼顾了以上两种体式的长处。另外,刘勰在诸子之学兴起的问题上更倾向于时势说,在分析其学术特色时考虑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具体阐述时称“子”而不称“家”,这是其子学观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散文中存在着两种文化差异。儒家文化孕育于史官文化的土壤,道家文化成长在巫卜文化的沃野,由于这两种文化所处地域各部落原始崇拜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环境,加之学术承传的相异,个体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阴阳五行──诸子前的“原初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是从原始宗教巫术意识中蜕变出的诸子前的“原初哲学”,是最初的哲学突破。阴阳是“二极结构”的世界观,五行是对事物要素的分类。在阴阳五行中理性的追求与原始的神秘同处一体,类比与互渗是其思维的基本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哲学资源又被诸子所吸纳、解构成为传统哲学的构成因子,从而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及整个传统文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要略》与近世章胡诸子学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要略》首次从外缘方面探讨了诸子缘起之历史实相。20世纪初叶,章太炎作《诸子学略说》等,重提刘、班旧说。而胡适则因《要略》之言,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驳章太炎之说。章胡的这种学术史言说均具有创立中国新的学术范式的意义。这至少说明,任何一种建立中国近现代学术范式的努力,都无法漠视十分丰富的中国传统学术资源。这是胡适钟情于"清儒家法",章太炎诸子缘起说虽遭批判,但其诸子学仍大行于世、并仍能于近现代学术建立有所贡献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龚自珍借助周秦诸子,力倡革新,尤以《宾宾》篇为最显。龚阐释告子“性无善恶论”,涉及判断定义和质能、道器、体用等对待性范畴。讲求诸子与经书的联结是为经世所用,而“抱小”是架起经学与诸子的桥梁。钩沉古史是为了建立某一逻辑范畴,“宾宾”之论就与钩史有关。钩史将学术发展和历史演进都归结到名实和主宾逻辑关系。此外,还借学西学来发展诸子学,以回答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凡此种种,可谓龚自珍确立了近代诸子学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诸子平均析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子平均析产方式是我国传统的分家方式.宋代诸子平均析产有两种具体方式:一为多次性析产承户方式,二为一次性继产承户方式.析产过程以平均为原则,两宋时期已经有较完备的分家文书,但现存的文书原件极少.  相似文献   

7.
作为商周以来的两大知识系统,王官之学和诸子之学并行不悖,在刘勰看来,诸子之学对经学起辅助作用。刘勰认为,"博明万事为子",诸子思想所及范围非常宏阔,他们对天地万物都有所思考,相对于正统的王官之学,诸子之学最富于生命活力,其理论的创造力及思想视野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宏阔;子书是"入道见志之书",君子处世,志在树德建言,芸芸众生之中,只有英才特达之人靠自己的文章著述而建不朽之业;子学体现中国文化理性的光芒,也有深厚的诗性特色,诸子之学,集理性与诗性于一身,呈现出中国古代学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从对子书的推崇及其人生志向来看,刘勰是想把《文心雕龙》写成辅佐圣人之学的子书的。  相似文献   

8.
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才刚刚起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不可避免会出现或者潜藏着很多的问题。艺术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不只是改变音乐、美术、舞蹈与戏剧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然而我们不难看到现在很多的艺术综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诠释的“综合”理念,即:听首歌 看幅画 朗诵首诗歌=综合课;或者变成看段芭蕾舞剧《天鹅湖》后听首周杰伦的歌再让大家各抒己见,谈笑风生,于是老师学生皆大欢喜。这种综合艺术课很容易走向形式上的综合,成为  相似文献   

9.
“诸子出于王官”论是学术史上的重要论题,也是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之一例。从内容上考察,此说实为比附之谈.“诸子时代”与“王官时代”的隆替是社会大变动的产物,王官之守与诸子学术间虽有相似性,却不可能有一一对应的师承关系.结合两汉的社会政治思潮来考查,则不难看出,“诸子出于王官”论是刘向、刘歆父子对诸子学说所作的折衷于政治的评判,是其时代政治思想在学术分类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虚构故事:先秦诸子论说文的一种说理方式周须勇按通常的文体观念,论说文应讲事实、摆道理,论证要真实可靠。可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却有一种特殊的论说方式,就是虚构故事以明理。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最先成为显学的是儒、墨。在儒、墨...  相似文献   

11.
杨义先生近年来的诸子学研究显示出其深厚的学术功力,并已经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韩非子还原》不久前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四部著作新意迭出,论证扎实。四书采用了"全息"、"生命"、"还原"的治学研究方法,从身份确认到思想脉络,从文本考辨到文学特色,杨义先生对于先秦诸子研究中的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一个或者几个,而是一连串的综合性学术问题,有的是千百年来聚讼纷纭的疑难命题,有的则是前人很少或者几乎是没有关注过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甚至都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的"超级命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得到推进与解决,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先秦诸子,破解中华文明源头的文化密码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在对先秦诸子研究过程中,杨义先生始终坚持"大文学观"的治学思路与学术实践,可以说这四部书是其一贯的治学理念在诸子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战国诸子之学不仅受到周代传统王官之学的影响,更注重从民间资源中汲取智慧的养料.民间智慧对战国诸子之学的影响随着战国诸子学术自身的发展而日益重要,这种影响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战国诸子著作中各类叙述性材料的具体比例,也对战国诸子学术精神风貌的最终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付敏 《考试周刊》2012,(37):156-157
现代大学内部存在着两种基本权力形式,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基本权力形式从定义到权力模式、权力结构、权力性质都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通过谋求两种权力基本形式存在的方式,以及协调这两种权力之间的关系,实现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大学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张岂之教授曾以东汉儒家的发展为例,提出:“东汉时期儒学以两个途径吸取了早期儒学即‘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一个是融合百家之学的精神,另一条途径就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汉代起,经学便成为儒学基本思想学术内容的主要构件。此后,经学就如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一样,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学术形态,跻身于学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汉代经学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王继训教授的《汉代诸子与经学》独辟蹊径,以汉代经学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15.
轴心时代是伟大的,至今人们依然生活在轴心时代的影响之下。在当代文化建构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建构一种具有适用性、丰富性和时代性的主流人格。为此,人们需要回首借鉴诸子时代的文化创造,通过鉴读诸子来建构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服务于当代主流人格的建构。诸子鉴我的基本思路是,面对诸子的分裂,人们积极整合之,于整合中对话、关联与融构,以服务于个体自我的建构。对话、关联与融构,是诸子鉴我的基本方法。同时,诸子鉴我还应当注意摆脱一些思维方式上的束缚,而换用一些更好的思维方式,如多元立体思维方式等。例如,儒家推崇道德,道家推重自由,于此两种思想倾向之间,人们可以使之发生对话、关联,得出道德应基于自由、自由应遵循于道德等新的价值判断,这类新的价值判断对于当代个体的自我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子学”     
“新子学”的概念,具有一般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不同的层面。从一般意义上说,“新子学”主要是相对于“旧子学”而言的。它一是要结合历史经验与当下学术理念,在正确界定“子学”范畴的前提下,对诸子学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将无规则散见于各类序跋、笔记、札记、史籍、文集之中的有关资料,予以辨别整合,聚沙成丘;二是要依据现代学术规范,对原有的诸子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辑佚、钩沉、辑评、校勘、整合、注释和研究;三是要在上述基础上,阐发出诸子各家各派的精义,梳理出清晰的诸子学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推动“百家争鸣”学术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格局,诸子学派纷纷借助具有影响力的孔子来宣扬自己的主张。在此过程中,先秦诸子从本学派的学术主张出发,对孔子的引征形成了颂美型、批判型、交叉型三种不同的情感类型。与先秦学术由争鸣趋向统一的发展轨迹相似,先秦诸子对孔子的引征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情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趋同。这种引征实践对孔子形象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提升了孔子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现代新儒学的研究风行海内外,而非儒学派则被忽视。罗检秋新著《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以道、墨、法等非儒学派为中心论题,可说是弥补了当前学术研究中的不足。综览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该书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从历史根源来解释近代诸子学兴起、发展的历史终极原因。近代诸子学能纵横捭阖,承前启后,首先是传统学术自身嬗变的结果,从宏观脉络上追溯了清朝前期诸子学的内在变迁以及儒学和诸子学由对立到调和的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兵家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子流派;历代受班固《汉志》的影响没有把它划人诸子学范畴,但从历代目录著作来看,兵家著作基本上作为子部书来著录,反映了传统学术对兵家诸子学性质的肯定;兵家研究应纳入到诸子学研究范畴,建立完整的诸子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儒学和诸子学都是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本的内在要素,长期以来尊"儒"斥"子"的文化政策使得诸子学沦为"边缘学术",其学说的合理性并未得到承认.乾嘉时期,在考证学的推动下,诸子学研究逐渐兴盛,诸子学有了回归学术主流的契机;道咸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和晚清社会危机的出现,儒学受到广泛的批判,在思想一统世界瓦解中诸子学迎来了复兴.诸子学的兴起和历史地位的改变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学统重建的趋势.而清代考据学在诸子学的兴起中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