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岚 《大众科技》2008,(12):172-173
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体现了对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重视,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中介语产生的原因、特征、发展阶段,并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并随着语言输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向目的语靠拢.但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习者的外语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石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学习者目标与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探讨了中介语石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石化现象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讨论石化现象的定义,然后介绍其分类及成因,并指出其对外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唐爱莲 《科教文汇》2012,(11):120-121
本文从外语教学语境与自然习得语境差别入手,结合二语习得过程研究和中国课堂输入输出模式及学习者中介语发展水平,分析外语课堂语境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施志媛 《今日科苑》2007,(14):204-204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外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分析中介语石化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口语教学中如何减少中介语石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僵化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可能产生于由学习者的中介语向目的语过渡的任何阶段,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英语教学为例,如今语言僵化现象已经极大地引起了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兴趣,找出语言僵化产生的原因成为了语言学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对中介语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石化,作为中介语特征之一,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此作了深入地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启示作用。就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就此提出减少石化现象出现的一些对策,旨在帮助二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淑君 《科教文汇》2010,(13):127-127,129
针对中介语体系中的石化现象,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中介语的石化能从不同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丰富启示。教师要提高对此现象的关注度,促进大学英语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介语体系中的石化现象,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中介语的石化能从不同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丰富启示。教师要提高对此现象的关注度,促进大学英语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0.
牛琼 《科教文汇》2009,(16):138-138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和最近发展区(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两个概念的联系。进而阐述它们之于中介语的意义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笔者认为维果斯基(L.Vygosky)的最近发展区和Krashen提出的i+1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但两者考虑角度、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目标和结果,后者是方法和手段,两者都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断前进变化的,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5):149-149,132
中介语理论是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出发,结合其语言环境,创造性地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即学习者自己构建的一种在母语和目的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这种过渡性的语言既非母语,又非目的语,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在产生这种语言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一种区别于母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的"中介文化"。关注"中介文化"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二语习得理论的中介语是否存在石化现象一直是外语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对于英语专业而言,词汇学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词汇教学策略和形式的僵化必然导致词汇学习的石化现象的产生。因此,本文将从中介语石化的成因、英语词汇教学的新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对未来的英语词汇教学产生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牟宜武 《科教文汇》2008,(9):107-108
意义协商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还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出,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并注意到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二语习得。意义协商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选择及任务的组织方式对意义协商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执行任务的小组成员的外语水平差异对意义协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意义协商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还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出,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并注意到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二语习得.意义协商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选择及任务的组织方式对意义协商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执行任务的小组成员的外语水平差异对意义协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钱慧华 《内江科技》2007,28(12):20-21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变体,是学习者的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简单回顾中介语的概念、特性和成因,结合实证调查,分析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中介语错误现象和原因,由此探讨减少中介语中的错误“石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罗雷  黄敏  苏曼 《科教文汇》2011,(32):170-170,175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目前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中介语的翻译语料为基础,以学习者中介语的语篇、语用、学习策略等为研究本体,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地研究并揭示汉英中介语在英语学习者提高翻译技能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晓静  韩力江 《科教文汇》2008,(35):157-157,161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介绍了中介语的特点、石化现象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学习策略近年来受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广泛关注。学习策略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二语学习者个体差异而且对二语的教和学及其理论建构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作一些探讨,并指出加强学习策略训练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浩文 《科教文汇》2011,(32):127-129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母语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交际压力等。针对导致石化现象的因素,可以通过如下途径防止石化的产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优化课堂的语言输入,提供多种语言行为策略,展开英汉对比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激发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提高外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贺双燕 《科教文汇》2011,(31):112-113
本文着力阐明中介语理论及其石化现象,分析石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几种减少石化现象的可能途径,并得出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对二语习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