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没有人能忽视萧乾在文学和新闻上的成就。因为记者式的观察、敏感和亲身体验,使他写的小说和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由于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写的新闻作品,则更具叙述性、哲理性和艺术性。 萧乾3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然后从文学走向新闻,受聘于《大公报》,在那里开始他的记者生涯。“二战”期间,他在欧洲7年,经历了伦敦轰炸、诺曼底登陆、挺进莱茵河、纽伦堡审判等传奇般的历史时刻。作为这场大战的战地记者,他凭借自己敏锐而细腻的眼光为读者奉献了一篇篇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新闻特写。  相似文献   

2.
吴十洲 《出版参考》2009,(12):39-39
萧乾无疑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从没有放弃过他的文学创作。他说,我感觉的愁远深于他们,我愁的是这迷离扑朔的生命。在从事新闻工作的日子里,他撰写并出版了多部中文和英文小说。人们赞扬他在早期新文学运动中的贡献,公认他是当时京派小说的主要作家之一。他去世后,对他怀有深厚好感的英国人对他的文学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英国《泰晤士报》1999年3月31日的报道中写道:“萧乾是中国战前最优秀的文学天才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爱 《新闻三昧》2007,(6):55-56
四、用文学笔法写新闻特写萧乾一生中从事过多种文学尝试,小说、散文、翻译都很有成就。然而他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撰写并出版了多部中文和英文小说。所以,根植在萧乾身上的文学素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他的新闻写作,留下深深的文学印迹。从一开始,他就无意识地偏离了传统的客观性新  相似文献   

4.
杨帆 《军事记者》2007,(6):65-65
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的新闻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同时,他也是少有的几位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战地报道的中国记者,他的新闻采写风格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京都访萧乾     
不久前,文汇报记者沈吉庆在北京访问了著名作家萧乾。萧乾以文坛前辈的身份向沈谈论了他对新闻、文学、艺术的深邃见解。《京都访萧乾》一文,详细记述了萧乾的这次谈话,已经萧乾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6.
空军某部新闻干事颜新文,确是位搞新闻的人才。在军内外报刊上,时常可以看到他写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作品。从军18载,他从文学爱好者、业余报道员、师专职新闻干事到军区空军专职新闻干事一路走来,壮怀激越地为当代军人放歌。他发表各类作品1800多篇,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7.
高坚 《新闻世界》2009,(11):126-127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新闻工作者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新闻领域。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的交相辉映给两大领域带来了繁荣璀璨的景象。尤其是这一文学形态对新闻领域的渗入,使新闻报道从内容和形式上变得更加饱满和风韵。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区分新闻典型与文学典型,使之更好的在各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文学联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的需要。一位资深记者曾经说过,没有文学修养的记者不能算是个好记者。在此,我想就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借鉴一定的文学手法来进一步表现新闻的美学价值,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文化品位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审美在文学修辞的向度内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扩张,使新闻文本呈现出一定的文学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表现在新闻的语言修辞上,还表现在新闻文本的叙事修辞以及情感修辞上,文学修辞使新闻文本在审美上荻取了充满生机的生存詈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生枯燥,文学讲究形象、典型;新闻要人们知道某一件事,文学要征服读者的心。在新闻中引进文学的语言和构思。可令新闻充满激情,从而增强感染力,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人的力量。这正如一片混交林,不同的树种互补所需的营养,会比单一品种的树林长势更好。好的新闻素材正如一只原始的牛角、一株旷古的树根,一块君子喜悦的石头,仅以原貌示人固然也弥足珍贵,而一俟注入了雕琢者的情思,便会发散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有了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新闻中文学手法的应用便可以收到这样的效果。有人说,记者这一行当,出门跌一跤,也要抓一把…  相似文献   

11.
张永强 《新闻窗》2012,(2):108-109
新闻作品能不能具有文学性?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新闻会不会影响新闻作品的真实性?较长一段时间,一提到文学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似乎就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以为文学把引入新闻领域,新闻就难以真实。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偏见。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观察,笔者认为,具有文学色彩的新闻作品,更能生动感人,并且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闻传媒事业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新闻写作也应同时发展,新闻作品在保证对事实的严谨报道之后,也应对新闻美学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作为应用文的一种,借鉴文学写作的手法是新闻写作的一个良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姜婷婷 《今传媒》2016,(11):132-133
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这得益于他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主动记录历史,为无名者立名和以文学入新闻.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记者、作家萧乾百岁诞辰.我回想起了他。大师风采令人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武汉黄鹤楼重建落成。武汉邀请全国一些学者、专家、书画家来黄鹤楼举行笔会。世界著名的老记者、卓有成就的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作为贵宾应邀前来参与笔会。我是湖北的记者,时任六届全国人民代表,也应邀敬陪末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他。  相似文献   

15.
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与文学的结缘由来已久,在我国报业初创时期,即在新闻纸上给文学辟出一块地盘,称之为副刊。如当时京沪报业有名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建立了功勋。当时副刊上发的多是一些纯文学性的文字,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女神》等;也不时发一点颇具文采的政论性文字,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发表于文学副刊之上。这说明,很早以来,我国的老报人就十分重视新闻与文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文学有非常相近的地方,也有完全相反的地方,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新闻和文学就像男人和女人,在性别上完全相反,但又都是人。新闻报道为了向深度和形象化发展,不得不借助文学手段。本文分析了新闻与文学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表述了笔者对文学手段如何在新闻中运用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先做些蹩脚的比喻:在生活面前.新闻是摄像机.文学是五彩笔;新闻是事物的原生态,文学是事物的深加工;新闻是嘹亮的清唱,文学是浑厚的和弦……它们有着各自的状态和舞台。然而,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相互独立的同时,又兼容你我,难以分割。诸如.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作家怎样超拔浪漫、想象丰富,其本质都与生活的影像叠印在一起——这与新闻相类:新闻中的美文,也绝不会简单粗糙地传递一个事件本身.而要尽力使文章圆润鲜亮——这与文学共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体裁的特征.相当程度上在“真实”与“艺术”的链条中携起手来。而所谓“新闻文学”正是主张在新闻创作中要充分利用文学手段,使之达到“真实”与“艺术”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成为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新闻写作属于应用文的写作,与文学写作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追寻新闻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新闻写作是从文学写作中脱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的一种特殊文学写作方式。因此,文学技巧可以巧妙的应用于新闻写作中,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语言色彩有着很好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进行了论述,对创造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巴金在晚年写的回忆性文章中曾特别指出:"我一直被认为是作家,但我也搞过较长时期的编辑工作."[1]与巴金相知甚深的作家萧乾也回忆说:"谈巴金而不谈他惨淡经营的文学出版事业,那是极不完整的.如果编巴金的<言行录>,那么那十四卷以及他以后写的作品,是他的‘言',他主持的文学出版工作则是他主要的‘行'.因为巴金是这样一位作家:他不仅自己写,自己译,也要促使别人写和译;而且为了给旁人创造写译的机会和便利,他可以少写,甚至不写."  相似文献   

20.
娱乐评论要注重新闻要素、文学要素和娱乐要素。具备这三要素,娱乐评论的个性化也就不显自明,也就不愁没有读者。一、新闻要素娱评本身就是针对娱乐新闻而发的感慨,但这里所指的新闻要素是特指潜藏在评论文字中的新闻传递。是可以借娱评传达的相关新闻事件、背景等等。如由张曼玉、梁朝伟等人主演的大片《2046》播放之际,关于该片的娱评层出不穷,各持一词。但绝大部分评论是在评演技、论剧情、谈得失、抒感觉,这样的娱评可称之为“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