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各国组成的政治经济组织。简称“东盟”。前身是1961年7月31日由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3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上述三国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东盟正式成立。现在有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文莱6个成员国。其组织机构为: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秘书处是它的行政总部,另外  相似文献   

2.
我作为中国教育行政考察团成员,于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9日,考察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中学教育。此次考察给我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三国教育考察见闻梅汝莉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于今年初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考察2周。共访问了11所学校,与23位校长及教育专家进行了教育交流。这次教育考察是一次高效率的考察,大家认识到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各国教育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渗...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5日至9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了“正规教育中共同价值观教育”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全球伦理基金会主办,马来西亚教育部协办。来自于东盟各国——马来西亚、印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与中国的负责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宗教教育的课程方面的教育行政官员和专家学者约50人参加了研讨会。作者应邀代表中国参加。  相似文献   

5.
师生之比必须调整──东南亚三国与两地区教育考察后的思考中国地大附中校长赵学华1995年12月31日至1996年1月14日,我随海淀教委中小学校长教育考察团访问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若干所大中小学校。感受颇多,但师生比例的比较印象最深,很...  相似文献   

6.
华文独立中学堪称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完善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既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本文在考察马来西亚董教总和华文独立中学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构建新型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吴端阳1996年3月1日-5日中国国立华侨大学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泉州市人民政府在华侨大学共同举办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和周边国家韩国、新西兰等国及中国大陆、台湾...  相似文献   

8.
1994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教育论坛研讨会,于4月12日至15日在台北一连举行三天,与会者有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及台湾的专家学者100余人。由台湾教育部长郭为藩主持开幕式,会上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学的同行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越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就越需要公民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所以无论如何,学校尤其是中学一定要自觉地抓好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9,(3):88-94
通过调查问卷考察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北部华人在华语交谈中的华语语言能力及语码转换情况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华语语言能力最强,泰北华人次之,印尼华人最差,这是由各个国家的中文教育体系决定的;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是华人的语用目的和集体认同。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来看,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和泰北华人语码转换的行为和目的不同;印度尼西亚华人各个社会统计学变量下的华人的语码转换行为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5~16日,由教育部国际司组团,并约请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等单位一行6人组成出国留学综合政策调研组,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3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在中国驻泰国使馆教育组、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和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的积极协助下,调研组调查了解了3个国家中国留学人员的情况。本刊已刊载泰国和新加坡的专题报道,本期推出马来西亚中国留学人员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国外信息     
国外信息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主办的“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于1995年9月2日至5日在新加坡报业中心举行。除东道国百余位教师参加外,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文莱,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研...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5日至16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约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杂志社等单位共同组团,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工作。本刊特别选取了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予以刊登。报告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调研员苗丹国、《神州学人》杂志副编审段风华、国家留学基金委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健、《中国教育报》副编审王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主任科员许浙景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主管吴晓丽共同执笔。  相似文献   

14.
国外信息     
为了促进亚洲各国在中学生情感发展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和亚洲教育改革发展中心(ACEID)委托菲律宾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发展研究所(UPISMD),于1990年6月18日~30日,在菲律宾大学主办“开展情感领域科学测验的小型研讨会”。来自亚洲五个国家(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八名课程研究工作者以及UPISMD的七名有关研究人员参加了这一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由泰国华文民校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于12月7日~11日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汶莱、韩周、澳大利亚以及东道主泰国的400多位华文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家出度了会议,泰国教育部副部长针隆·库坤托、中国驻泰国大使晏廷爱、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6日—19日,亚太地区科技全民教育工作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本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主办,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泰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10—13日,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for Civi Eduction,简称 CCE)主办,马来西亚公民权利倡议会(MCI)协办的“培养青年积极公民权利意识”研讨会在马来西亚槟城召开。来自我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洛哥和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小学课程讨论会于1985年1月16日至2月7日在日本东京国立教育研究所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南朝鲜、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西萨摩亚等十五个  相似文献   

19.
东北师范大学校领导一行赴辽宁省部分中学进行考察5月4日至10日,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和《中小学赶师培训》杂志社有关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一行8人,在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敬思同志带领下赴辽宁省基层中学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经与亚洲教育开发改革中心(ACEID)磋商,在东京召开亚太地区中等教育研究第二次专题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巴布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西萨摩亚和南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