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页码”是现代书籍中最不起眼,但又最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不过,这种要素并非随书籍出现而出现。中国书籍中最早具有部分页码功能的可能是简册时代的“简号”,但简号与页码又有很大差别,使用也不广泛。纸质时代后的最初数百年中,中国书籍的主要形态是卷轴,但卷轴却没有使用过任何页码符号。较多使用页码的是梵夹装,但数量也不是很大。雕版印刷时代,中国书籍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页码。这应该是中国书籍独立产生的页码,与同一时期西方书籍上的页码没有关联。普及后,页码对书籍的阅读和利用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但和西方页码系统相比,中国自主产生的书籍页码系统有一定缺陷。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中国书籍上的页码系统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2.
研究书籍编纂史的第一部著作书籍编纂在我国有古老的历史,而对于这一积累文化,使文明薪火相传的课题的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一部著作,这就是韩仲民著的《中国书籍编纂史稿》,他以新中国成立后新发现和新发掘的考古成果,作为他的理论根据。前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籍起源问题探索□中国书籍出版社章宏伟书籍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它记录着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的史实和经验,并为后世获得知识、发展科学文化提供条件。书籍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中国古代书简...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书史,如同中国历史,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国书籍发展的历史,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摄制了《中国古代书籍史》的电视教学片。本片通过北京图书馆历年来珍藏的有关资料和文物,对中国书籍的生产材料、装帧形制及书籍內容的演变和发展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內容包括:文字的产生、初期书籍的产生、正规书籍的产生、中国古籍的装订修补技术。本片不仅可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作为纸和印刷木的故乡,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具有发达的出版事业,同时也产生了书籍交易活动。东汉时京都洛阳书肆便是迄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书店。到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使书籍交易更趋活跃,书店遍布全国各地,经营的书籍品种也已十分丰富,有经书、文集、杂记、历书、字书、阴阳占卜等类。当时书籍交易既可以实物交换,如布  相似文献   

6.
一、唐以前书价中国书籍的产生至少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但书籍作为一种商品参予市场流通并形成一定规模则出现于西汉末年。其间1000多年的漫长时期,中国的书籍几经发展、演变,从甲骨、钟鼎而竹简、木牍而缣帛,由皇家贵族垄断而逐渐流向社会进入寻常百姓家,书籍形制的简便化和需求的社会化,使书籍交易事业具备了起码的发展条件。西汉末年的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京都长安太学近旁建起了大型综合贸易集市——槐市,其中便有“经传书记”的买卖。东汉,书籍交易更加兴旺并专门化,当时京都洛阳便有众多卖书的“书肆”,  相似文献   

7.
书籍出版装帧设计之“造境”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振 《编辑之友》2011,(11):104-106
一引言精妙的书籍装帧设计就好像人的衣着,设计得好就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甚至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本研究以"造境"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书籍出版装帧设计所具有的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二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与最高境界(一)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籍出版装帧设计,就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文字、图  相似文献   

8.
一、表格的产生说起科技书稿中的表格,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表格是否随着科技书籍的产生而与生俱有的呢?可能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如果带着这一问题翻阅一下中国古代科技书籍,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书中可以看到一些示意图,却很难找到一个有栏线和行线的表格。这说明表格的产生不仅比科技书籍的产生要晚,而且比插图的产生还要晚。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隋唐以降,四分法一直居于古代图书分类的主导地位。《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经、史、子、集之称谓来命名四部的目录学著作。四分法始创时期,该书类目设置不尽完善造成大量书籍依附现象,并对书籍的隶类及书目背后的学术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束并不意味着报纸消亡只是一种物质形式的转换我们思考的是: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媒体。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一定阶段,由最先进技术推动、支撑下的媒体形式。1.历史上的新媒体。报纸(书刊):公元前11世纪,中国出现了书籍;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书;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书籍印刷与传播创造了条件;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报纸新媒体产生。直到  相似文献   

11.
最早书籍与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裕  陈静 《出版史料》2005,(1):98-112
先秦书籍大致以春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即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大致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我国书籍的产生与兴起时期;后一阶段,为春秋至战国年间,大致自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书籍兴起后的发展时期。本文所说最早书籍,主要是春秋以前书籍。书籍如何产生与兴起,可从书籍内部与书籍外部两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2.
古籍保护和定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书籍产生那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同各种"书厄"的不断抗争,因此书籍的保护工作成为了中国书籍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全国古籍普查和古籍定级工作的必要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插图是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插图作为书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历经变迁,每一次媒介革命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纵向的历史为线索分析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图书中插图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重点分析了当前读图时代下书籍出现了图像异化的现象,以引发人们对当前图文书籍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苏雪晶 《兰台世界》2015,(9):116-117
被誉为"精于泰西之学"的李之藻以经世致用为思想指导,积极推动了明末清初一系列西学书籍文献的翻译工作,为西方近代天文、历法、地理、水利、军事、算学、理化、宗教、哲学等文明成果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书籍与人类文明书籍开创了印刷文化,数千年来照耀世人,不愧为文明之母。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首推书籍的创造发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下的书籍设计有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但仍无法回答如何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完成具有个性与特色的现代性品质塑造问题.文章回顾了中国现当代书籍在现代性品质实现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发展初期(清末民初的积极探索)和发展中期(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努力);以吕敬人和朱赢椿的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构建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现代性品质的三个路径:以民族文化为基石进行现代性设计、形成具有创新力的现代本土设计范式、弘扬中式美学.当书籍设计界通过群体努力将书籍设计方法、观念、范式等形成系统的、有特色的设计体系时,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现代性品质就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纵览期刊历史把握期刊规律(上)张伯海期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形态,出现于书籍之后。以纸质册叶这一较完整的形态印制的书籍,在中国于公元10世纪就出现了。形态较完整的期刊,则始见于17世纪的欧洲,迄今约300年。300年来期刊发展势头是越来越坚挺的。它借助于...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同样为中国出版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国有理由继续对人类有较大贡献.就出版业而言,中国的出版业既为人类保存了灿烂的文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本身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当今因特网的时代,人类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所体现出的科学与文明正以出版物为载体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并宣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出版业只有以全新的目光,与时俱进,放眼全球,全面提升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出版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般公认有五千年的历史。书籍是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字是书籍构成的先决条件,没有文字就没有书籍产生的可能。先民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由刻画符号进而创造出文字。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人们称它为甲骨文。这种甲骨文的作品当然还称不上确切  相似文献   

20.
文献与文件在产生源头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文献是指以书籍和文书为主体的一切历史性的文字材料.所有的一次文献都是原始文件,但并非所有的文件都是文献.这一结论是从对文献、文件的概念进行分析而得出的.而文献与文件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记录型信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