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博物院收藏民国时期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演习相册,对相册的来历、相册中照片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黄埔军校对中国近代的革命和军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逸群(1896~1931)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曾与贺龙一道开创洪湖革命根据地.不幸的是,1931年5月,他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时,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他的英年早逝,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初识周恩来接受主编《火星》任务 1924年8月,周逸群遵照党的指示,离开了上海,来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 当时,国共两党正处于第一次合作时期,大批共产党精英都到黄埔军校帮助国民党建校,例如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肖楚女等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因此黄埔军校创建初期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3.
云南讲武堂对黄埔军校有重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云南陆军讲武堂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当然,从影响来说,黄埔军校比云南讲武堂更大,因此有人说云南讲武堂乃“云南之黄埔”。此说虽有一定理由,却难以成立。原因是,云南讲武堂的建立较黄埔军校早15年(云南讲武堂建立于1909年,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而且,很难说黄埔军校对云南讲武堂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4.
可能是从事档案工作职业习惯的缘故,一个偶然的机会,搜集到一本黄埔军校同学录.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后,于1924年国共合作创办的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原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5.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军事的摇篮,为民国时期的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与高级将领。本书生动记述了黄埔军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所留下的深深烙印。作者还以文学手笔记述了黄埔将领的一些经典战役,展示了国民党和我军高级将领中出身黄埔的将领的指挥作战特色和辉煌战绩。  相似文献   

6.
王桂英 《档案天地》2012,(11):39-42
(一)黄埔军校,这所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军事学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政协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统计数字,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年时间里,涌现出了40名国民党军上将;  相似文献   

7.
周逸群(1896~1931)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曾与贺龙一道开创洪湖革命根据地。不幸的是,1931年5月,他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时,途中遭日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他的英年早逝,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初识周恩来接受主编《火星》任务 1924年8月,周逸群遵照党的指示,离开了上海,来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  相似文献   

8.
王晓莉 《档案天地》2010,(12):38-43,49
中国黄埔军校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同享盛名.在当时被列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黄埔军校,是20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最初在广州黄埔,军校因地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本着"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的崇高信仰,在广州亲自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高等学堂,即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周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的产物,是在国民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声名之显赫,都是当时其他旧式官僚学校难以望其项背的.  相似文献   

10.
李明灏,1897年9月19日出生于湖南醴陵新阳乡横田村.早年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曾受蒋介石之聘任黄埔军校教官,后在广州北较场举办的陆军讲武学校任教育长.  相似文献   

11.
恽代英曾在广州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负责实施政治教育,1926年9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印行恽代英所编政治讲义《政治学概论》等数种.《政治学概论》及该书阐释的“人民的权利”和有关政党的基本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近代史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成功因素引人深思,学界从诸多层面进行了探索。作为校长的蒋介石和党代表的廖仲恺是黄埔军校最主要的掌舵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军校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何季元,83岁,黄埔军校第17期毕业,台湾光复时是国民党62军地兵营第二连副连长.退休前是广州市政府参事,现任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事会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的“黄埔军校”新闻出版总署领导认识到出版业急需懂市场运作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以推动企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总署和上海财经大学为出版业定向培养MBA学员,到现在已经第四期,1999年为第一期,平均每期不到30人。已毕业两期。参加MBA学习的共计已有140-150人。如果MBA班一直办下去,再过5年,中国出版界就会有数百名MBA人才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对出版产业的推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所以,上海财大就有了中国出版界“黄埔军校”的美称,财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一黄埔军校和滇桂军本来是友军,都是抗击陈炯明叛军的军队,但由于黄埔军校纪律严明,很快壮大,声名显赫,而滇桂军由于腐败,彻底衰落了。研究这段历史,很有意义。蒋介石1928年在黄埔军校(当时改名叫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毕业典礼上说:"总理(指孙中山)成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四面都受了反革命军队的包围,经济的困难莫过于此,公家的钱一个也收不到,无论铁路的收入以及  相似文献   

17.
正政治部主任的助手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了。孙中山为黄埔军校规定的办学方针是"军事政治并重",军事方面主要由几十名苏联顾问承担,他们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相当理论素养,他们制定教学计划、提供最新资料、强调术科教学、亲自示范和教练。他们常常先把中国教官教会,再由他们去教学生,教学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开始就明显不足。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张崧年)呆了一个月就走了,主任戴季陶不久也去了上海;继任邵元冲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  相似文献   

18.
沿着黄埔军校旧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寻找着黄埔军校的史迹,回眸黄埔群英的传奇,试图解开一个个掩藏在历史风云背后的真相。此时,耳边仿佛传来了当年黄埔生的朗朗书声和军事操练声。  相似文献   

19.
<正>一、马列主义与三民主义吸收并存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院校。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正是国共两党在黄埔军校独特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推动了我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前进,为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列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优秀代  相似文献   

20.
韩增栋是绥远籍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较高的人物。韩增栋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一直任职于军旅,由下级军官升任少将师长,颇受蒋介石的器重,是绥籍地区为数不多的受此殊荣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