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锦事件”与日本的电视传媒国光编译一个普通的中国留日女人,在日本电视传媒的爆炒下成了具有“宇宙神力”的“气功大师”,受骗上当者不计其数。笔者根据日本《放送学刊》1996年第2期刊载的编辑部资料编译了此文,以期再次引起人们对“神秘现象”和传媒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周红 《声屏世界》2001,(4):11-13
“湖南电视现象”在电视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作为传媒的产业化运营,却尚不为人们熟知。其激励机制、创新理念、营销策略、资本扩张在集聚了“后发制人”的力量之后在全国领先一步,为湖南电视传媒产为融会贯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当然,“湖南电视现象”仍在发生的过程当中,它的产业化理念与操作富有“湖湘化”特色和启迪作用。但民族传媒应对新世纪国际性挑战必须有新的突破,以期有更大的发展,这也是市场法则。  相似文献   

3.
现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传媒中“炎黄子孙”的提法很多。大概是受传媒的影响,这一提法不仅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似乎“炎黄子孙”成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或者所有“华人”(包括外籍华人)的同义词。这是不妥的。(一)首先要明确,炎帝、黄帝只是个传说,目前,史学界对炎、黄二帝是人、是神、还是神人杂糅,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还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同时也是部落首领的名字,各说不一,尚无定论。而且,中国的历史在炎黄之前很早很早就开始了。据炎黄的传说所反映的历史影子分析,炎黄所…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电视颇具渊源的朋友,电视牵着文学的手来到这个世界,一步一步完成她的发展和嬗变。在电视与文学五彩缤纷的合作中,电视散文是电视文学形式里尤显芬芳的一枝。散文最在意“神韵”,即散文的主题。所有具体的内容、形式,所有文章涉及的风物人情、创作技巧全都集在这“神韵”的麾下,以最能表现它为终极的目标,进行取舍与安排。散文的电视化为散文“神韵”的物化与传达提供了另一个途径。丰富、形象的电视语言,使散文  相似文献   

5.
TV-NET,取其中文含义即电视和网络的联合。山东有线电视台着力创建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希望在网络浪潮中走出一条视网互联的新路子,以拓展有线电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视网联”就是TV-NET。视网互联,沟通无限。随着互联网业的飞速发展,其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的功能和定位,越来越为传播业人士所认可。山东有线电视台在全国电视媒体中属于建网站比较早的,因此也就领先一步,尝受到了电视“触网”的种种优越性:其一,电视传媒与生俱来的缺陷是稍纵即逝,过时不候。而互联网却是全天候的。电视发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电视自诞生之日就逐渐成为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已成为引领大众文化的舵手.但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自媒体时代,电视的传媒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当下电视为了争夺受众群,不惜将大众文化简单解构为媚俗、审丑,猎奇的内容刺激着受众的感官.这无疑对大众文化上产成了“负能量”上的消极影响.本文以《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为例,从电视文化传播对大众文化塑造与传承视角出发,探讨电视怎样发挥社会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我,这仅仅是一小步,可对人类,却是迈出了一大步。”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代表人类首次实现登月梦想。美国向全世界作了电视实况传播,而我国对此未作公开报道。因为当时正处史无前例的“文革”之中,这不难理解。 这些年我国科技新闻报道进步不小,新闻已走近科学,特别是近两年来对法轮功的批判报道,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好评。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失误。科技界对传媒批评最多的是“浅薄”、“不科学”、“不会宣传”。  相似文献   

8.
广播影视     
《传媒》2008,(10):75-76
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神七问天》直播节目;2008全国广播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活动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英文电视媒体“蓝海电视”将在纽约开播;央视三维电影传媒发布企业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罗青 《现代传播》2005,(5):103-104
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的“第三届亚洲传媒论坛”和“2005东北亚传播学国际研讨会”,2005年8月26-2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作为亚洲传媒研究的年度盛会,近16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知名传媒业界人士,分别就“新技术、新媒体、变革中的传媒”和“东北亚的文化交流”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除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蒙古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外,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的代表也参加了论坛。面向新技术变革中的传媒IP电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怎样的瓶颈?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0.
一、“二重属性”问题是电视传媒改革的焦点中国电视传媒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取得一定成绩。比如国家允许电视传媒广告经营,推动电视传媒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把电视传媒视为第三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围。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经营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制播分离”,促进了电视节目市场的发展;电视传媒普遍进行广告经营,广告收入成为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台已经完全实现自收自支;部分电视传媒集团实现上市,初步实现了资产运营。然而,必须注意到,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过高的行业壁垒、市场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严…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电视被誉为当今世界第一传媒,但是,随着传统媒体的多样化发展和网络等多媒体形式的出现,所谓电视“霸主”地位已受到了动摇,特别在有线电视出现以后,受众手中的遥控器成了各级各类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睛雨表,电视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其同质化的趋向不容小视,买方市场条件下电视节目走出同质化,凸现特色化的品牌之路,已是业界共识。  相似文献   

12.
由上海文广转企改制看制播分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晓红  陈龙 《声屏世界》2009,(12):13-15
2009年10月,中国第二大电视传媒机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一分为二,成立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前者负责节目的播出和新闻节目的制作,仍是事业单位;后者则是由前者出资控股的企业,谋求在不久的将来上市,使传媒产业走向资本市场,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上海文广的这一举措被人们看成是广电制播分离的“破冰之旅”。广电“转企改制”迈出了突破性的第一步,但制播分离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中国电视事业走过了30年的历史进程,30而立,但她毕竟还很年轻。在众多的宣传媒介的绿茵场上,她只是一颗小草;在缤纷的新闻界的百花园里,她只是一朵初放的小花。也许正由于她年轻,才格外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正由于她风华正茂,才更加受到人们的偏爱和青睐。电视,中国大地上的一颗新星,她正影响着中国的亿万观众。电视文化的冲击波,越来越强烈地震憾着人们的心灵。在不是很久的以前,这也许只是一个梦想。远古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只是用神话编织的彩色的想象和传说。即使是在30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也只能壮心感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6,(12):52-53
<正>2005年下半年以来,一种新型电子杂志成为网民的新宠。因此,在一些风险投资商如日本软银公司看来,这是“一个超越电视的新媒体”。从2006年开始,关于这种新型电子杂志的讨论逐渐成为传媒行业和IT界的热门话题。2006年3月26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作为新兴电子杂志领域领跑者的POCO荣获2005年“最具发展潜力创新传媒”奖,它同时也是这个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杂志。那么与其它电子杂志相比POCO的优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通常而言,大型赛事在比赛期间原本电视节目会在收视上受到一定冲击,各电视台对赛事的转播之间也存在较大竞争。电视传媒业需要依靠收视率促进发展,如何利用大型赛事,减少其对收视率的冲击是传媒从业者长期研究的主题。基于这一情况,简单阐述了收视率的意义,分析了体育赛事对电视传媒的影响,研究了电视传媒转播赛事需注意的事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收视冲击的策略。旨在提升赛事下电视传媒节目收视率,令体育赛事与电视传媒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垚 《传媒》2015,(14):26-27
今天的媒体如何去描述,已不再是一个界定分明的概念了.报纸被“二维码”延伸了信息呈现形态,电视被“摇一摇”“电视盒子”拓展了用户互动体验,手表被苹果公司创造成了新型智能终端,手机被移动互联网打造成连接虚拟世界的重要开关……媒体的功能不断在延伸、拓展和融合中超越人们的想象,为用户带来不同寻常的新媒体体验.但同时丰富多元的媒体形态、传播方式和传媒内容也带来了繁杂甚至海量的信息,用户在网络时代中的个性化需求纷涌而至,媒体融合的优势如何高效、智能地凸显在新型传媒时代之中?这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迅猛势头之下亟需探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你能发出闪电,让远方的人看见,对你说,我在这里。”这是(圣经》中的一段“神谕”。①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电视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电视,整个世界都可以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电视新闻更是报道了世界,让我们即刻看到世界各地各国发生的新闻事件,麦克卢汉(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预言的“全球一村”正在一步步实现。3月24日19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式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CCTV、本港台、翡翠台、凤凰卫视、CNN、CBS和ABC等全球各大电视台都对此进行了及时报道,将全…  相似文献   

18.
祁红缨 《新闻传播》2010,(6):127-127
对当今的未成年人来说.电视传媒是他们成长教育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堂。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看,电视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也可能妨害儿童的身心发展,甚至导致各种“电视病”。因此,电视对未成年人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就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严峻的市场竞争向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新闻媒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注重策划,争取时时拿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报道来。不过,新闻策划既不能以想像代替事实、杜撰不存在的假新闻,也不能为了达到自己所认为的理想效果,而坚持不符合实际的策划预案。早在几年之前,当中央电视台率先将新闻与评论融为一体成立了新闻评论部并相继推出《焦点访谈》等栏目以来,率先在电视传媒领域把新闻策划的课题摆至了全国新闻媒体的面前。近年来,各地纷纷效仿,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媒在争取受众的策划报道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新闻策划”已经受到新闻界的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传媒市场的不断成熟,小城市电视台节目收视率低是一个普遍问题。电视体制改革的深化是中小城市电视频道的重要出路之一,如何超出小台收视低迷这一现状,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为现有城市电视频道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中国的传媒市场来看,电视媒体经历了初创、升级阶段后,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曾经在传媒市场中称霸的电视媒体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强大冲击,而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夺收视率,频道之间的品牌竞争开始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