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新课程实施要求中学教师教学中应创造性地“用教材”,并成为新教材研究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理解教材的思想、编写意图,体会教材是怎样表达新课程理念,思索如何实施新课程教学。本文主要以山东科技出版社的“司南”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为蓝本,讨论分析其特点,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高中物理新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理念及要求,力图从课程功能、学习内…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课程实施要求中学教师教学中应创造性地“用教材”,并成为新教材研究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理解教材的思想、编写意图,体会教材是怎样表达新课程理念,思索如何实施新课程教学。本文主要以山东科技出版社的“司南”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为蓝本,讨论分析其特点,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江苏科技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和“苏科版”)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开发、编写了两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两册实验教材,其中“人教版”由张大昌、彭前程主编,“苏科  相似文献   

4.
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中,“信息窗”栏目是一大亮点。本文就如何利用好“信息窗”栏目,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丁玉样 《物理教师》2003,24(5):25-2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2 0 0 1年 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开发、编写了两套实验教材 (简称“人教版”和“上科版”) ,已于 2 0 0 1年 8月出版发行 ,供全国各实验区进行第一轮教材实验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 0 0 1年 8月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物理室根据《标准》的实施建议和相关要求 ,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 ,由刘炳升和李容任教材主编 ,开发了…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建议和相关要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开发、编写的物理实验教材(分别简称“人教版”和“上科版”),已于2001年8月出版发行,供全国各实验区进行第一轮教材实验。分析和了解这两种版本的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和特色,对于学习和理解“标准”基本理念和相关精神,搞好教材实验,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
林达彬 《物理教师》2014,35(11):51-51
司南版高中物理选修(3—2)教材第4章第3节有一个“模拟远距离输电”的迷你小实验,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两台理想变压器。一台升压,一台降压,  相似文献   

8.
赵素萍 《辽宁教育》2012,(15):15-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历经十年的实验即将退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历史舞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教师的视野,随着它的颁布与实施,将正式成为今后数学教学的方向。对于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学习,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系列教材主编刘坚教授建议教师们要把握好"一以贯之"与"与时俱进"的原则。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做了哪些修改,更要关注哪些没有改。课改初期曾明确提出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经过10年的实践与研究,教育部又于2011年12月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标准(实验稿)》实施的10年间,不少教师对把握"推理能力"的教学要求方面存在不同意见。《标准(2011年版)》在数学家、教育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给予了"推理能力"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并结合过去十几年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这套教材于2013年3月全部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 ,2 0 0 2年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正式实施 ,2 0 0 3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已经颁布 ,新教材正在实验与推广……一系列的变革必将对数学课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本文以高一数学《函数》一章为例 ,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数学》(2 0 0 3年版 ,以下简称“新教材”)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版·必修 )《数学》(2 0 0 0年版 ,以下简称“旧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新教材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总的来说 ,新教材在保持旧教材总…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经过三次修订与完善,1997年ISTE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二版,2000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三版,2008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四版,至今共有四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主要特点是有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内容具有时效性,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自实施以来,多种版本数学教材获批使用,其中人教版教材使用的范围极为广泛。本文以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B两版教材函数部分作为研究素材,重点对这两种版本教材函数部分的编排体系﹑内容选取、例题与习题设计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两版教材的特点,对一线教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认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它与以往广大一线教师长期使用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有何区别和联系?如何利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对2003年已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阐释,并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了初步比较研究。最后,对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正式颁布,本次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在总结10年来课程改革实施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与研究,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课程改革理念。与之相适应。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在总结教材多年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力争打造一套教师好用、儿童爱学的数学教材。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周年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正式颁布之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依据新课标精神以及十年来教材使用区广大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英语》(新标准)小学教材进行了系统修订和改版。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历经十年的实验即将退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历史舞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教师的视野,随着它的颁布与实施,将正式成为今后数学教学的方向。对于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学习,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系列教材主编刘坚教授建议教师们要把握好"一以贯之"与"与时俱进"的原则。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做了哪些修改,更要关注哪些没有改。 课改初期曾明确提出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底,盼望已久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简称《新标准》)终于颁布。继而,各版本教材的修订与送审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2012年3月,审核结果公布,“青岛版义务教育2011年版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修订教材”)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对跨学科教学给予了充分重视,首次明确提出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要求。基于2022年版课标对跨学科教学的定位,以沪教版义务教育化学九年级教材为分析文本,梳理并分析教材中与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实践活动相关的跨学科教学内容,以期为2022年版课标颁布后初中化学教师有效实施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2012年秋季起,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随后的几年里原有的实验版教材陆续淡出历史舞台,至今各个年级的新教材皆已出齐。下面,我们将选取人教版“周长的认识”这一节教学内容,从新旧教材对比中窥探异同,以体察课程改革的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