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数字时代的技术进步为推动实现深阅读提供了技术便利和工具便利.出版单位要在数字时代推动深阅读,做好知识的传承、积累和深化,必须培育起与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文化基因,深入理解数字时代的技术内涵,深刻体察数字时代的阅读需求,做好内容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
数字盗版因其破坏了版权产业对其产品的流通控制及其非盈利性知识共享理念而被广泛认为具有颠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反抗潜力。然而,数字盗版对全球音乐产业的转型推动以及中国电影(数字)盗版对好莱坞文化霸业的暗中助推却表明,世人应该从数字盗版的文化反抗幻象中清醒过来,应该从版权话语体系及其权力实践所支撑的消费主义空间中抽离出来.只有彻底地抛弃知识与文化私有产权概念而转向一种数字公地式的知识与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数字盗版所想象的信息自由乌托邦才能获得独立自洽的正当性和可能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彭冬莲 《图书馆》2006,(4):49-51
数字技术在彰显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人文问题。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给人文精神带来的利弊,为数字人文精神的构建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使得数字出版的社会文化影响仍处于弥散之中。文章借由探究三组关系——出版与新闻、知识与平台、个体与社会,考察数字出版之于社会与文化的深远影响。出版与新闻之间的边界正在模糊,两者的本质和表现形式正在不断趋近。平台时代改变了知识之间原本相对平行的关系,表现为知识竞争与创造依附:知识之间不断加剧的竞争机制,给用户的知识获取制造了新的困境;互联网的头部效应造成用户与平台之间趋向于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长期依赖关系。数字出版打破了出版尤其是阅读活动的匿名性,重构了出版各环节中的主体关系;从传播范式层面讲,数字出版使得出版由“撒播”转向“对话”,出版由专业化行为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化的数字实践。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1,(31):42
台湾业者捐赠电子书推动数字阅读联合在线、千华数字文化、城邦文化、凌网科技、晓腾国际等五家数字出版机构,9月27日共同举行数字出版典范体系计划成果发布会,分享协助出版社改造出版流程的过程与心得,也将与出版社一起合作的电子书成果,捐赠给多家图书馆,推动台湾数字阅读风气。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实现文化的功能,是人类文化交流的纽带、知识繁衍的手段,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实力的引擎.推动社会阅读、营造书香社会是抵制“三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探讨公共阅读与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唤醒公民对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的意识,促使和谐文化建设与全民阅读活动的扩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典籍、图谱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阅读推广为切入点,介绍当前发展态势,分析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阅读推广的瓶颈,探索以环境、服务、资源三要素组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阅读推广空间的构建方式,提出以点辐射到面、紧抓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打造“线上+线下”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多元参与、挖掘特色、办好数字经典阅读活动等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数字阅读不断打破传统阅读成规,借助媒介融合技术实现了不同阅读载体之间的共生与交融,拓宽了阅读场域,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传播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引领着阅读创新发展新潮流,成为实现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数字阅读以知识建构、社交行为、情感交互为体系,使青少年群体呈现出极具社会化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接受新...  相似文献   

9.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式阅读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阅读模式,能够将动态阅读和静态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广大受众的阅读参与性,帮助读者强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文章基于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式阅读推广的内涵、特点与现状,提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式阅读推广对策,旨在为今后精准化、创新型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面向深度阅读的编辑素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析编辑主动自觉的深度阅读对于培育并提升其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如何处理浅阅读和深度阅读的主次关系、编和创的互补关系以及数字出版形式与传统出版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关系等三种关系,阐明了编辑既要适应阅读新趋势,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阅读,从而以全面的职业素养应对数字时代的文化挑战,承担起文化继承和知识传播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数字出版主题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提炼数字出版十大学术热点,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全媒体传播体系视域下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数字出版新业态新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编辑人才、数字版权保护与利用、数字叙事与数字阅读研究、数字出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数字出版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并做出相应的述评和展望,以期对数字出版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数字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不同年龄层次的数字阅读人群在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等方面有着许多差异,分析总结不同类型数字阅读用户的阅读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数字阅读服务水平,促进数字阅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联合在线、千华数字文化、城邦文化、凌网科技、晓腾国际等五家数字出版机构,9月27日共同举行数字出版典范体系计划成果发布会,分享协助出版社改造出版流程的过程与心得,也将与出版社一起合作的电子书成果,捐赠给多家图书馆,推动台湾数字阅读风气。  相似文献   

14.
张鑫  王丹  陈则谦 《图书馆》2017,(12):93-99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有利于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2017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文献,并结合深度阅读得到有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受政府和政策驱动明显;核心发文期刊、高产作者和学术合作团体主要来自于图书情报学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为六个主题,其研究热点沿着三条线索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15.
联合在线、千华数字文化、城邦文化、凌网科技、晓腾国际等五家数字出版机构,9月27日共同举行数字出版典范体系计划成果发布会,分享协助出版社改造出版流程的过程与心得,也将与出版社一起合作的电子书成果,捐赠给多家图书馆,推动台湾数字阅读风气。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作为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的重要一环,是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生动实践。《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公共阅读”,为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提供战略指引和方向引航。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在剖析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价值呈现、任务要求和实施路线的基础上,全面阐释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价值导向,聚焦资源、技术、受众、评估等层面解析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任务方向,并据此提出深化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行动路向,希望为公共图书馆助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字阅读时代提升用户阅读体验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编辑之友》2015,(12):19-22
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是一种更加注重感官体验,更加强调主体能动性和互动性的新型阅读形式.提升用户阅读体验成为数字出版行业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关键.当下的数字出版行业存在的制作不够精良、信息整合与推送精确度不够、阅读资源互通性不足、用户参与度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也影响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市场.数字出版行业应提升产品质量、制定行业标准、打造专业化品牌、提高用户参与度,以期不断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做大做强数字阅读这一文化传播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提倡弘扬本土文化的契机下,在艺术与科技的共融空间里最大程度利用有声阅读平台技术加大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这对提升地域文化的内涵影响和传播广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声音景观为视角探索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有声阅读提供地域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字阅读时代,阅读痕迹在阅读环境的更迭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和价值归属。数字阅读痕迹从个体、社群和平台三个层面,展现出一套关于知识与资本的生产逻辑。在知识的流通之中,读者得以巩固身份认同、加强联结,不断进行资本的积累和转化,丰富阅读经验。对数字阅读痕迹的深入探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前读者的阅读认知、心态与行为。数字阅读痕迹的应用将有效提升读者价值,创新公共阅读服务,进一步为促进全民阅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时代,快餐化的阅读内容和碎片化的阅读时间,肢解了阅读原有的严肃性,"浅阅读"成为常态。将数字时代的"深阅读"作为一个必然命题,从阅读资源的深度整合、阅读注重个性化需求、阅读社群互动共享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数字时代"深阅读"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深阅读"的四种路径,即强化价值供给,重构用户关系,建设"阅读文化",倡导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