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举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外来人员与学校师生发生的暴力行为。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主体,他们的工作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辅导员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中其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校园,本该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土。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校园暴力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实施暴力,二是学生间相互实施暴力,三是师生间实施暴力。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网络或媒体醒目版面,有关发生于各地校园的、令人不安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异常沉重的话题——校园如何远离暴力?  相似文献   

3.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各国学者众说纷纭。美国的Andson.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暴力既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包括校外人员在校内与老师或学生之问发生的暴力行为。而狭义上的校园暴力一般仅指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日本法学家将校园暴力解释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互相打群架,欺侮弱小学生等);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归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学校一直被视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乐园,而非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场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已悄然侵袭了宁静文明的校园,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在各类学校屡屡发生。本文拟就学校这个角度对校园暴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侵犯师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暴力行为。它大体分为:校外人员对师生的暴力行为、师生间的暴力行为和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的三级预防与应对体系: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的初级预防系统;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早期干预和重点强化服务的二级预防系统;校园暴力发生后紧急应对危机的三级应对系统.学校通过建立细致的、可操作的校园暴力三级预防与应对系统,可有效地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保障师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姚波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373-374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学校师生结构的变化,校园里暴力事件逐渐凸显,对新时期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校园暴力问题已逐渐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份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偶发,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关注也日益增高,校园暴力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暴力的防治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对校园暴力进行阐述,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对校园暴力主体行为与其家庭教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本文在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人员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9.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二是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三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所提及的暴力行为仅限于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实施的暴力。校园暴力有多样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兴国 《时代教育》2013,(3):155-156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学校师生结构的变化,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逐渐凸显,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高校校园暴力问题已逐渐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从高校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组成结构、学校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家庭的因素等方面分析高校校园暴力的成因,以及从高校德育工作、心理教育等方面探讨校园暴力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出现在报端和新闻媒体的频率增加,尤其是女同学之间的暴力行为更让人触目惊心,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遏制会影响校园的宁静和谐、学校的声誉,不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虽然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出台各种严惩制度,但暴力事件在校园基本每学期都会发生。校园暴力行为是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顽疾,屡禁不止。预防和杜绝校园暴力已经成科任教师和德育教育管理者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青春期指导与校园暴力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暴力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危害严重化的趋势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二是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三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所提及的暴力行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影响恶劣。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校园暴力引起重视,直到今天,校园暴力在日本仍被视为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校园暴力现象发生的原因,给出一些相对合理的解决措施,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五个维度预防我国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校园暴力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受害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防控校园暴力,需要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的合力体系,才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校园暴力的发生与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究竟如何有效应对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本文从学校角度阐述了反校园暴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校园理应与戾气、暴力和杀戮相距甚远。然而,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者既有教师,也不乏学生,还有社会闲散人员,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历史数据显示,每一场暴力事件发生前,都会经历一个从预谋到发起的过程。校园暴力事件通常源于不满情绪的蔓延,然后发展到某种特定恶意,之后便会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为暴力抗击或防卫作规划和准备。有因必有果,校园暴力事件固然与青少年暴力心理特征及其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有关,而家庭教育的失当、学校管理失察和社会环境失守同样难辞其咎。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过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杜绝校园暴力现象,韩国制定了《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教育行政机构根据立法的规定制订校园暴力对策推进计划,指导各学校有针对性地落实相关措施.学校根据各自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努力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韩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表明,当今社会、学校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应努力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权、团结、共同体、相互理解和信任等意识.此外,韩国的经验还表明,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校园暴力比学校孤军奋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郝巧宁 《培训与研究》2010,(7):109-110,114
当前校园暴力行为呈现多样化、激烈化、长期化等特征,表现为校外人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三种暴力类型。校园暴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建立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预防机制和紧急介入机制,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校中教师向学生施暴,学生间的暴力伤害,以及校外不法之徒以暴力手段向学生索要钱物,进行人身伤害、人格侮辱、精神虐待等现象时常见诸于媒体报道.但见诸媒体的多为后果严重、情节恶劣者.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及教师的声誉,而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校园历来被认为是读书做学问的单纯清雅之地,而现今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校园暴力越演越烈,各种校园暴力的报道层出不穷.所谓校园暴力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是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他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所造成的生理、心理的伤害等.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其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运用个性的心理学原理,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