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媒体的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实际上,第四媒体是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的全新的传播媒介。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因而它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框架。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职业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介和不确定的广大受众。而因特网是建立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群体传播,继而由于传统大众传媒纷纷上网,成为网络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特网开始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电子媒介,广播曾给人类传播史上带来一次重大的革命,后来随着电视时代到来,声音与图像结合的强大冲击力使电视迅速成为大众传播的新宠,广播的收听时间急剧下降,再加上纸质媒体、网络  相似文献   

3.
邓璇 《青年记者》2012,(8):65-66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划分着自己的份额.在新媒体中,更是有一股强势力量——手机媒体,正在逐步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无线终端,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手机报为主.2009年国内3G正式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手机微博、WAP网站等都成了手机媒体的媒介形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5.
一场后现代的行为艺术 进入网络传播时代,这正是大众传播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所经历的.山寨版<纽约时报>事件,无意中,以一场行为艺术,利用报纸这种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表达了网络这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立场.这本身就充满了后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带来了冲击,也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之一就是,当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团体上网成为传播者时,传播者成分的多元化是否会动摇专业新闻机构的地位.另一个问题是,在网络时代,专业新闻机构是否还能发挥它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在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国际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崛起和成长,展现了人类全新的信息电子网络传播方式,它将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的媒体中分流出来,并对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因此,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无论规划哪一种媒体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国际互联网的存在。数字化时代和社会价值结构的变革按照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观点,1956年、1957年是美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特网(Internet)有如狂飙卷地,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以其强大的信息包容和便捷的检索、迅速的信息刷新能力,以及多媒体交互方式,成为人类历史上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作为已经全面登场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它已经或正在改写大众传播历史,并成为传统报刊的强劲对手。Internet改变媒体生态因特网的雏形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的一个有关广域网络的项目──阿帕网,1989年其民用部分改名为Inter-net。由于它的方便、可靠、实用,网络迅速扩大,进入信息、通…  相似文献   

9.
视听媒介存在于人类传播媒介发展的第四阶段--大众传播时代,如果说口语传播时代完全没有编辑、文字传播时代的编辑刚刚起步、印刷传播时代的编辑飞速发展,那么,在大众传播时代,编辑在文化缔构、符号建模和讯息传播过程中发挥其功效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魏莱 《新闻窗》2008,(2):98-99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它的出现,是大众传播媒介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一种新型媒体,网络不仅影响着公共舆论的传播方式,而且影响着公共舆论的形态。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传播打破了这种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门户     
有人说网络时代是张扬个性的时代,点对点的信息服务是第四媒体有别于大众传播的最大区别。传统的图书馆历来是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的典范,无论是开架或闭架的流通和阅览,还是亲切的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无不在从事着个性化的知识交流与信息服务。进入数字时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年会,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承认和使用。根据美国纽约一家研究机构的报告,至1999年9月,全球的网络用户已经达到1.3亿多,而到2003年,活跃同民的数目将增至3.5亿万。如此规模的受众群体和增长势头有力地说明,第四媒体已经确立了自己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地位。第四媒体的出现及其短短几年间的飞速发展,给报刊、电台、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全面而深远。而且,其对多年来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受众心理也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尤为突出的是,它强化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使…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发展最迅猛、最广泛的可说是网络技术了.今天,网络已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至2000年7月,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2650万人.网络以其资源丰富、技术成熟、联网广泛、信息共享等特点,在全球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已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的一种新媒体--第四媒体.有专家认为,在10年至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4.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挑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一、网络媒体对纸…  相似文献   

15.
阎晚生 《新闻知识》2001,(Z1):54-55
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遭受挑战。先是广播的诞生,后是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每一次姚战,纸介媒体都似乎面临险恶的境地,但报纸在与广播电视长期的竞争中,并没有消亡,反而日益强大和繁荣,到如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媒。人们把纸介媒体称为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为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为第三媒体。九十年代出现的电脑互联网络是一种巨大潜力的新媒体,联合国1998年把它定位第四媒体。网络正在以其巨大无比的潜力威胁着有史以来的所有媒体的生存。这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6.
孙炎 《大观周刊》2012,(17):297-297
得益于网络维基技术的普及,大众传播领域进入web2.0时代。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的基本模式。以微博为代表,在全新的大众传播语境下,它是否可以表现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创造力",从而对传统理论产生影响,就成为了本次研究的基点。  相似文献   

17.
袁勇 《新闻记者》2007,(11):101-103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上飙升,并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使得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特性。在这样一个全媒体的时代,校园传播主体的校园媒体、信息最灵通的校媒记者,会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校园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增强传播力?随着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于资金、技术都非常有限的校园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如何继续保持生命力?校园媒体如何应用新媒体手段增强传播力?新媒体时代的校园媒体如何通过内容、传播手段的调整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服务?这些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它在改变受众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推动了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和要求。每一个拥有网络的公众,都具有了一种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因而不再沉默,纷纷上传自己的声音。这种传播方式更近似于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人际传播的回归——如同几个人或更多的人围绕一个话题在谈天,网络上参加谈天的人更多而且彼此不谋面。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播技术的支撑和公众的表达诉求,因而网络上会产生一种介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