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在当前存在一种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家长怕辅导的现象,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内容空洞,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呢?一、引导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作文写得不生动具体的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作文的题材。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观察上存在的缺陷,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选择自己最热爱的、最有意义的任何事来写。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写什么,怎样写?学生作文难成了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其实,学生作文难,难在没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收集作文素材,让学生做有"米"之"巧妇"呢?  相似文献   

3.
作文一直是学生头疼的事,他们总觉得没什么可写。教学生学会观察,是小学语文教师探索的目标。要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学会观察并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非常关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以看出,学会观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丰富,不善于观察事物,就算生活是丰富的,也往往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怎样才能教学生学会观察?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才能计学生乐于写作,并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真情实感,首先要会观察生活,并有创作激情,这样,他在写作中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怎样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激发创作热情有效地结合起来呢?我市语文教研室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趣味大作文”课题研究,本人也参与课题的实验,其中有不少收获,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6.
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正确地选材,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美”。这里,笔者就两方面谈谈自己对作文选材的看法。一、留心生活,以小见大,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素材写起留心生活,就不难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如一位学生留意了爷爷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使之文思涌来.对多数初中学生而言,不导则写,确实是比较困难.因此,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一、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学生有了强烈的作文欲望,并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作文时才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8.
有人把作文教学喻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我认为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不失为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好途径。  首先 ,日记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作文难 ,对学生而言 ,往往就难在“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很大程度在于积累的贫乏———前者是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 ,后者是缺乏语言词汇的积累。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让他们把自己见闻感受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及时记录下来 ,既为作文积累了素材 ,又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 ,提高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 ,日记可以…  相似文献   

9.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多样、灵活、富有趣味的指导手段,从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欲望着手,树立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增强他们作文的情趣。 一、引导观察,注重积累,让学生作文成为“有米之炊” 学生最苦恼的常常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写作找不到作文素材主要是他们不会观察、不善于积累,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耐心指导让他们学会观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作文教学历来是个难题,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冥思苦想,却依然无从下笔,无事可写,即使最后勉勉强强地挤出了一点“牙膏”式或“流水账”式的文章来,却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不感人,不生动。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作文素材匮乏,没有写作兴趣;其次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写,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写、会写、写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要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其次才是话怎样说,怎样把具体内容(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小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因为没有内容可写,其次才是不知道怎么写。从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从内容入手,写“生活作文”。所谓“生活作文”,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和指导小学生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然后从中选择生动有趣的素材写成作文。 下面结合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的。   一、结合学…  相似文献   

13.
怎样积累素材、写好作文呢?最重要的是在平时学会观察,在生活中汲取养料。那么,应该怎样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呢? 首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各样事物,记在心头,或者笔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就会发现在自己身边随处都有写作的材料。有一位初一的学生周伟写了一篇《我的花母鸡》,文中的花母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在一篇谈写作体会的文章《善于观察才能善于作文》中说:  相似文献   

14.
孟忆 《广东教育》2006,(4):61-62
目前不少学生写作中仍是“一苦一难一糊涂”:作文前苦于无可炊之米。作文时难在辞不达意,作文后糊涂于修改方向。怎样解决学生这一写作烦恼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用“鼓励广泛阅读。充实素材宝库”,“指导课外多练。写出真我个性”,“合作探究改评.师生课堂互动”的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训练。觉得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会写乐写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为什么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作文时却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不太注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不会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生们放开手脚,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学生的作文存在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是不愿写、怕写,而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所以我们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的内容;其次才是话怎样说,怎样把具体内容表达出来。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没有内容可写,然后才是不知道怎样写。面对许多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困惑,我认为,比较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所谓"生活作文",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然后从中选择生动有趣、有价值的素材写成作文。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到底引导他们写什么呢?一、让你会笑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8.
汪雷雷 《成才之路》2009,(32):22-23
近几年高考作文越来越“生活化”,尤其江苏省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要求学生“品味时尚”的生活。从阅卷来看,很多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写的作文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这就对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一个警示:把学生关在题海里,不去好好关心社会与生活,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那么,怎样让写作教学走进生活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这是针砭时弊的真知灼见。然而许多学生在生活中见得少,知道得少,积累也少,又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鲜活饱满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大胆地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索取作文素材,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才能有效地提升作文水平。一、学会观察,留心生活,向广袤自然索取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