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7,(4X):13-13
每个健康人眼睛的视网膜中部有数以百万计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是视网膜内将光线转化成电脉冲的生物太阳能电池,这些电脉冲可以沿着神经元到脑,形成图像。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会失明。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2006,(2):6-6
我国的科研人员在认知的脑机制方面,从基因—脑—行为的角度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抉择、日节律以及神经退行性机制等,发现果蝇在面对“颜色/图形”双视觉线索的两难抉择时,具有基于先前的记忆和经历,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之抉择能力。发现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不同模态之间的学习与记忆中具有“协同共赢”和“相互传递”的功效,为理解脑的这一复杂智能行为,提供了更为简单的研究对象和行为范式。该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2001年和2005年Science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也是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在坚硬的颅骨下包裹着像豆腐一样又软又脆的脑组织,这里细胞密集、血管丰富,不同的细胞聚集成一个一个的核团,严密地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在这里进行的每一个活动都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存亡。神经科学被誉为新世纪最有前途和希望的学科之一,随着全球"脑的十年""脑计划"等项目的开展,我国神经科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脑计划"研究即将推行。探索大脑未知的领域,勇气、能力、创新、  相似文献   

4.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资料显示,婴儿出生时脑的重量350—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第一年脑重增加最迅速.可达成熟期的50%;2—3岁脑重达成熟期的75%;6—7岁达到90%;12岁时约达1400克.与成人脑重量非常接近;20岁脑重量增加停止,因此,童年期的身心发展也是人成长的重要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5.
脑内神经核团解剖学研究中的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支付 《科技通报》2004,20(2):142-146
目的探索小数据量条件下三维重建方法,并用之研究脑内神经核团的空问形态和位置.方法以20只整脑2mm厚的连续切片为数据源,运用曲面造型法,重建豆状核、红核等脑内神经核团的三维形状.结果在微机上重建出脑内神经核团的形状,并获得核团中心位置、体积等数据。结论 三维重建方法对脑内神经团的三维重建切实有效,有助于对脑内神经核团形态位置的精确研究。  相似文献   

6.
继测智商、测皮纹之后,一种全新的“测脑纹”近日在上海风行,这种专为儿童设计的脑纹图谱测试,还真吸引了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据介绍,通过计算机和采集器采集脑纹并传送到加拿大做分析,该测试能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一份培养方案。乍一听,如此“高科技”的智力测试,确实让许多家长跃跃欲试,狠掏腰包。那么,什么是脑纹?测试脑纹真能测出孩子的智商和天赋吗?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力加强我国脑科学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人类对脑的探索进入了关键时期。首先,科学发展到今天,各门基础学科相继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在20世纪末的强劲发展,使得脑这个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自然而然地成为科学家重点注意的对象,而技术科学的巨大进步则为揭示脑的奥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如何有效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脑的各种疾病,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三,脑研究的成果将成为下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源泉和动力,揭示脑的工作原理有可能对新一代的计算技术带来革命性影响。最…  相似文献   

8.
楼培敏 《百科知识》2006,(5S):22-23
脑是人体中用于思维的器官,一个人只有一个脑,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随着大脑科学以及生理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亘古命题疑窦丛生,进而提出了人有几个精神几个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是由于脑的作用,这说明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健脑是健身的关键,健脑方法,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精健脑。脑为髓海,肾主精生髓。若肾精满盈则髓海充实,故积精可以健脑。积精之法,在于节欲。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乎精也。” 二、气功强脑。练气功得法,可充分发挥意念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激发健…  相似文献   

10.
脑是如何工作的?它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完成其生理机能和意识机能的?这是当代脑科学急需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人们虽然提出了神经反射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一系列理论,试图对它加以科学的解决,但都因在说明脑的机制上贫乏而没有成功。作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没能提出一种能对脑的生理机能和意识机能作出统一说明的脑工作原理理论。本着确立统一的脑工作原理理论的思路,经过艰苦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人类脑计划和神经信息学的由来和内涵以及国际研究现状和未 来。探讨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开展人类脑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中 国应尽早启动人类脑计划,成立国家级神经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2.
自动控制技术正从手控走向语音控,最近又有人提出脑(波)控。所谓脑控,是指利用脑波,通过电脑系统而对装置进行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陈奇 《百科知识》2007,(9S):4-5
自从人类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这种微小而神秘的东西就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很多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都涉及到细胞极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细胞的极性呢?其实,所谓极性,就是一种不对称性,一种非均衡性,这种不对称性是细胞生长的基础,正是因为细胞的不对称生长,产生了极性,这才能完成细胞活动的各项功能。无论在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细胞的极性都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4.
白玫 《知识窗》2007,(7):60-60
美国杜克大学胡特尔博士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脑习惯通过经验找出一定的模式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当模式被打破时会刺激脑中掌管情绪的杏仁体,产生害怕焦虑,而促使人采取逃避这种由“感性脑”——杏仁体,来主导的情绪反应,正是很多人在作决策时失败的关键。而成功人士不同,当逆境出现,这些人的脑部是由“理性脑”——大脑额叶皮质来主控。  相似文献   

15.
科技博览     
成人脑干细胞可以死而复生 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最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厘米,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研究人员抽取出病人脑内的异物后,冲洗异物上附带的碎片脑组织,进行克隆、分离,在病人体外培养出病人的脑神经干细胞。为了保证临床移植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还在猴子的脑内进行了类似移植试验。之后,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导向的立体定向技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创伤很小的神经干细胞移植,500万个干细胞从不同的注射点移植到患者脑内。病…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01,(12):29-29
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梅镇彤教授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批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之一,曾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会员,梅教授长期致力于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主编《中国神经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她领导的“脑与行为”研究组承担着国家科委攀登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富含神经节苷脂的脑力键系列产品是梅教授及其领导的研究组多年来呕心沥血和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孙嘉政  李林 《科技与管理》2001,3(4):107-108
阐述了信息素养与全脑速读的理论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二者之间互促互动的相关关系,学习全脑速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快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脑的生理构成、运行机制,以及脑的外在产物剖析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以语言为基础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发现的化石证据,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至少经历了600万—700万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的脑是如何演化的?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是颅内模。颅内模是从颅骨内表面得到的脑的外部形态。颅内模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来源为天然形成的颅内模,当头骨石化时.脑石化或者颅骨内腔被泥沙充满凝固,日久天然而形成:第二种来源为根据颅骨内面的形态特征人工复制的颅内模:第三种来源为采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虚拟而成的颅内模。  相似文献   

20.
医学诊断     
《科学中国》2003,(3):26-27
W.Small开发了一项技术,揭示了人类阿兹海默症的起因。自从1906年德国医生阿兹海默从一位因精神病去世的妇女脑中发现神经元有丛丛缠结之后,全球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种病的早期警告标识。脑中这些类淀粉斑及缠结的不规则物质,是阿默海氏症的主要标记,它们破坏了掌管记忆和其他智能的脑结构。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0%遭受阿兹海默氏症的折磨。W.Small的工作就是致力于鉴定和治疗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