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造我国竞技体育看台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竞技体育看台文化的现状和1994~2005年12年间有关看台文化科研论文进行分析,提出21世纪我国营造竞技体育看台文化的必要性,即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竞技体育看台文化提出一定理论依据,以引起人们对竞技体育看台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两概念进行考察认为,竞技运动是一个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的复合体,竞技运动文化只是竞技运动的一部分并受文化目的制约。因此,在理论上应当将两概念严格地区别开来,在实践上应当从竞技运动的社会背景而不是竞技运动文化中去寻求竞技运动中消极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竞技运动价值观及评价体系的逃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以竞技运动文化价值观及价值体系为研究主线,分析了导致运动文化现象弱化乃至消亡的“逃离”机制。认为价值观及价值体系的偏离是竞技运动文化现象弱化的主要原因,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提高社会适应度水平,才能确保竞技运动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运动看台文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动看台文化是一个新课题。在运动赛事过程中,观众形成一个特殊的临时群体,同竞技者发生双向关系,直接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殊的构成方式、心态和行为表现,这些构成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本文对这种文化同运动竞技能力发展的关系、其历史发展过程、三种主要模式的特性以及我国看台文化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谈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实践和锤炼形成的文化,竞技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和完善。体育在发展的初期,照搬和借鉴竞技运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进入80年代后,由于竞技运动的发展甚至异化和体育对“增强体质”这一根本目的的回归,使得体育手段再原封不动地照搬竞技运动项目越来越不适应体育目标的完成,在“全民健身计划”方兴未艾之时,对竞技运动进行改造,使其体育手段化,从而为“增强体质”服务,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基本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运动竞技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上风行着摩托车、汽车、摩托艇和飞机等运动机械竞技活动。这是一种以人机联合体为竞技主体的运动竞技项目,是工业文明时代人的活动方式在竞技领域的反映,代表着世界竞技运动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竞技运动的节奏性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龚斌 《体育学刊》2002,9(4):113-115
为进一步深化竞技运动的理论研究,通过对竞技运动节奏的分析,阐述了竞技运动实际上是一个节奏运动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节奏性规律是竞技运动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它将是竞技运动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竞技运动,作为映射着人类智慧之火的一种实践活动,已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作为文化内核的社会价值观念中也深深蕴含着这种文化现象的特质。本文依据文化学基本理论,探究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对竞技运动内容、形式的不同的价值判断,从竞技运动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中,寻求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竞技运动之间所蕴含的特殊规律,籍以探讨竞技运动发展迥异的文化缘由。  相似文献   

11.
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重点在于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文化治理强调运用制度手段来影响竞技运动项目的组织结构,政策实践是组织结构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文章阐释了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动因,以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治理和政策实践的问题与挑战,国外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特点为分析框架,结合我国本土实际提出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着运动项目多元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共治的组织体系不健全等挑战,应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发挥项目协会在竞技运动项目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完善竞赛体系等方面提升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家竞技文化的自觉与重构是揭示国内竞技重科技、轻人文的问题,创建以“夺标育人,和谐世界,为国争光”为发展思想;以政府、市场、社会、教育、集体和个人多元治理为发展方式;以科技、人文、政治相融合为教育内容;以培养“技术精良、人文厚实、立场坚定”的运动人才为目标的生态竞技文化体系。这对于建设体育强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国精神与竞技运动文化关系的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竞技运动文化是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这一移民国家特有的价值观--美国 精神密切相关。美国精神为竞技运动文化提供了精神源泉和物质基础,而竞技运动文化反过来又作用于美国精神,对其不 断强化,探讨了二者间关系并指出美国精神对竞技运动文化也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需要对竞技运动有个全局性的把握.对当前人们在实践中对竞技运动的误解进行了诠释,并对竞技运动的普遍性发展,从其内涵和社会发展实践两个方面作了统领性概括,对于人们把握竞技运动、指导运动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竞技叠杯运动进行详细研究,介绍该运动在国内和国外的开展状况,详细分析该运动所体现的运动文化,并探讨如何在学校中顺利开展竞技叠杯运动。竞技叠杯运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最大限度提高智力和体力,挖掘其动手动脑的潜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运动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建议:政府支持加大宣传,明确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竞技叠杯运动的的优势,推动学校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和开展竞技叠杯运动。  相似文献   

16.
论竞技运动与城市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运动中以竞技赛事为载体形成的文化活动,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与城市不断融合,城市成为其社会存在的主要空间。竞技运动表演需要城市的文化基础、居民体育需求、城市基础设施、体育设施、组织管理等优良条件,竞技运动表演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文化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两者的融合能够促进相互的发展,展现竞技运动表演社会存在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竞技运动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竞技运动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竞技运动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有两方面。积极方面有竞技运动的示范效应,竞赛形式对课余体育活动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某些训练原则、原理和规律等对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应当善于利用竞技运动对学校体育的积极影响,同时要限制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运动的异化问题一直伴随着竞技运动的始终,它对竞技运动的影响也愈来愈深,因此竞技运动的异化问题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社会学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不同领域对竞技运动的异化进行了分析,并试图用唯物辩证观来正确认识竞技运动的异化现象,同时用人文主义观来化解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异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发展,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开展状况,不仅影响着我国高层次竞技健美操人才质量和竞技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竞技体育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高校领导必须加大对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本文对山西高校中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管理现状及其策略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澳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其历史、文化、资源、地域特点,依据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及国内外竞技体育发展经验,对澳门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澳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构想: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发展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为主体,以发展运动产品会展和赛事博彩为辅助,推动澳门竞技体育向层次化、社会化、市场化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