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诗”主人毛苌籍贯之争,近年来引起广大学关注,由于众说纷纭,时人难辩真伪,河间、献县、饶阳“3地”之争引据各有出处,但均缺乏强证。笔以为,考证毛籍应从河间、献县、饶阳3地历史沿革入手,是为“赵人说”。从毛苌与河间王刘德的关系不难得出毛生活的确切年代;河间毛苌墓系毛“衣冠家”,毛氏后人尊河间三十里铺为故里与毛苌在此讲学有关,非毛苌出生地;认为毛苌是今献县人未免牵强,献县是“毛诗”的传播地,亦非毛苌出生地。毛苌故里就是原名“诗经村”的今河北省饶阳县师钦村,毛苌出生地在今饶阳,也符合“赵人说”的历史地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舜出生地是垣曲"诸冯山"还是永济市"舜帝村",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学术问题.对有关"舜帝故里"永济论的主要证据,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遗址遗迹,多都与舜出生地无关,主要是为纪念舜都蒲坂时的功勋,而修建的庙字及其历次重修情况.其遗址遗迹,亦当全是建都蒲坂时,舜曾指导耕田、捕鱼、制陶,发展生产,为民解愠,为民阜财或开展生产活动的地方.这都属于纪念地,并非舜出生地.今之永济舜帝村,不在深山之中;其周围不远处,也没有舜初年耕稼渔陶时居住过的场所和古负夏城.今之永济舜帝村,不符合先秦名著<孟子>对舜出生地的四点论述和<史记>对舜出生地补充论述.所以,不能算是"舜帝故里".舜出生于垣曲诸冯山,"帝舜故里"在垣曲.  相似文献   

3.
汉代训诂专著应当首推《毛诗诂训传》。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四十卷》云:“案《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然但称毛公,不著其名。《后汉书·儒林传》始云赵人毛长传诗,是为毛诗。其字不从艸。《隋书·经籍志》载:《毛诗二十卷》,河间太守毛苌传,郑氏笺。于是诗  相似文献   

4.
正马本斋(1903——1944),1903年1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今本斋村),回族。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献县、河间一带组建了一支60人的回族抗日义勇军。1938年7月,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队伍发展到1500余人。同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率回民支队在冀中坚持平原游击战,英勇杀敌,屡立战功。1942年率部转战冀鲁豫军区,先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三、第七军分  相似文献   

5.
荀子故里应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荀子的祖上可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荀氏,但荀氏封地于战国时期并不属赵,因而指今山西南部的临猗、新绛或安泽几个地方为荀子生地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能因为《史记》仅仅记载荀子为"赵人"而未给出其生地在某个具体的县邑,便对荀子故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测。  相似文献   

6.
舜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圣君。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诸冯”这个古地名,如今在哪里?2005年9月全国虞舜文化研讨会在运城召开后,《山西日报》曾对会议的报道中说:“诸冯为舜帝出生之地,位于今运城市辖区的县级市——永济市张营乡境内。诸冯村又名姚墟村,现已改名为舜帝村。”笔者对这一定论,持有异议。并以孟子所说:“舜之居深山之中”等历史文献、典籍记载,和现存的舜生活、生产过的区域内众多的遗迹遗址、考古证据,实事求是地论证了舜的出生地“诸冯”,是今之垣曲县的“诸冯山”。而不是永济市距黄河岸边仅几公里处的平原上的“诸冯村”。垣曲诸冯山是帝舜故里。  相似文献   

7.
强制阐释现象不但存在于中国当代学者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接受领域,也存在于诸如《诗经》等传统文本阐释中。毛亨、毛苌《毛诗故训传》及郑玄《毛诗传笺》以《毛诗序》的说法为前在立场对《邶风·静女》的阐释就是典型的强制阐释。为了迎合这种前在立场,毛、郑不惜改变该诗大多数词语的训诂,甚至改经以就注。我们今天阅读《诗经》,应理性地对待《毛诗序》。既要合理地利用它,又要避免受其过度影响,以免对作品产生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8,(4):42-43
饶阳凹陷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第一大凹陷,地跨河北省任丘、安新、高阳、蠡县、肃宁、河间、饶阳、安平、献县、武强等10县(市),勘探面积约5280km^2。1975年该凹陷发现了举世瞩目的任丘潜山大油田,次年建成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石油生产基地,1979年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733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经历了近25年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之后,该凹陷油气资源探明率已超过50%,勘探进入了发现难度越来越大的中后期阶段,利用传统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方法继续开展凹陷中正向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已多年没有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汉初《毛诗》学派的形成 ,除了受先秦儒家诗说的影响外 ,河间地域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毛诗》学由产生、发展到逐渐走向壮大 ,以献王刘德为代表的河间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文化给予了较为全面的继承 ,特别是对《毛诗》从文献保存、经典阐释到传播都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实际上 ,献王恪守的“实事求是”、重视礼乐教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诗》解诗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邯郸学院学报》2013,(1):67-67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长云教授的《荀子故里考辨》一文,该文经过梳理材料后认为:《史记》记载“荀子,赵人也”是正确的,荀子的出生地应该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而不是赵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新华文摘》2012年第23期第162页转摘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荀子故里应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荀子的祖上可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荀氏,但荀氏封地于战国时期并不属赵,因而指今山西南部的临猗、新绛或安泽几个地方为荀子生地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能因为《史记》仅仅记载荀子为“赵人”而未给出其生地在某个具体的县邑,便对荀子故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测。  相似文献   

12.
汉景帝刘启生有14个儿子,除太子即汉武帝刘彻外,其余13位王子,惟河间献王刘德为儒家所器重.献王的封地在今河北省献县一带.他到了那里便下令把散落民间的优秀经典搜集克隆,原件留下,抄件加金帛装帧送还民间.杰出的史学家班固在其巨著《汉书》的《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中给献王下了八个字的定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便是高频率语汇"实事求是"第一次在中国文献上的亮相.……  相似文献   

13.
人称“小毛公”的儒学大师毛苌,被西汉河间王刘德立为《毛氏诗》博士,所传《毛诗》取代齐鲁韩三家一直流传至今。为纪念毛苌修建的毛公书院,传承儒学,培育人才,从元代到近代几经兴废,为地方教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选》李善注所引《毛诗》极具考证价值。不过由于传世宋刊本《文选》多经后人窜易,往往难以采信,故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唐写本李注《文选》为依据,对其中10条《毛诗》引文(含毛传、郑笺)与今本《毛诗》的异同加以详细考辨。  相似文献   

15.
黄爱平 《科技文萃》2001,(10):106-108
一、少年神童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献县,坐落于河北省中南部的淦阳、滹沱河畔,是一块积淀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土壤.它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物产丰饶,交通便利.早在汉代,就是河间国都邑所在地,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汉景帝之子刘德即封邑于此,并被谥为“献王”.献县之名,即由此而来.或许是累积深厚历史遗存的缘故,在纪晓岚远祖于明代初年从江南迁徙至此之后,本为江南大姓的纪氏家族在直隶献县也很快繁衍发达起来,至清代康雍年间,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望族.  相似文献   

16.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官至协办大学士。他是清代乾、嘉年间著名文人,以主编《四库全书》和撰《阅微草堂笔记》鸣世。 纪昀在四十五岁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时,因泄露盐务机密,谪戍乌鲁木齐。两年后,即乾隆三十六年(1771)春,赦罪起程回北京。二月的塞外,春风还未染绿杨柳,大地依然银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史书记载不一,关于韩愈故里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流行的看法主要有四种:"昌黎说"、"邓州南阳说"、"孟县说"和"修武说"。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支持"孟县说"和"修武说"者较多。故里之争背后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本无可厚非,自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只是,文化搭台的前提要尊重历史,不能局限于地域之争。历史研究要跨越地域观念,以求实求真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故里在哪里,历史文献无确切记载,当今一些研究文献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还有两个县的地方史志将展子虔的故里确定为其所在县,不但证据不足,也与一般常识相悖。根据唐代画史文献的模糊记载,展子虔被隋文帝所诏时来自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来又有"渤海人"之说,据此推测,展子虔的故里应为隋代之渤海郡(郡治今山东阳信县)一带。但在找不到确切佐证史料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切地说他的故里在哪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关于东方朔故里是今哪里尽管误说颇多。但除了“惠民说”貌似成立以外,“阳信说”、“无棣说”等其他诸说均无须一驳。学术界关于东方朔故里是今哪里的分歧,归根结底是“神头说”与“惠民说”的对立。笔者一直从事东方朔研究,研究课题之一便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东方朔故里问题。经过10余载的悉心考证,笔者根据已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材料和考古材料等确认:东方朔故里西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出生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元代泗州盱眙县太平乡赵郢)这一历史事实,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但围绕他的出生地问题却争议了600多年,这与朱元璋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几次不同表述:"濠,吾故乡"、"予生于濠梁"、"钟离之东乡"、"凤阳,朕故乡"及民歌传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