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他的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来者不拒”民主教学思想及“仁者爱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对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三)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吸取了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总之,陶行知教育民主化思想是在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中而形成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思想论坛上,政治民主化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共同探讨的课题,梁启超在探讨这一课题时,提出了“开明专制”思想。梁启超重视过渡时代里中国的实际情况,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民主政治的内在条件,又不忘政治民主化的外部因素,主张从教育着手,从提高民智开始,对人民进行民主启蒙,“开明专制”思想是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起步的可贵探索,弥补了革命派民主共和理想之不足,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对它的合理成分,应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与帝国主义及中国封建势力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初步发展时期;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是近代民主思想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实践是在20世纪初年才开始的。本文就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民主思潮及在民主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在开始政治民主化实践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种思想及实践的超前性。中国社会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任务不可能建成,而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民主思想已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民主思想扩展到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民主化思潮。由校长负责制、校工会、学生自治组织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构成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就是教育民主化发展的时代产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是毛泽东民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但其中包含丰富的“民主传统”,它经过近代的发展和演变,给自身增添了新的文化因子.这就使得近代民主思想能够对毛泽东民主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成为毛泽东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7.
论胡适的民主思想徐希军近代中国虽然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但民主思想对于多数人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抽象的名词而已。在近代启蒙学者中,胡适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民主的概念、政治民主化的条件以及实现民主政治的途径等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诸方面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固然,近代经济的发展是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潮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是其重要动因;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而历届政府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亦是社会教育产生并日臻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批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中国近代留日热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有着积极作用。他们不仅是中国民主化的推进者、新文化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军事近代化的促进者,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起了冲锋陷阵、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主思想已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民主思想扩展到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民主化思潮。由校长负责制、校工会、学生自治组织制度、校务公开制  相似文献   

11.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实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主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主革命力量的产生和壮大,从而促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提倡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考情分析】专题热度:☆试题难度:☆☆高频考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与影响,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向封建专制宣战的檄文、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以及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权利的斗争,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等内容,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古代中国政治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进入中国社会,融入民族文化,民主精神生长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事情。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介绍,到学习和仿效,到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造的历程,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各种自由主义派别的民主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中国人追求民主思想和制度的社会实践。在中国人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民主文化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外来民主逐渐中国化,民主意识逐渐融入民族生活,民主精神逐渐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层,推动了中华民族民主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中共早期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研究陈独秀的民主思想,我们不仅需要总结其民主思想的价值,还要正视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其民主思想的局限性,这是我们评价陈独秀的民主思想时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中共早期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研究陈独秀的民主思想,我们不仅需要总结其民主思想的价值,还要正视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其民主思想的局限性,这是我们评价陈独秀的民主思想时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和近代大学的建立,摆脱科举制度束缚的学生团体逐渐成长起来。民族危亡之际,受到民主思想激荡和自治理念渗透的学生团体肩负起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为防止学生思想激化,清政府严令禁止学生立会结社与参与党会,导致早期的学生自治团体缺乏合法身份。进入民国后,在培养新型“国民”、教育法令的授权、学生自身的争取以及民主管理的倡导等因素的推动下,学生团体得以合法化。清末民初学生团体的形成及其合法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治的发展、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国政治现代性的成长,其历史演进不仅是一种教育民主化的表现,而且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走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近代以来开始了对民主的追求,梁启超、严复等启蒙思想家向中国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他们提出的民权、自由、开设议院的思想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由于当时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及中西政治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他们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束缚,只能将西方的民主作为概念工具,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结合,形成独特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总的来说是沿着由民本到民权,再到民主思想这一脉络发展的。但在进化的同时,又有回归的一面,主要表现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社会制度说成是中国古已有之,并用传统的民本思想来附会西方的民权和民主思想。在进化的同时伴随着回归,从而形成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一种奇特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传统民本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仅仅强调的是国民的义务,而梁启超提出的民权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实为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重要基础.梁启超在对民本思想的“淬炼”与民主思想的融合下,提出了其民权理论.启迪和培养了近代中国国民的权利意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教育界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独立运动,这场运动的直接起因是由于北洋军阀政府玩忽教育,内在原因在于新教育的发展和民主思想启蒙的作用,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的政学合一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所以这场运动以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为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